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硕士论文-儒家经典阅读与中学生命教育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儒家经典阅读与中学生命教育姓名:杨帆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管理指导教师:杜时忠20060501儒家经典阅读与中学生命教育作者:杨帆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相似文献(5条)1.期刊论文吕艳春.卢萍开展关爱生命教育--学校德育的紧迫任务-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10)一、关爱生命教育是德育古老的课题关爱生命教育凸现出来,人们急切地寻找宝贵的思想资源.关爱生命的道德理念是中国传统人文理念,尤其是儒家学派人文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人文理念充满了高尚的道德情怀、博大的生命境界,是建构现代生态伦理可资借鉴的良好文化资源.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主席、美国哲学家罗力·斯顿(H·RolstonⅢ)在谈到东方的传统思想文化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将起着促进作用时,就曾指出:禅宗佛教有一种值得羡慕的对生命的尊重……禅宗佛教懂得,我们要给予所有事物以完整性,而不剥夺个体在宇宙中的特殊意义,它懂得如何把生命的科学与生命的神圣统一起来.(邱仁宗:《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P250-252)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着一种从自我心灵、自然胸怀出发去关爱生命万物的道德理念,这种道德理念首先赋予了非人之生命万物的某种道德属性,并进而诉求于人自身的内在心灵之求善,从而在人与生命万物之间,在人类与自然世界之间,达成某种相生与共的和谐统一.2.学位论文王一木儒家生命哲学与当代生命教育研究2006儒家哲学是生命哲学,又称性命之学,性即人性:命即生命、使命、命运和天命。儒家生命哲学的精髓是做人的道理。儒家生命教育的目的,是成就人格,其向度一是做修养工夫,二是提升境界。儒家的修养工夫彰显了生命的可塑性,儒家的形上境界彰显了生命的终极性。生命价值与生命意识,生命修养与生命智慧,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生命精神与生命境界相得益彰,共同构筑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儒家的这些生命哲理在今天仍然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其意义和价值的关键,就在于确立当下儒学的本质。在当今社会过分强调儒学的“道统”、“判教”等“意识形态”是缺乏意义的。当代儒学应该弘扬儒家生命哲学的精华和充满活力的东西,来对当代人进行生命教育。我们大陆的生命教育严重滞后,生命乱象频生,而作为民族文化优秀遗产的儒家文化,被边缘化又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让儒家生命哲学的精华在当代生命教育中焕发生机,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3.学位论文左江江儒家生命哲学在当代语文教育中的诠释与重构2008生命教育,不仅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涉及语文教育的方法论重建问题。方兴未艾的生命教育,一旦启动语文课程担当起它本该具有的职责,引导学生认知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珍重生命,儒家哲学则必然构成其最丰富的资源,因为儒家哲学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生命哲学。儒家生命哲学的精髓是做人的方法论,做人的道理,它有完备的生命价值体系和精细的生命修养工夫。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的新版中学语文教材,都录选了许多儒家经典作家的作品,但长期以来,由于语文教育偏重工具性,而忽视对这些入选的儒家经典作家的作品中的生命教育功能深入挖掘。儒家生命哲学是儒家文化的精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家生命哲学的合理因子,重构学生仁义礼智信的生命价值体系,并通过修养工夫的内化,实现人生理想和生命价值的外化,培养学生更加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更具文化自觉的生命观,是当前语文教育需要切实实践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语文教育倡导儒家生命价值观的现实与可能,探讨了语文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利用儒家生命哲学资源的必要性;在此认知基础上,首先尝试重构当代语文教育生命价值观的基本框架,然后探讨了如何利用儒家生命哲学资源来塑造学生健康的生命人格、生命价值观和生命道德观;最后初步考察了语文教育重构生命价值观的基本视野、途径和方法。4.期刊论文储昭奇生命化教育的轨迹-文教资料2007,(10)生命化教育的轨迹从古代中西方生命观的历史追寻来研究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现更多的是以社会本位论来阐释生命及其价值的,而西方更多的是反映个人本位思想下的生命自由的显现:从中西方近现代生命教育思想历史追寻出生命教育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从当代中西方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完善来展示生命化教育的发展轨迹.5.学位论文胡燕琴人教新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生命化审视2009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生命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维护学生的个性尊严。生命关怀已成为一种社会价值追求,同时也被引入到教材领域,提出教材要“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生命存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所以,对新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生命化研究,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首先,本文对人教社新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生命化情况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和具体的内容分析表明,新版人教版语文教材在生命化问题上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忽视学生个人主体诉求,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待学生等问题。并与人教社老版、苏教版小语教材的生命化问题比较发现人教社新版虽在老版的基础上生命化的程度有所提高,例如时代感更强、内容更生动活泼;但是和苏教版相比,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显现出来,如题材相对单一,“革命色彩”痕迹较重、课后练习模式化,缺乏创造性、“精英取向”明显,忽视了普通人的生活。其次,综合分析导致上述语文教科书非生命化现象,笔者归结了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我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忽视。儒家文化一直以来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取向的价值观,个人的生命特性在这种文化下受到了打压;第二,工具理性对生命的奴役。当代社会由于工具理性的蔓延,人的生命特征被人为的“异化”和“物化”;第三,我国考试制度对生命的圈禁。我国长期实行的“一考定终身”高考制度,似一个“无线遥控”一样控制着教育的各个层面,生命难以有发展的空间。当然,这种生命化不足的问题带来的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本文分析其消极影响认为主要有:学生对自我生命的轻视和他人生命的漠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师的教学体验不足。再次,探讨小语教材的生命化问题,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有关生命化的标准问题。我们分析认为,判断语文教材生命化的主要标准有“呵护生命之源”、“体味生命之真”、“凝练生命之美”等几个方面。最后,基于对教科书生命化的内涵及意义的认识,在获得判断小语教材生命化标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促进教科书生命化的策略,包括从教科书内容选择来看,要做到教科书内容应取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关注生命教育;从教科书编排来看,要做到教科书编排方式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科书的表述语言应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教科书的开发应预留下教师发展的空间。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d9a84205-aed8-421c-9cc3-9df901461a40下载时间:2010年9月22日
本文标题:硕士论文-儒家经典阅读与中学生命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2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