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浅析儒家“礼”的内涵及其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
浅析儒家“礼”的内涵及其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摘要:虽然我们所处的是开放性的时代,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受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礼”是一个思想内涵深刻的概念,同时它也影响着中国人性格的塑造与形成。关键词:儒家;礼;性格一、礼学的含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涉及的礼的层次是不同的。小的指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而大的则指一切典章制度,还有高于一切典章制度的伦常。礼没有确切的含义,礼学所指也往往不同。礼学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狭义的是指礼经学,而广义的礼学包括礼经学、礼仪学和礼论。二、礼的产生对于礼的产生最典型的儒家的“礼因人情”说。那么,人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在先秦至汉代,人们所注意到的人情有两个方面,一是与基本生存相关的“大恶”与“大欲”,这一观点以《礼记·礼运》为代表,《礼运》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礼运》谓情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但又说欲与恶是人心之大端,可知在七者当中,欲与恶是主要方面。人之大恶者,死亡贫苦;人之大欲者,饮食男女。把握了这一点,就可以为政,就可以取之施之、夺之予之以牧民,这种看法与《尚书·洪范》之所谓“向用五福、威用六极”的说法在取向上一致,这种看法应该有着较为久远的基础,《诗·小雅·天保》:“民之质矣,日用饮食。”质者,本真也,情实也。获得对人生的这种理解是施政的认识前提。先秦时期人们所讨论的“人情”,还有一个方面是人的道德倾向,礼学家们把这个方面也称为人情。《礼记·问丧》:“哭泣无时,服勤三年,思慕之心,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至于“父在不敢杖”、“堂上不杖”、“堂上不趋”等皆是“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是所谓情者,皆具有明显的文化道德倾向。情与礼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按照礼学家们“托古改制”的说法,礼是先王依据人情而创立的。上古圣人创造文明的说法在先秦很普遍,按照这种观点,礼作为中国早期文明生活的基本规范,当然也是由圣人或先王所创立,而圣人或者先王制礼的依据是什么呢?是人情。三、礼的内涵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道德、政治的最高理想,而“礼”是“仁”的外在体现。具体来说,“礼”既是帮助个体克己以修心的一种外在的道德规范,又是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仪节形式,还是使国家臻于至治的政治制度,所以他说:“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怅怅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仲尼燕居》)孔子“礼”的思想是在周礼的基础上损益而成的,并为后世所继承和实践。对于当代社会,它还有没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呢?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孔子之“礼”(下称“孔礼”)的准确内涵,纠正人们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匡亚明认为,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并为后代的儒学社会所继承、实践和继续改造的礼,“是封建社会把等级森严的尊卑、贵贱、亲疏等政治的宗法的关系加以规范化的准则与仪式”。孔礼富有一种“变化”的特性,所以它并不等同于维护奴隶制度的周礼。产生于奴隶社会的它既然不是奴隶制度的专属品,更不可能成为封建制度的专属品。孔礼之所以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始终被尊崇,是因为它拥有着多层次的丰富内涵,其中既有因其“变化”的特性而不断“损益”的成分,又有真理性的恒久不变的部分,而这具有真理性的一部分,才是其核心部分和精华所在。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孔礼的多层次内涵,以寻绎出真理性、永恒性的部分。孔礼的内涵,可分述为以下几个重要方面:1.礼仪形式。我国古代有“五礼”(吉、凶、军、宾、嘉)、“六礼”(冠、婚、丧、祭、乡、相见)、“九礼”(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之说。这些礼仪涵盖了伦理、社交、外交活动等诸多方面,与当时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孔子是十分重视礼仪的,他同宰我关于“三年之丧”的争论,以及教育儿子学“礼”的言论,足以反映这一点。《论语·乡党》更是详细地记载了孔子从日常活动到朝会、出使时的种种守礼行为,充分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对礼仪形式的重视。物易时移,现代人的生活与古人已经相去甚远,古代礼仪形式的内容大部分已失去实用价值,但是伦理方面(婚、聘、丧、祭)有很多还是以民间风俗习惯的形式保留下来,而社交和外交礼仪,或是经过变革以新的面貌出现,或是为西式礼仪所取代。2.政治制度。“礼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有三个重要原则,即“尊尊”、“亲亲”和“男女有别”。所谓“尊尊”,就是按照社会等级,要求低贱者尊崇尊贵者。“尊尊”最重要的是尊君,即所谓“事君尽礼”。但孔子并不像后儒那样要求盲从君主,他认为臣下的忠心是以君主的守“礼”为条件的。所谓“亲亲”,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而要维护这种“尊尊”、“亲亲”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就必然要求不同的人,在包括从车马服饰到钟鼎盂盘等的器物使用上,都要在大小、质地、形制、数量等各个方面加以区别。当人类进入宗法时代,血缘和婚姻这纽带更加得到重视,从而有更加严格的戒律和禁忌。男女有别成了重要的家庭伦理规范。“男女有别”的意义更表现在家庭伦理中“夫妇有别”,各守其义,各尽其责。这种维护等级制与宗法制的“礼”,随着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灭亡已经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显然,匡亚明主张“与之彻底决裂”的,当指此一方面的“礼”。3.道德规范。道德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个人来说可以陶冶情操,从而实现人格的升华。在孔子看来,常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君子”。“所谓‘君子’,是‘尚德’的”,他们“一切以仁爱为出发点,所以又能表现出忠、信、恭、敬、惠、义、礼、逊以及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贞而不谅、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种种的美德”。礼的规范对于社会来说,可以缓和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矛盾:统治者守礼,就不会荒淫恣肆;老百姓守礼,则不会犯上作乱。遵循道德规范的过程,就是“克己复礼”的过程。“克己复礼”并不是程朱所认为的“存天理、灭人欲”,而是克制自己的“低下”欲望,使言行合于道德规范,最后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4.