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人力资源培训 第六章-第二节 工资集体协商(2)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二、工资指导线制度(教材P362-363)①工资指导线上线也称预警线,是对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企业提出的预警和提示。②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是年度货币工资平均增长目标,是对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的企业合理的工资增长水平。③工资指导线的下线主要适用于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这类企业的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在工资指导线适用的年度内允许零增长或负增长,但向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二、工资指导线制度模拟训练题工资指导线包括()。A.高线B.预警线C.低线D.基准线E.下线BDE二、工资指导线制度模拟训练题工资指导线上线也称预警线,是对()提出的预警和提示。A.亏损企业B.经济效益较差企业C.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企业D.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企业D二、工资指导线制度【实例】2010年7月7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人社局)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形式,发布北京市201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1)基于2010年北京市经济发展预测,北京市人社部门认为,2010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有望继续向好,有利条件不断增多,但困难和挑战不容低估。根据市政府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要控制在103%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二、工资指导线制度【实例】(2)根据北京市经济发展预测和国家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有关政策,通过测算,市人社局提出了201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为11%;上线(预警线)为16%,下线为3%。二、工资指导线制度6.工资集体协商中如何应用工资指导线(教材P363)雇主与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人工成本的承受能力,综合参考工资指导线意见,在工资指导线区间内合理协商确定工资增长幅度。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的协商单位,协商确定的工资增长不应低于基准线;经济效益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低的协商单位,可在工资增长上线区间内达成与之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水平;而其他协商单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其工资增长可能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1.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定义(教材P363)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统一规范和制度要求,通过科学的方法,定期对各类企业中不同职业(工种)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汇总、加工,形成各类职业(工种)的工资价位,向社会发布,用以规范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行为,从微观上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劳动者个人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的工资关系。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2.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形式(教材P363)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分为年工资收入和月工资收入两种形式,按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三种标准反映平均水平。各职业(工种)的高位数反映了该职业(工种)工资收入的较高水平;中位数反映了该职业(工种)的工资收入的平均水平;低位数反映了该职业(工种)工资收入的较低水平。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模拟训练题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分为()。A.月工资收入和日工资收入两种B.年工资收入和月工资收入两种C.年工资收入、月工资收人和日工资收人三种D.年工资收入、月工资收入、日工资收入和小时工资收入四种B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实例】2010年7月7日北京人保局发布90个职位的职业工资指导价及各行业企业人工成本状况,在公布的90个职位中,财务总监、广告和公关经理、销售和营销经理最高年薪指导价位居前三位,分别是362867元、346574元和336193元。拿“财务总监”一职来说,低位数收入只有36445元,中位数是144000元,高位数是711488元,平均数是362867元。也就是说,财务总监职位2009年在北京市场上的年平均收入是36万余元,最高达到71万多元。同时,2009年北京市企业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平均人工成本最高的是金融业,人均每年为176771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人均每年94916元成本居其次;然后是人均每年88237元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最低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人均每年为27439元。2010年10月29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今年1476个职业(工种)的工资指导价位。今年的工资指导价位数据,总共涵盖了1476个职业、工种,数据来自20万在岗职工工资状况和近5000户成规模企业人工成本状况分析汇总。其中,平均年薪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最高的职位是企业的“一把手”(厂长、总经理),平均达到了378126元,高位数达到773356元。不过,“一把手”高薪并非普遍情况,统计显示,“一把手”年薪较低值为167006元,不足年薪较高者的四分之一。同去年一样,“贫富”差距最大的职业仍为律师行业。数据指出,虽然律师平均年薪达到了282969元,但其中两极分化程度较其他职业更为严重。低薪律师的年薪仅为18551元,而高薪者年收入可达692486元,后者是前者的37.32倍。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据统计,应届毕业生月薪较低者为1233元,中等水平的为1937元。不过,也出现了部分“高薪者”,月收入达到5763元。而综合各个新工作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各个职位如秘书、技术人员、职员等,可以看出,大多数职位的平均月薪都在2000元左右。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3.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出现的背景(教材P363)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与完善,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由调控工资总量转变为调控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就是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我国1999年开始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目前已覆盖全国近200个城市。在一些地区和中心城市,发布指导价位的职业(工种)已达几百个,且每年更新,成为企业确定工资水平、劳动者求职时的重要参照系。未来几年,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广泛覆盖各类职业(工种),由国家、省(区、市)多层次汇总发布,使其直接、及时、便捷地服务于企业和劳动者,成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劳动力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4.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意义(教材P363-364)(1)建立并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能够为劳动力市场机制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提供条件。