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九章领导与组织行为
第九章领导与组织行为目录第一节领导概述第二节领导特质论第三节领导行为理论第四节领导权变理论第五节领导者的权威观第六节领导的有效性第七节领导者的选拔与培养附:案例分析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领导的概念,理解与管理的区别2.掌握影响力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3.了解特质理论的基本内容4.重点掌握我国优秀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5.了解行为理论的类型与基本内容,掌握四分图理论、领导连续流理论、生命周期理论、6.重点掌握管理方格图理论的内容及应用、菲德勒模式的内容。7.重点掌握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领导树立权威的误区,选拔领导的标准与方法。什么是领导?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过程领导就是管理吗?管理者行为计划组织、协调控制领导者行为远景与引导联合员工激励问题第一节领导概述一、什么领导?学者们的看法:1.马基维利亚:领导是权力的使者,是那些能够利用技巧和手段达到自己目标的人。2.马克思韦伯:有效的领导有一种魅力,其具有的某种精神力量和个人特征能够对许多人施加影响。3.德鲁克认为:有效地领导应能够完成管理的职能,及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4.斯蒂芬.罗宾斯认为:领导就是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5.孔茨认为,领导的管理职能的定义,是指影响人们为组织和集体的目标做贡献的过程。共同点:1.从领导的地位和作用看,领导是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角色。2.从领导的行为来看,领导是组织发展方向的指引着和人际行为的协调者。3.从领导的个性特征看,领导者的行为始终受到领导者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的影响,领导就是要通过其行为的示范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环境,激发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我们认为: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领导具有的特征1)领导是一种活动过程,这种活动不是领导者个人的孤立行为,而是包含着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和客观环境等多种因素。2)领导的基本职责,是为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确立目标、制定战略、进行决策、编制规划和组织实施等。3)领导的主要职能,是率领、引导、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其下属人员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共同奋斗。4)领导的本质,是妥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形成以主要领导者为核心的,团结一致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共同奋斗的一股合力。5)领导的工作绩效,不是只由领导者个人,而是由被领导者的群体活动的成效如何而表现出来的。领导与管理1.领导和管理的职能范围不同2.领导和管理的对象不同3.领导和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4.领导和管理在组织工作中的侧重点不同领导的影响力概念:影响力一般指人在人际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领导影响力的构成要素构成领导影响力(或者说权力)的基础有两大方面,一是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二是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非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源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领导者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1、传统因素——服从感2、职位因素——敬畏感3、资历因素——敬重感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1、品格因素——敬爱感2、才能因素——敬佩感3、知识因素——信赖感4、感情因素——亲切感一、东方:民本、正已、谋势二、西方:领导者、追随者、环境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领导者职权-上级和组织赋予。包括决定权、指挥权、奖惩权权威-自身特殊条件和才能,由品格、才能、知识、情感四因素构成-政治责任、工作责任、法定责任权力责任服务第一节领导行为的理论框架服从领导支持领导监督领导指挥与服从沟通与信任合作与支持评价与监督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被领导者的责任第二节领导特质理论一、国外对领导者特性理论的研究1、个人品质论(斯托格蒂尔)-身体特征、社会背景(受教育、社会地位)、智力、个性、与工作相关联的特征、社交特征2、十大条件论(鲍莫尔)合作精神、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善于应变、勇于创新、勇于负责、敢担风险、尊重他人、品德高尚3、鲍尔特质论3、鲍尔特质论值得信赖、公正、谦逊、倾听意见、心胸宽阔、对人要敏锐、对形势要敏锐、进取、进取精神、卓越的判断力、宽宏大量、灵活性和适应性、稳妥而及时的决策能力、激励人的能力、紧迫感。二、我国对领导者素质的研究(一)政治素质政治品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思想作风(二)知识素质通晓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的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管理科学、实际经验(三)能力素质筹划和决断能力、组织指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灵活应变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知人善任能力(四)身心素质心理素质(追求、意志、感情、风度)身体素质我们认为:作为领导要超越金钱的高尚追求、高屋建瓴的哲学思考、敢冒风险的经营胆略、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求才若渴的博大胸怀、知人善任的驾驭能力、凝聚团队的人格力量21世纪的领导者需要什么技能2管理压力3创造性解决7冲突管理5获得权力和影响力4支持性沟通1发展自我意识6激励他人个人技能人际间技能第三节领导方式理论一、三极端理论(勒温理论)1、专制型方式2、民主式型方式3、放任式型方式二、管理系统理论(美伦西斯·利克特)压榨式的集权领导、仁慈式的集权领导、协商式的民主领导、参与式的民主领导启示:管理人员必须应用支持关系原则应用集体决策原则要给组织树立高标准的目标三、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低组织高关心人高组织高关心人低组织低关心人高组织低关心人关心人关心组织低高高俄亥俄州大学领导行为四分图四、管理方格图理论俱乐部型团队型中间型贫乏型任务型123456789对工作的关心程度987654321对人的关心程度五种领导方式的比较管理模式特点评价贫乏型管理放弃职责将导致失败任务型管理通过权力与控制进行运作,只关心任务员工士气不足俱乐部型管理重视创建友好气氛难于完成任务中间型管理致力于完成工作与维持员工关系的平衡缺乏创新团队型管理让群体成员广泛参与,为目标奋斗最为有效的领导方式某企业多年来生产任务完成一直都不太好,员工收入也不算很高,但经理与员工的关系却很好,员工也没有对领导表示不满。