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总经理的新衣-打破管理的迷思
总经理的新衣——打破管理的迷思叶匡时目录一部令人感动的管理小品一部用管理心灵写就的书承诺要坚定,执行应弹性自序一、生也有涯,管理无涯——打破迷思篇大师何其多?披上总经理的新衣选读管理书籍,不跟流行迷你裙的联想长江后浪推前浪明知顾问与顾而不问尽信数量,不如无数量魔高一尺,道要高一丈生也有涯,管理无涯尚富不尚义的管理教育学商的孩子会变坏?什么是企业伦理制定伦理守则,步步为营企业伦理与企业社群企业为核心的社区意识产官学连环套打开企业的门窗二、鱼与熊掌,皆我所欲——两难取舍篇离心力与向心力得不偿失效果效率,何者重要?兴一利不如除一弊明知故犯与无心之过不见舆薪见毫末节约成本与便宜行事好的结束是成功的一半顾客导向缺一半洞悉千里马大学教育与实务训练职业前程规划,过与不及接受测验,自我设限?三、无商不奸?无商不艰?——人在江湖篇无商不艰乞业精神成功企业家的背后欢乐撒种,欢乐收割天地之大,无藏身之处上台容易下台难白手起家与白脑起家电脑厂商的失败启示成王败寇,皆该列传企业经营的贪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绊公总部四、左右逢源,上下求索——整合资源篇创业三老:老子、老师、老婆有钱找钱,有人找人船坚炮利的企业经营观企业如何左右逢源善友不如己者越施越多的人脉资源组织网络关系资讯革命与组织设计善答不如善问工研院的艺术家帮忙打破玻璃屋顶创造尊荣头衔打开学界的门窗五、魔鬼头脑,天使心肠——自我修练篇圆融的行动得体的决策领导者的语言修辞企业高阶主管的冒险倾向龙困浅滩,怨不得人专家与赢家企业领袖的健康资源宁为鸡首,勿为牛后选择职业,逆势操作生命的价值卜蜂集团的五心哲学商场非战场魔鬼脑、天使心六、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即知即行篇随身学习与终身学习企业三品:品质、品味、品格习惯就是力量小地方看大品质白袜子与产品形象警卫与招待形式历对不起,午休时间为什么不敢叫你的名字?政伤关系风生水起谈办公室格局红图大展的心结论社会交易成本电视拉门症一部令人感动的管理小品李国鼎美国史丹福大学的著名经济学教授克鲁格曼(PaulKrugman)在一九九四年美国《外交事务》期刊中的一篇论文中指出,经济成长的来源主要可分为三大部分:资本投入、劳力投入以及整体因素生产力(TotalFactorProductivity)的提升。他认为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在过去的经济成就,主要是因为大量资本与劳力的投入。因为资本与劳力的投入不可能毫无止境,展望未来,亚洲新兴工业国家若要维持经济成长,必须靠“整体因素生产力”的提升。由于亚洲新兴国家的“整体因素生产力”一直没有显著的进步,克鲁格曼教授认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将面临严重的挑战。作为一个终身致力于国家经济建设的老兵,我不完全同意克鲁格曼教授的观点。我认为我们过去的经济成就,固然有很大的原因是资本与人力的大量投入,生产力的改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然而,我虽然对克鲁格曼教授的看法,有所保留,却非常赞同“整体因素生产力”在未来经济发展,将是一个关键因素。克鲁格曼教授所说的“整体因素生产力”,其实就是经济系统的生产效率。目前,我们处在一个经济转型期,经济效率是否能够显著提升,是我们的经济结构能否转型成功、堂堂迈入下一世纪的关键。改善经济效率所最需要的就是,管理理念与技能的提升。因此,在当局方面要全面审度当前情势,如何创造一个转型的环境,也就是我曾写过“第二阶段改善投资环境面对经济转型时期的重要问题”,包括土地不足与已有土地充分利用问题;人力,尤其高级科技人才及管理人才培育问题都应该检讨予以解决;水电供应问题,例如台湾地区南部水缺少问题,如何加速兴建核能电厂问题;电信事业开放问题,均应以共同目标向前迈进。在企业方面,如何提高产品品质达到国际水准,向国际市场迈进,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日新又新的高级技术,这样才符合克鲁格曼教授所说的“整体因素生产力的提升”,使我们在公元二千年时迈向一个发达的地区!目前,在市面上出现许多管理类书籍,对于政府与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在众多管理书籍中,大多都是直接移植国外的流行管理理论,所讨论的主体也以国外的企业为主。