(2)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有利于政府劳动管理部门转变职能,由直接的行政管理,即对企业内部劳动管理事务直接进行干预,转为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指导企业根据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市场价格,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工资关系,形成企业内部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体系。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3)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有利于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调节地区、行业之间的就业结构,使劳动力价格机制与劳动力供求机制紧密结合,构建完整的劳动力市场体系。(4)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可以为新办企业在确定雇员初始工资水平时提供参考,也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工资水平提供参考依据。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企业劳动关系双方在参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时,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教材P364):①指导价位与企业短期货币工资决定方式的关系。②指导价位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③指导价位与“两低于”原则的关系。劳动关系双方协商选择参考指导价位时,仍然要受到“两低于”原则的约束,即工资总额增长速度应低于经济效益增长速度,平均工资增长速度应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企业参考工资指导价位时,应该把工资指导价位与“两低于”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5.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程序(1)信息采集(教材P369)信息采集主要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取得。数据资料的采集是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职业(工种)按国家的职业分类大典和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确定,使收集的数据资料准确、真实、具有可比性。调查范围包括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各行业所有城镇企业,采取等距抽样办法抽取企业。调查内容为上一年度企业中有关职业(工种)在岗职工全年工资收入及有关情况。调查时间为每年一次。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2)价位制定(教材P369-370)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是将同一职业(工种)调查全部的职工工资收入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分别确定本职业(工种)工资指导价位的高位数、中位数和低位数。高位数指工资收入数列中前一定百分比(5%~10%)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为处于工资收入数列中间位置的数值;低位数为工资收入数列中后一定百分比(5%~10%)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在制定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时,应科学地考虑指导价位差别的因素。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低位数不同于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是按照法定程序,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其实施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低位数是市场自然生成的。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内,最低工资标准只能有一个,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低位数对不同职业(工种)来讲是不同的,两者不能混淆。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坚持市场取向原则;②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3)公开发布(教材P370)工资指导价位在每年6—7月发布,每年发布一次。发布采用文件、资料等形式或通过新闻广播、电视台、咨询单位、报纸及其他媒体、渠道发布。工资指导价位要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专项公布,供企业、劳动者和其他需要者查询。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2010年5月真题以下关于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采集的说法错误的是()。A.两次调查时间间隔为两年B.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取得C.调查范围包括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各行业所有城镇企业D.调查内容为上一年度企业中有关职业在岗职工全年收入及有关情况A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6.我国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建设目标(教材P370)(1)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广泛覆盖各类职业(工种),国家、省(自治区)、市多层次汇总发布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使之成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劳动力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2)具体目标是:①建立规范化的信息采集制度,保证统计调查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②建立科学化的工资指导价位制定方法,保证工资指导价位能真实反映劳动力价格,并体现政府宏观指导意图;③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发布手段,使工资指导价位直接、及时、便捷地服务于企业和劳动者。本节知识回顾与复习题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指导线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本节知识回顾与复习题复习题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包括()。A.工资指导线B.工资支付办法C.工资协议的期限D.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E.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BCDE本节知识回顾与复习题简述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意义。答案: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具有以下意义:①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条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②这是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③这是建立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效益决定、职工民主参与、国家监控指导的企业分配新机制的关键环节;④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企业分配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本节知识回顾与复习题简述工资指导线的意义。答案:实行工资指导线制度有利于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职工收入随经济效益正常增长机制,同时也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劳动者与企业双方互利共赢,实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工资指导线的具体作用体现在:(1)为企业集体协商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依据,有利于企业形成正常的
本文标题:人力资源培训 第六章-第二节 工资集体协商(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010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