该领导很可能是管理方格中所说的:A、贫乏型B、俱乐部型C、任务型D、中间型五、领导行为连续流坦南鲍姆(R.Tannenbaum)和施米特(W.H.Schmidt)于1958年提出了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他们认为,经理们在决定何种行为(领导作风)最适合处理某一问题时常常产生困难。他们不知道是应该自己做出决定还是授权给下属做决策。为了使人们从决策的角度深刻认识领导作风的意义,他们提出了下面这个连续体模型。领导风格与领导者运用权威的程度和下属在做决策时享有的自由度有关。七种主要的领导模式l、领导做出决策并宣布实施。2、领导者说服下属执行决策。3、领导者提出计划并征求下属的意见意图,领导者和下属能够共同讨论决策的意义和作用4、领导者提出可修改的计划。5、领导者提出问题,征求意见做决策。6、领导者界定问题范围,下属集体做出决策7、领导者允许下属在上司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成功的领导者应该是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善于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采取最恰当行动的人。当需要果断指挥时,他应善于指挥;当需要员工参与决策时,他能适当放权。领导者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选择连续体中的某种领导风格,才能达到领导行为的有效性。通常,管理者在决定采用哪种领导模式时要考虑管理者的特征、员工的特征、环境的要求三方面的因素。根据以上这些因素,如果下属有独立做出决定并承担责任的愿望和要求,并且他们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他们能理解所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并有能力承担这些任务,领导者就应给下级较大的自主权力。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领导者就不会把权力授予下级。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启示首先,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能够敏锐地认识到在某一个特定时刻影响他们行动的种种因素,准确地理解他自己,理解他所领导的群体中的成员,理解他所处在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其次,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须能够认识和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即如果需要发号施令,他便能发号施令;如果需要员工参与和行使自主权,他就能为员工提供这样的机会。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评价这一理论的贡献在于不是将成功的领导者简单地归结为专制型、民主型或放任型的领导者,而是指出成功的领导者应该是在多数情况下能够评估各种影响环境的因素和条件,并根据这些条件和因素来确定自己的领导方式和采取相应的行动。但坦南鲍姆和施米特的理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是他们将影响领导方式的因素即领导者、下属和环境看成是既定的和不变的,而实际上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他们对影响因素的动力特征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同时在考虑环境因素时主要考虑的是组织内部的环境,而对组织外部的环境以及组织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缺乏重视。第四节情境(权变)理论基本内容:某一具体领导方式并不是到处适用,影响领导效果的因素除了领导者的特质和行为有关外,还与情境有很大的关系,如工作结构化程度、领导者直接主管的风格、下属角色的清晰度、群体规范、控制范围、外部的威胁与压力、组织文化等,三种重要的权变理论◆菲德勒模式◆“途径-目标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三种理论一、菲德勒模式菲德勒开发出最难共事者问卷,用以测量个体是任务取向型还是关系取向型,另外他还分离出三项情境因素。该理论认为当个体的LPC分数与三项权变的评估分数相匹配时则会达到最佳的领导效果。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三个基本方面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后者对领导来说是最重要的。结论:任务取向的领导者在非常有利的情境和非常不利的情境下工作得更好。在该理论中,个体的领导风格是稳定不变的,因此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实际上只有两条途径:1、替换领导以适应情境;2、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菲德勒模型的现实意义1、强调为了领导有效需要采取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而不是从领导者的素质出发应当强调具有什么样的行为,为研究领导行为指出方向。2、不存在绝对的最好领导形态,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具有适应能力,自行适应变化。3、必须按照不同的情况来选择领导人。4、改造环境以符合领导者的风格。好差明确不明确明确不明确强弱强弱强弱强弱12345678有利中间状态不利任务型关系型任务型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利情境类型领导所处环境有效的领导方式关系导向型任务导向型费德勒模型一位领导者,每次上班总是关心下属职工的生日,并及时派秘书,给他们送去生日蛋糕和贺卡,对待这种做法,各方面反映不一,你认为这种管理方式更适合:A.任务明确,上下关系融洽。领导职位权力强的组织。B.任务不明确,上下关系紧张。领导职位权力弱的组织。C.任务明确,上下关系紧张。领导职位权力强的组织。D.任务明确,上下关系融洽。领导职位权力弱的组织。二、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由卡曼于1966年首先提出,是以四分图为依据提出的,其兼顾被领导者的成熟度。核心:领导类型应当适应组织成员的成熟度,随着组织成员由不成熟趋于成熟,领导行为应按以下四个步骤推移命令型说服型参与型授权型低成熟度高R1高工作低关系R2高工作高关系R3低工作高关系R4低工作低关系三、途径-目标理论提出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伊凡斯于1968年提出,由其同事豪斯教授补充发展而成。核心: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下属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目标一致。通过实验,他认为高任务-高关系型的组合不一定是有效的领导方式,还应该加入情境因素,因此他确定四种领导方式供同一领导在不同情境下使用。途径-目标理论的四种领导方式1、支持型领导方式-对下属十分友善、平等待人、关心下属,但不太注意通过工作使人满意。2、参与型领导方式-做决策时注意征求下属意见,认真考虑和接受下属的建议。3、指令型领导方式-明确告知下属期望他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何时完成,在完成任务
本文标题:第九章领导与组织行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07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