知识学问、社会文明程度。王民先生认为:“古代对于好学求知的人,便说‘好礼’,……古代对于求教于别人,便说‘问礼’,如孔子问礼于老聃,……古代对于很有学问的人,便说‘知礼’”,这是把表示特定含义的“礼”泛化应用的表现。与此类似的,还有用“礼”来代表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孔子常说的“夏礼”、“殷礼”,就是指夏、商两代的文化成就和整体文明,而不仅止于礼仪、礼制的层面。四、先秦儒家礼学的精神实质儒家礼学的精神实质在于“分”,“分”是礼的主导。通过“分”可以使每个人就其位,各尽其责。“分”的目的就是要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但是如果等级制度过于严格,更加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为了使社会等级各安其位,整个社会处于和谐有序的状态,这就要求在坚持“分”的前提下,礼还要以中和为补充。孔子的弟子有子明确地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对于“分”是一种制约和补充,预防“分”走向极端和破裂。为了求“和”,就要把握“中”。“中道”也就是孔子的中庸思想。分”是礼的主导,而“和”、“中”则是“分”的补充,儒家礼学是分中求和的礼学。把“分”与“中”、“和”统一起来就会使各等级各安其位,实现等级和谐。以“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为内容的先秦儒家礼学是宗法伦理社会中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可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和谐状态。虽然当代中国已经没有了等级之分,但是礼学研究仍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可以利用先秦儒家礼学思想中的一些优秀成果,提高我国的道德教育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礼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首先,从儒家“礼”的起源来讲,儒家的礼是基于人情产生的,这使得中国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人情礼节。在中国,有许多靠权力和金钱无法做到的事情可以用人情来解决。这也是中国餐桌文化形成和许多事业发展受限制的原因。于此同时,受儒家礼的影响,中国人也特别崇尚“礼尚往来”,当一个人收到别人礼物或好处后,总要回送或是给予其某种好处,以表明对对方的尊重和回报。由于礼学家对人情基本上持一种中庸的态度,既不否认其合理性,又认为需要对其进行适当裁制,所以顺人之常情外,还需要正己之情。因此,许多中国人都特别注重中庸之道,极力促使自己达成中庸之道。中国人注重礼仪,我国古代有“五礼”(吉、凶、军、宾、嘉)、“六礼”(冠、婚、丧、祭、乡、相见)、“九礼”(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之说。这些传统礼仪都对后人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这使得中国人不仅特别重视一些传统礼节,比如婚嫁礼,祭祀礼和丧礼等等,而且中国人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特别注重礼节,懂礼貌。这也使得中国人在外国人心中得到了好评,为中国赢得礼仪之邦的美称。“尊尊”、“亲亲”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使得中国人存在严重的等级观念,他们看重人得等级区别。古代的中国,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君臣,父子,夫妻之间都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制度就是一种等级制度。在婚姻嫁娶中都要讲究门当户对,这就是一种等级观念的体现。虽然这种礼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它同时也使得中国人形成了尊老爱幼的性格。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国人对尊者的推崇形成一种崇尚权威,卑躬,谦虚的性格,并且特别能自律忍耐。宗法观念使得中国人群体凝集力特强,特别是使家族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但是,在儒家礼中,男女有别的观念却使得中国的妇女性格和地位都边缘化。儒家礼教思想对妇女社会活动范围加以限制,女子必须“三从四德”这点也使得妇女对自身男尊女卑观念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基于上述观念的形成,中国女子的性格普遍比较温和,对男子有一定的依赖感,并且特别注重贞洁。儒家礼看重学问,人的才识。所以中国人比较注重学问,富于智慧。儒家的文化既是治家文化,也是治国的文化。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就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一生的政治理想。他在《大学》第一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孔子一方面把做人的思想、治家的文化与治吏的思想、治国的文化联系起来,认为,“治国、平天下”要从“修身、齐家”开始,其顺序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另一方面又把“修身”与“致知”联系起来,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即治国者要注意学习,知书才能达理,达理才能修身,修身才能治家,治家才能治国,治国才能平天下。这也使得中国人讲究修生养性。儒家礼已经在中国成为一个伦理的范畴,礼是中国人特别重视伦理道德,它不仅要求人们要尊敬长辈、老者,爱护幼小,诚实友善,同时还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遵循道德规范的过程,就是“克己复礼”的过程。“克己复礼”并不是程朱所认为的“存天理、灭人欲”,而是克制自己的“低下”欲望,使言行合于道德规范,最后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因此,中国人特别能忍让,特别能自律。儒家文化是我们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它经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依然能传承下来并未世人所继承和发扬,可见其影响力之大。儒家文化不仅在古代起到了维护社会安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在现代,它依然使人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并且它需要我们继续将它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让它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璀璨的一页。参考文献(1)孙凤,《解读先秦儒家礼学思想》,2009.07(2)金尚理,《试论儒家的“礼因人情”说》,2004.第六期《甘肃社会科学》(3)廖永林,《先秦儒家礼制中的亲亲之情与政治制度建构的背反》,2010.12.28(4)张义明,《“礼”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2008.10.20(5)王涛,《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2007.04(6)王瑞英,《儒家礼教与妇女地位的边缘化》,2009.10(7)《中国人的性格特征》,1894年11月4日《纽约时报》(8)欧阳仑,《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性格》(9)张东宁,《中国人性格中的义利观》(10)叶匡政,《“中庸”是中国人的性格吗》,
本文标题:浅析儒家“礼”的内涵及其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09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