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简答及论述《儒林外史》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吴敬梓以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生活体验和鲜明的爱憎,写出了《儒林外史》,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其将讽刺艺术发展到了新的境界。一,“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鲁迅语),讽刺和真实相结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正体现了这个精神,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有原型,如庄征君取材于程绵庄。《儒林外史》通过了精确的白描,写出了“常见”“公然”“不以为奇”的人事矛盾,加以典型概括,而不做主观的说明,使读者从客观事物本身得到启发。例如,马二先生游西湖时,西湖的秀丽景色没有引起他的兴趣,而酒店里挂着的透味的羊肉,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却使他羡慕不已,见了游西湖的女客就低头不敢仰视,看到书店里有自己的八股选本就打听它的销路,这充分的讽刺了他的思想迂腐和精神空虚。二,从讽刺的态度上来说,具有秉持公心的严肃性。由于作者态度的严肃和爱憎的分明,他能针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例如①对周进、范进、匡超人、王玉辉、马二先生等是含泪的讽刺,既同情又讽刺,可谓是“威而能谐”,王玉辉为青史留名,他鼓励女儿殉节,在女儿死后,还仰天大笑道“死得好,死得好”,但到了女儿被送入烈女祠公祭之时,他却是转为心伤,落了泪,辞了不肯来。②对严贡生、宋为富等具有无情的鞭挞,但不流于谩骂,可谓是“婉而多讽”,严贡生强圈别人的猪,还在人前吹嘘自己从不占乡里乡间半点便宜。③对杜少卿等人也能做到“爱而知其丑”讽刺有时候还随着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品质的变化而态度不同。范进中举前,虽有讽刺但更多的是同情,做官后,作者对他讽刺多,可以说是辛辣的讽刺。三,从讽刺的审美特征看,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儒林外史》对讽刺艺术的贡献还在从儒林群丑可笑的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从而给读者以双重的审美感受。例如范进中举发疯,王玉辉劝女殉夫的大笑等,在这最惹人发笑的片刻恰恰是悲剧性最强烈的地方,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人物瞬间行为,把对百年知识分子的命运的反思和他们瞬间的行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四,从讽刺的手法上来说,具有多样性和具有将爱憎隐蔽于场面和情节之中的冷峻性。①常把相互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突出它的不合理,通过不和谐的人和事进行委婉而又锋利的讽刺。例如,严贡生正在范进和张静斋面前吹嘘“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言尤未了,一个小厮进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呢。”让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去否定自己的谎言。②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对比、反差等手法运用。例如,范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范母一喜而死,严监生因点了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等,都因为合理的夸张,而取得强烈的讽刺艺术效果。还有反差手法,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说他“尖嘴猴腮”,骂得狗血喷头,中举后就说他是“天上的星宿”,开口“贤婿”闭口“老爷”,从这些反差里就讽刺出了他的市侩小人嘴脸。③让讽刺的对象互相攻击,互相揭老底,或互相吹捧。例如,王德、王仁借汤知县奉取文“不入时目”来讥讽严贡生笔下干枯,没有才气。综上可见:《儒林外史》将讽刺艺术发展到新的境界,“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戚而能谐,婉而多讽”,在小说发展中,《儒林外史》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为以后的讽刺小说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本文标题:简答及论述《儒林外史》讽刺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952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