认真思考国人的文化特质、以本土企业为关心对象的管理书籍,并不多见。叶匡时教授所著的《总经理的新衣》,是少数对中国企业社会深入了解,同时也对国外理论深度反省之后的著作。叶教授认为我们不要一味的迷信西方管理理论,应该考虑中国国情,建立适合中国企业运用的管理理论。我非常同意这个看法,我们过去经济的成就,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当局推动“计划式的自由经济”,就是针对我们独特的政经条件而制定推动的。这本书重新检讨许多大家视为当然的观点。叶教授认为在管理上,“无心之过”可能比“明知故犯”还严重;在快速变迁的环境,企业决策的“效率”可能比“效果”还重要;“好的开始”未必是“成功的一半”。叶教授同时也把许多旧有的观念,加以新的诠释。他认为“宁为鸡首,勿为牛后”就是企业寻找利基;“得不偿失”就是要企业不能轻易地“施暴”,更不能轻易地“施恩”;在《不见舆薪见毫末》一文中,他发现许多企业族的行为是:小处刻薄,大处浪费。过去四五十年来,我们一天比一天富裕、经济一天比一天繁荣,但是,我们国民的道德水准不但并没有跟着提升,反而有江河日下之势。近年来,许多新兴暴发户,用尽各种手段争取政治地位之后,再利用政治势力,炒作地皮、包揽工程,造成最为劣质的“金权政治”。金权与黑道介入重大的政经决策,已经严重地威胁到政治的安定、社会的正义以及经济的发展。有鉴于此,我在十多年前,开始大力提倡“第六伦”的观念,并数度呼吁社会各界能基于“第六伦”的观念,建立起各行各业的“职业伦理”或“专业伦理”,希望我们的民众能在个人的工作岗位以及日常生活上,发挥自律精神,创造一个“富而好礼”的社会。然而,过去的几年,我深刻地感觉到:今天我们不只需要一个“富而好礼”的社会,更需要一个“富而尚义”的社会。由于中国已经迈入工商社会,企业所发挥的影响力也愈形重要。因此,无论是“富而好礼”或是“富而尚义”的社会,都需要企业界的觉醒与推动。但是,企业因为处在一个竞争剧烈的经营环境,常常过于注意企业自己的绩效,而忽略社会公益。立场公正的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应该勇于发出“暮鼓晨钟”之声,提醒企业不要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叶教授这本书最让我感动之处,就是他本着知识分子身份,处处流露出对社会人文的关怀。他在《尚富不尚义的管理教育》、《学商的孩子会变坏?》等文中,以管理学者的身份反省我国的管理教育,希望管理教育能更注意管理者的伦理教育;在《什么是企业伦理》、《制定伦理守则,步步为营》等文中,具体说明企业伦理所应该包含的事项,以及实施的步骤;在《企业伦理与企业社群》中,说明建立企业行规的意义,以及企业对建立“人我关系”所应扮演的角色。我在“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担任董事长期间,叶教授曾经兼任基金会的特约研究员,协助基金会的学术交流活动。叶教授是个认真有创意的管理学者,同时也是个热情而务实的社会关怀者。这本书充分反映叶教授个人的特质,也适时地呼应中国管理界的需求。(作者李国鼎系著名社会活动家,本文标题为出版者所加)一部用管理心灵写就的书许士军人类自远古到今天,似乎都生活在形形色色的迷思之中。不错,存在于风俗、文学或艺术领域中的迷思,或许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情趣,滋润我们的心灵或扩大我们的想象空间。然而,即使在求真的科学领域中——不管是自然或是社会科学——同样也存在着许多视为当然而牢不可破的迷思。因此,以跨越艺术与科学两领域的管理而言,更无法逃脱于这一充满迷思的世界。多数的人对这些迷思习以为常,不假思索地接受,但是也有些人发现这些迷思的谬误,但怯于皇帝新衣的社会压力,只好将那股呐喊的冲动硬给压抑下去。而敢于指出一些迷思的虚误,确是需要冷静的头脑,清晰的思路,还有莫大的勇气和自信。如果再以深入浅出的方法和充满幽默的语句,点缀以隽永的辞汇,那更是引人入胜的杰作了。这种感觉,正是个人拜读叶匡时教授最近出版《总经理的新衣——打破管理的迷思》一书后的心情。这不是一部深奥的学术著作,也不是填满数字和公式的实证研究报告,而是一件玲珑剔透的作品:玲珑也者,是指每篇文章之精巧可爱;剔透也者,则是指其所作分析之鞭辟入里,使种种谬误无所遁逃。只要打开目录,映入眼前的篇名,如《生也有涯,管理无涯》、《鱼与熊掌,皆我所欲》、《无商不奸,无商不艰》、《左右逢源,上下求索》、《魔鬼头脑,天使心肠》、《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可感受到作者的巧思和用心。