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技工职业技能考试 >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机电解读
目录第一部分机电标准化主要修改情况第二部分机电标准化前半部分解读第三部分机电标准化评分表解读机电标准化主要修改情况第一部分❖(1)使用被列入国家应予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者工艺的;❖(2)井下电气设备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或者防爆等级与矿井瓦斯等级不符的;❖(3)单回路供电的(对于边远地区煤矿另有规定的除外);❖(4)矿井供电有两个回路但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的;❖(5)没有配备分管机电的副矿长以及负责机电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一、机电标准化取消基本条件❖1.第3部分:组织机构。❖设有负责矿井机电运输管理的部门,明确机电、运输、自动化信息化(露天煤矿机电、信息化)等技术管理及现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等工作职责。❖说明:“技术管理及现场监督检查”,是指机电专业的技术管理及现场指导检查等专业业务保安管理职责,应重点依据国家政策法规(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条例)、标准(标准化管理体系内容)规定制定机电方面的专业管理政策或办法,总结分析煤矿机电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全矿的机电管理行使业务保安管理职责,指导和监督各专业、各单位管好、用好机电设备。❖解读:矿井要设置机电管理部门(机电科等)二、其他部分与机电专业相关内容解读❖2.第4部分: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范围,岗位有固定工作场所的,在适当位置进行长期公示。解读:管理人员参照机电部门工作职责编写,岗位工内容强调符合现场实际。❖(2)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满足下列规定:❖①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②内容具体,符合煤矿实际,有针对性,责任清晰,能够对照执行和检查。解读:各类现场记录表格、验收表格等应该在相关管理规定中体现。❖(3)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与机电相关的主要有: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矿用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二、其他部分与机电专业相关内容解读❖3.第5部分:从业人员素质。❖(1)人员配备及准入❖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具备煤矿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3年以上煤矿相关工作经历,且不得在其他煤矿兼职。配备满足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的副总工程师。❖解读:机电专业包括机电副矿长和机电副总工程师。❖(2)人员配备及准入❖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煤矿相关工作经历,或者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并取得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主管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解读:机电专业包括电工和提升机司机。二、其他部分与机电专业相关内容解读❖(3)安全培训❖针对不同专业的培训对象和培训类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对新法律法规、新标准、新规程及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时,对有关从业人员实施针对性安全再培训。❖解读:机电专业针对性培训要注重深度广度和有效。❖(4)安全培训❖井工煤矿从事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防治水等工作的班组长任职前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按计划接受安全技能提升专项培训;班组长的安全培训,应当由所在煤矿上一级企业组织实施,没有上一级煤矿企业的,由本单位组织实施。二、其他部分与机电专业相关内容解读❖4.第6部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责任分工❖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副总工程师、科室、区(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职责明确。❖解读:要明确机电副矿长、副总工程师、机电单位和部门的责任与分工。❖(2)机电专业年度辨识评估主要内容❖解读:①瓦斯煤尘事故电气火源(电气设备防爆、电缆接头及状态);②主排水系统;③矿井提升系统(重点提升人员);④辅助运输(重点斜巷运输);⑤全矿井及井下供电系统(重点极端灾害因素和系统可靠性);⑥主通风机系统。二、其他部分与机电专业相关内容解读❖(3)机电专业专项辨识评估主要内容❖解读:1)“三新”,2)“四变化”,3)“十种作业四新推广复工”,4)“事故”,四个方面的因素在机电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4)管控方案落实❖解读:(机电)分管负责人、(机电)副总工程师、科室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掌握相关范围的重大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二、其他部分与机电专业相关内容解读❖5.第7部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1)矿长每月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及覆盖生产各系统、各岗位的事故隐患至少开展1次排查;排查前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排查时间、方式、范围、内容和参加人员。❖(2)矿分管机电运输工作的负责人每半月组织相关人员对覆盖分管范围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和事故隐患至少开展1次排查。❖说明:相关人员包括机电副总、机电相关科室、区队管理人员。二、其他部分与机电专业相关内容解读机电标准化前半部分解读第二部分❖1.设备与指标❖(1)煤矿各类产品合格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防爆合格证等证标齐全;❖说明:煤矿应建立机电设备及产品的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电气设备防爆合格证和产品合格证等证标管理台账,证标管理台账与机电设备、电缆、小型电器等的台账相对应,依据台账收集全在用机电设备及产品的所有证标。❖(2)设备综合完好率、小型电器合格率、矿灯完好率、设备待修率和事故率等达到规定要求。❖说明:煤矿机电设备综合完好率、大型在用固定设备完好率、小型电器合格率、矿灯完好率、设备待修率和机电事故率的考核,涵盖全矿固定设备和采掘移动设备等所有机电设备及产品。一、工作要求(风险管控)❖2.煤矿机械❖(1)机械设备及系统能力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说明:煤矿提升、运输、压风、排水、通风等辅助系统及装备的工作能力,不低于煤矿生产能力。矿井或采区的提升、运输、压风、排水、通风等系统发生变化时,煤矿应对系统能力进行重新核定,按审查确认的能力组织生产。❖(2)机械设备完好,各类保护、保险装置齐全可靠;❖说明:煤矿机械设备完好标准应符合《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机械设备的各类保护、保险装置的设置位置正确,能真实、准确地进行检查试验,确保保护、保险装置可靠。