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配置管理标准批准人刘岩审核人崔戈拟制人罗世毅批准日期1999.5.12生效日期1999.5.12关联文件《配置管理规程》(R-04002)《更改管理规程》(R-04003)《更改管理标准》(S-04003)《系统开发计划书实施规程》(R-09000)《设计文档管理规程》(R-05004)《用户提供文档管理规程》(R-07000)作业标准S-04002总页数9正文4附件5文件控制部门:项目管理部更改记录序号发行日更改对象·更改内容批准审查拟制01999.5.12新发行刘岩崔戈罗世毅目录1.前言..................................................................2/42.配置管理的基本........................................................2/43.配置管理计划以及管理的实施3.1设计文档...........................................................2/43.2软件程序(应用程序)...............................................2/43.3环境...............................................................3/43.4接收文档...........................................................3/43.5管理体制...........................................................3/44.配置的标识............................................................4/45.更改管理..............................................................4/46.配置状况的记录管理....................................................4/47.配置管理的流程(概图)................................................4/4《管理表的格式例》·格式A:设计文档配置管理表格式B:程序配置管理表格式C:接收文档配置管理表格式D:环境配置管理表1.前言由于软件可以很容易地追加、更改,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更改会带来错误与混乱。配置管理是防止这些错误及混乱的发生、或者是将其限制于最小限度的管理技术。配置管理的对象可以划分为设计文档、程序、环境、接收文档及数据(以下简称为接收文档)四类,开发开始时,各自的管理活动也相应地开始。在本标准中,记述了基于《配置管理规程》(R-04002)的配置管理的具体的实施项目以及各自的管理实例。2.配置管理的基本配置管理是标识、管理在软件开发中的成果(设计文档、程序)、环境、以及接收文档等各个项目的版本的机制,基本上由如下的项目构成:(1)各项目的标识对设计文档、程序(模块、任务、子系统、系统全体)、环境、接收文档等的各个项目,分别进行唯一地标识。(2)对每个项目的版本管理对配置系统的各个项目进行版本管理。(人力招聘)(3)对系统全体配置的把握标识、把握开发中的或者是交付后的系统全体的配置。(4)版本的履历管理根据各个更改要求,对各个项目被如何更改以及如何进行版本更新等进行履历管理。3.配置管理计划以及管理的实施系统开发的项目负责人,要在开始开发时明确地规定以下项目(3.1~3.5)的内容,制定好计划,并记述或附带在系统开发计划书中,以此为依据实施管理。3.1设计文档在格式A的设计文档配置管理表中,记载作为管理对象的设计文档的名称、文档编号、是否提交用户、新版发行的预定日期、更新记录(版本、更改日期)。在管理的设计文档中,向用户提交的部分全都必须接受管理,而对于其它的则视具体的开发项目而定。3.2软件程序(应用程序)在单体测试结束后,在程序库管理员处以模块、任务、子系统、系统全体等管理单位进行配置标识信息(程序ID、版本、更新日期)的管理。按照以下的规则实施管理:(1)不使用配置管理工具时(a)分别管理测试程序库和主程序库,对主程序库的操作全部由库管理员进行。因此,不可以为了更改处理等让库管理员以外的开发人员从最新的主程序库中取出程序,进行更新操作。(b)程序的配置标识信息用格式B的程序管理表,以模块、任务、子系统、系统全体等为管理单位,对版本进行系统的管理。(2)使用配置管理用工具时(a)全部的取出以及更新等的对主程序库的操作,都是使用配置管理工具,由库管理员来实施。(b)程序的配置标识信息用格式B的程序管理表,以模块、任务、子系统、系统全体等为管理单位,对版本进行系统的管理。3.3环境使用格式D的环境配置管理表,对于每个装置单位(服务器、客户机等),记述硬件、基本软件、中间件、工具(包括配置管理用工具)等的名称、型号、版本、以及其它信息(新版产品、公司外产品、用户支付品、更改信息等),并进行管理。有的项目没有型号及版本。特别是对于公司外产品,直接将昵称作为型号以及不记载版本的情况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能够满足该管理项目的特定信息,即使其它的信息不充分也没有关系。但是,相应的记入栏不应是空白,而要划上斜线等,以表示不是漏记了。3.4接收文档在格式C的接收文档配置管理表中,记述作为配置管理的对象的接收文档的名称、文档编号、发出方、接收日期、更新记录(版本/更改日期),并进行管理。3.5管理体制在系统的开发体制中,决定下述管理员并在系统开发计划书中记述、或是做成管理体制图附加上。(1)程序库管理员对程序的主程序库进行管理及操作。(2)设计文档管理员对设计文档的配置进行管理。(3)环境管理员对系统环境的配置进行管理。(4)接收文档管理员对接收文档的配置进行管理。(5)更改要求管理者利用更改管理表对更改要求的受理及结果(处置结果、处置状况等)进行一元的管理。上述的管理者并不必须是个别选出的专职人员,同时兼任其它的开发业务也是可以的。4.配置的标识(1)设计文档根据《设计文档管理规程》(R-05004),对每个设计文档进行编号,依据编号进行版本管理。(2)程序以模块、任务、子系统、系统全体等为管理单位,赋与标识符,进行版本管理。(2)环境通过已经赋与各项目的型号与版本号或项目名称等,进行识别。(3)接收文档根据《用户提供文档管理规程》(R-07000),对每个接收文档进行编号和版本管理。5.更改管理对于配置管理下的各个项目的更改,从发生更改要求开始,一直到更改处理结束为止的工作,都要依据《更改管理规程》(R-04003)以及《更改管理标准》(S-04003)来实施。6.配置状况的记录管理对于配置管理下的各个项目的最新版本与全体配置,要使之可以随时报告或参照。最终,包括程序在内,要将所有的管理项目的最终标识信息保留在各管理表中,作为质量记录的一部分进行保管。(人力资源招聘)7.配置管理的流程(概图)下页为设计文档、程序、环境、接收文档的配置管理的流程(概图)。配置管理的流程(概图)设计文档程序(应用)环境·硬件·基本软件、中间件·工具接收文档·文档·数据管理表中·管理文档名·文档编号·是否提交用户·新发行的予定日期确定管理规则在管理表中记入·名称·型号·版本号在管理表中记入·接收文档名·文档编号·何处接收开发开始提交用户用管理表进行配置管理单体测试结束接收用管理表进行配置管理用管理表进行配置管理开发完成(用户交付结束)最终添加标识记录到系统开发计划书中,作为质量记录的一部分进行保管库管理员进行配置管理格式A设计文档配置管理表编号:QP-kkxxxxxx-nnNO.设计文档名文档编号提交形式提交用户第一次发行予定日期更新记录(版本/更改日)公司编号用户编号□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中□英□日□是□否格式B程序配置管理表管理单位:编号:QP-kkxxxxxx-nn更新日期配置版本程序名程序ID格式C:接收文档/数据配置管理表编号:QP-kkxxxxxx-nnNO.接收文档名文档编号文档来源接收日期更新记录(版本/更改日)公司编号用户编号格式D:环境配置管理表编号:QP-kkxxxxxx-nn装置名:使用人:作成日期:--名称型号版本备注(新规、公司外、更改信息等)硬件软件
本文标题:配置管理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32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