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地理上学期《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一课时教学案必修3
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一课时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土流失的概念和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过程与方法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环境、经济和社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和综合治理的措施,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点难点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教学方法探究,分析,总结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黄土高原的范围: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包括省份:青、甘、宁、内、陕、晋、豫七个省区。面积:5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5万,占83%,严重流失的为28万,占52%,每年通过三门峡的泥沙量达16亿吨。其区域地理特征:自然环境: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地势: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植被: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几近光裸。河流:中上游土壤:黄土人文环境:1.黄土高原养育了中华民族2.不断尖锐的人地矛盾(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文化水平低,70%以上为贫困地区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B“理解类”C“应用类”D“能力提升类”河流域的谷物播种面积虽约占全国的38%,却因为每亩粮食产量平均只有60多千克,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只有几十千克,所以粮食产量只占全国28%左右。)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特殊——过渡性(1)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的过渡地带。(2)处于从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3)处于从湿润向干旱的过渡地带。(4)处于从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5)处于从农业向牧业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黄土、气候、地质构造、植被1、黄土特征: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等——易于侵蚀。2、降水集中、多暴雨(300~650mm,集中于789三个月)3、地质构造:4、植被:稀少人为原因:开垦陡波、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采樵、滥用土地。山羊吃草根、吃树皮,是破坏植被的罪魁祸首。所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畜牧大国都不养山羊。内蒙古草原的退化和沙漠面积的扩大也与山羊的过度放牧、不注重养林养草有一定关系,甚至有环保专家提出了要山羊还是要北京的疑问。合作探究备注当堂检测备注(一)选择题1.以下看法错误的是()A.南方丘陵山区与西南地区的农业发展都应走立体农业的道路B.黄土高原地区与西南地区都是生态环境的重点防治区C.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区与黄淮海地区今后生态治理的共同问题D.我国各地区的农业发展都面临着综合开发问题2.有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甘肃西峰的南小河水土流失治理的经验应向黄土高原的所有地区推广B.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同时有利于本地区的脱贫致富C.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主要是为了治理河流洪水期河水泛滥问题D.各地情况不同,小流域治理措施也不尽相同,这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3.黄土高原人工林发挥的环境效益突出的是()A.吸烟滞尘,净化空气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调节气候,美化环境4.黄土高原位于()A.太行山以西B.云贵高原的东边C.贺兰山的东部D.大兴安岭以西5.关于黄土高原的人口增长和土地利用()A.农业垦殖的历史很早,现已全部辟为农田B.人口增长速度快,土地压力很大C.仰韶文化是黄土高原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创立的D.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是充分利用土地6.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是()A.夏季暴雨山洪B.修筑水平梯田C.开挖煤矿D.黄土覆盖深厚拓展提升备注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注出A、B、C、D、E、F名称省区的简称。其中属于黄土高原范围的省区主要有———、———、———等。(写出省区简称)。(2)从河流的流向,可以推知黄土高原的总地势是———高,———低。(3)黄土高原由自然因素形成的自然灾害有———等多种类型。作业布置备注教(学)后反思
本文标题:高二地理上学期《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一课时教学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5987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