各种设备的主机有报警或试验记录。❖(3)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推进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一、工作要求(风险管控)❖3.煤矿电气❖(1)供电设计、供用电设备选型合理;❖说明:煤矿有矿井、采区、采掘工作面以及井上下所有用电地点的供电设计。供电设计应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T50417)和《煤矿安全规程》第436条、第438条、第440条、第441条、第445条、第447条、第449条、第451条、第452条、第453条、第455条、第463条等相关标准、规程的规定。随着矿井的延深和供用电装备的变化,应及时核算、调整和完善矿井和采区的供电设计,按照工作面自然条件、选用的装备等情况进行采掘工作面的供电设计,验算矿井和采区供电系统的合理性。一、工作要求(风险管控)❖(2)矿井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绞车、抽采瓦斯泵等主要设备,以及井下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的供电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说明:矿井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绞车、抽采瓦斯泵、地面安全监控中心等主要设备房,以及井下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的供电线路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38条的要求。❖(3)防爆电气设备无失爆;❖(4)电气设备完好,各种保护设置齐全、定值合理、动作可靠。一、工作要求(风险管控)❖4.基础管理❖(1)机电管理制度完善,责任落实;❖(2)机电技术管理规范、有效,机电设备选型论证、购置、安装、使用、维护、检修、更新改造、报废等综合管理程序规范,设备台账、技术图纸等资料齐全,业务保安工作持续、有效;❖(3)机电设备设施安全技术性能测试、检验及探伤等及时有效。一、工作要求(风险管控)❖5.职工素质及岗位规范❖(1)严格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管理、技术人员掌握相关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技术措施,作业人员掌握本岗位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3)规范作业,无“三违”行为,作业前进行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及安全确认。❖6.文明生产❖(1)现场设备设置规范、标识齐全,设备整洁;❖(2)管网设置规范,无跑、冒、滴、漏;❖(3)机房、硐室以及设备周围卫生清洁;❖(4)机房、硐室以及巷道照明符合要求;❖(5)消防器材、绝缘用具齐全有效。一、工作要求(风险管控)二、评分方法❖1.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本部分不得分。❖解读:是指存在“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中所列问题时,机电专业不评定分数,实则取消评定资格。❖目前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5号《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征求意见稿在第85号令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矿井主要排水系统水泵排水能力、管路和水仓容量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采(盘)区内防爆型电气设备存在失爆的;❖井下使用非防爆无轨胶轮车的;❖提升人员的提升机未按规定安装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失效的,或者超员运行的。❖2.按表8.5-1评分,总分为100分。按照所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扣分,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3.项目内容中缺项时,按式(1)进行折算:❖……(1)❖式中A——实得分数;B——缺项标准分数;❖C——检查得分数。二、评分方法C-BA=100100机电标准化评分表解读第三部分❖(一)设备证标。❖2.纳入安标管理的产品有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变化:删除“使用地点符合规定”。❖说明:⑴煤矿机电设备产品合格证、纳入安标管理的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和防爆电气设备(包括小型电器)的防爆合格证,应与机电设备、小型电器、煤矿用电缆等台账一致。一、设备与指标❖(二)设备完好。机电设备综合完好率不低于90%。❖说明:⑴煤矿日常专业管理的机电设备综合完好率,应按照《煤炭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程》(能源煤﹝1989﹞104号)附件五中的第4项“设备完好率”公式计算。❖⑵现场检查时,机电设备综合完好率应按照《煤炭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程》(能源煤﹝1989﹞104号)附件五中的第4项“抽检设备完好率”公式计算。❖(三)固定设备。大型在用固定设备完好。❖解读:1.大型固定设备指:主提升绞车、主提升带式输送机、主变压器、主排水泵、主通风机、压风机及锅炉等。❖2.查矿井月考核基础表。一、设备与指标❖(四)小型电器。小型电器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5%。❖解读:检查小型电器管理台账及小型电器检查记录。❖(五)矿灯。在用矿灯完好率100%,使用合格的双光源矿灯。完好矿灯总数应多出常用矿灯人数的10%以上。❖变化:评分方法中,删除了“发现1盏红灯扣0.3分”。❖说明:⑴矿灯应符合《矿灯使用管理规范》(AQ1111)和《煤矿安全规程》第471条的要求。❖⑵完好率计算参照“设备完好”项。一、设备与指标❖(六)机电事故率。机电事故率不高于1%。❖说明:机电事故率应按照《煤炭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程》(能源煤﹝1989﹞104号)附件五中的第8项“煤矿机电事故”公式计算。❖解读:检查机电事故统计台账及机电事故分析报告存档。❖(七)设备待修率。设备待修率不高于5%。❖说明:设备待修率应按照《煤炭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程》(能源煤﹝1989﹞104号)附件五中的第5项“设备待修率”公式计算。❖解读:检查设备台账(包括维修台账),及设备维修记录。一、设备与指标❖(八)设备大修改造。设备更新改造按计划执行,设备大修计划应完成90%以上。❖说明:1.“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应按照《煤炭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程》(能源煤﹝1989﹞104号)“第三章设备的前期管理”“附件六煤炭工业企业设备折旧年限”的要求,并结合煤矿使用的设备状态和发展的需要编制。❖2.“设备大修计划”应按照《煤炭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程》(能源煤﹝1989﹞104号)“第五章检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在用的设备状态编制。❖解读:检查设备大修计划及设备更新改造验收报告。一、设备与指标❖(一)主要提升(立斜井绞车)系统。❖1.提升系统能力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说明:矿井核算的提升系
本文标题: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机电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17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