如果再顺着每篇往下看,所收文章的题目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了。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常常提出出人意表的论点,例如他认为“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并不是一种不好的想法,因为所谓“鸡首”,表示一个企业应在他所寻找的利基里争取领先者的地位。他不赞成“谋定而后动”的刻板想法,因为在如今这个变动迅速的环境中,“管理者若要坚持先有完备的计划才敢有所行动的话,他永远也不可能做成任何事情。”一般人常挂口中的说法:“商场如战场”,在作者看来,乃是一个不妥的比拟,因为战争所带来的,乃是两败俱伤,最后是零和的下场;然而商场上所追求的,却是双赢的结果。再者,战场上的双方是“兵不厌诈”,而商场所重视的,乃是诚信。诸如此类,可说比比皆是。在许多地方,作者每每表现出他比一般人有更深一层的观察。譬如一些企业高层主管总是追逐流行的管理理论以为自我标榜,或者由公司购书分发给员工,表示公司赶上时代潮流。诸如这类行为,常引起人们对这种公司给予肤浅或赶时髦的讥评。但是,在叶教授的眼中,这种行为未尝不可视为公司对于追求卓越的决心的一种宣示。因此,所产生的一种激励人心的效果往往可能超越最新理论本身的实质内涵。他认为规则应重视弹性或圆融,只有在十分有把握的情况下才可采取破釜沉舟的作法。这本是规则上的一大难题,但是叶教授在谈笑用兵中,点出了其中的诀窍。洋溢在这部著作中的,乃是作者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性的尊重。对于商人和企业家,他一方面体认到“无商不艰”和成功的企业家背后所付出一家人的牺牲;但是另一方面,他呼吁人们不应只重视经营之术,更要讲求经营之道;企业应当追求三品,此即在“品质”以外,还要重视“品味”和“品格”,使企业管理可以达到“真善美”的境界。他深切感叹目前的管理教育与公司的员工在职教育似乎太着重在制造冷静的头脑,而忽略了培养温暖的心肠。尚富不尚义的管理教育,只是灌输急功近利的思想,难保“学商的孩子”不会变坏!通常写学术性论文,有其理论的脉络、逻辑的架构、研究设计的指引,还有大量资料供分析用的素材,只要受过适当训练的学者,总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其研究,并将其结果忠实而严谨地报导出来。然而要写像叶教授目前呈现给我们的这一种著作,除了理论素养外,还需要对于实务有全盘而深入的观察、敏锐的思考,加上迅如电火的灵感。以个人经验,平时难得捕捉一二,即喜不自胜,然而像叶教授能在返国任教几年以内即累积有如此丰硕的精华之作,实令人钦佩。这固然和叶教授的浓厚学养有关,但是更重要的,乃是他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和企业的关怀和热爱,赋予他创作的最大动力。因此,这一著作所带给读者的最大感动和贡献,也应该就是这份心意。(作者许士军系前台大管理学院院长,现为银行家)承诺要坚定,执行应弹性罗益强中山大学企研所叶匡时教授的著作,我有幸一睹为快。该书以深入浅出又富含创意的说法,来介绍管理的基本观念,读来十分有味并发人深省。这本书同时也让我相信,中国管理学界已经渐渐走出象牙塔,愿意放下身架、用心观察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实际问题。以过去飞利浦在参与争取日本戴明奖的经验为例。我曾有个构想,希望能邀请本土学者参与日本顾问小组共同辅导飞利浦,当时所着眼的就是经验的相互交流传承。可惜这个构想并没能实施,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学者虽能认同追求品质等大方向,但在实际行动的配合上发生困难。学界拥有清楚的概念,但往往比较欠缺务实的方法;然而要改造一个有机组织,光有概念或使命感是不够的。叶教授在书中的《打开学界的门窗》以及《打开企业的门窗》两篇文章中,说明企业界与学术界的合作需求与方法,可谓深得我心。当然,产官学的合作虽然有其必要,但也可能产生令人担忧的不良后果。叶教授在《产官学连环套》中以幽默与讥讽
本文标题:总经理的新衣-打破管理的迷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78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