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群体行为(深圳中集)
组织行为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核心课程第二章群体行为第一节群体及其特征第二节群体行为特征第三节群体绩效第四节团队管理第一节群体的概念群体的定义群体的类型群体的定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群体(group)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关注的目标/任务/活动、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在心理上相互影响的个体的集合。群体的三个特征成员在心理上都能互相意识到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存在,成员之间相互依存。成员之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成员们有共同关注的目标和利益。群体的类型正式群体:指由组织正式确定,具有明确的组织方式、工作方式和任务目标的群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相反,它不是由组织正式规定而建立的,而是组织中的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某些需要而自然结成的各种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正式群体的类型命令型群体:由组织结构规定,它由直接向某个主管人员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任务型群体:由组织结构规定,它由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在一起的人员所组成。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友谊情感型非正式群体。共同利益型非正式群体。兴趣爱好型非正式群体。第二节群体行为特征社会从众行为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懒惰行为群体行为特征群体压力的影响:社会从众行为。群体对行为的影响: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群体对行为的影响:社会懒惰行为(socialloafing)。社会从众行为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随群体的倾向。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中多数人不一致时,一般会感到一种心理紧张,心理上产生一种压力。这就是群体压力。这种压力促使人与群体主流的行为和意见趋于一致。人在群体中的这种要求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称为社会从众行为或倾向。群体行为特征X社会从众行为实验用卡片ABC社会从众行为的原因马斯洛所指出的人们的“安全需要”。个体其它方面的实际需要,如关系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获得某种实际利益(获取信息)等。作为群体,要求群体成员采取合作的态度。总之:任何一个群体、组织或整个社会都是一个合作系统。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因素个体特征:智力和能力,情绪的稳定性,自信心,自尊心,归属需要,态度和价值观,对他人的依赖性。群体特征:群体的作用,群体的组成,群体的气氛,群体的凝聚力。其它情境原因:问题的性质,个人对群体的依赖度,外界对群体的支持度。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前者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的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出现提高的现象。后者相反,个体活动的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受到减弱。出现“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个体希望从群体中得到尊重、赞许、以及某种程度的自我实现。-个体从群体中可以得到其他成员工作上或心理情绪上的帮助。-个体可以从群体的反馈了解到自己工作的状况,而不断作改进,以调整到最佳状态。出现“社会抑制作用”的原因:群体的存在转变成为一种压力决定社会助长/抑制作用的因素工作的复杂度和难度。个体对工作的熟练程度。个体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成熟度。社会助长/抑制作用的启示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根据工作的复杂度和难度、个体对工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工作场地的可能条件,妥善地安排群体或个体工作以充分地利用社会助长作用,减少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懒惰行为社会懒惰行为(socialloafing):原因分析付出的相等性(“别人都能游手好闲,为什么我不能呢”);个人责任心的丧失(“在这个大集体中,没有人会注意到我”)奖励分享所导致的付出减少(“所有的人都得到相同的报酬,为什么我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呢?”)大的群体中管理协调的复杂性(“我们的人实在太多了,以致于互相踩着对方的脚”)。社会懒惰现象每人努力程度低一人单干小群体大群体活动方式高如何减少社会懒惰行为关注工作任务中有趣和有意义的方面,来增加小组成员的工作参与程度。使小组成员确信他们个人的贡献是可鉴别和有意义的。告诉小组成员他们不应该容忍那种不充分的努力和工作。告诉小组成员应该使自己的工作表现受到评价确保小组成员获得的部分奖励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表现给予的。其它群体行为特征盲目遵从(blindobedience):由于压力或长期的行为习惯所导致的、对指令不做价值判断而予以无条件执行的现象旁观者冷漠(by-standerapathy):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由于其它人的在场而不提供任何帮助的现象第三节群体绩效群体规范群体结构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规模群体绩效因素结构规模规范凝聚力群体规范的定义群体规范是指群体为达到共同目标,在一定时期内成员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非正式规则。它不同于组织准则(Organizationalrules)。群体规范的分类群体规范一般可分为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正式规范是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如各种规章制度和守则等;非正式规范是群体自发形成的、不成文的,如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态度,着装方式,各种行为和风俗习惯等。群体规范的功能规范使群体维持下去规范使群体避免尴尬的情况规范体现了群体的中心价值观并使其区别于其它群体规范使群体成员的行为更加简化和可预测群体规范的作用维持作用:如果没有群体规范,群体就会象一盘散沙,失去整体性,成员不能协同起来达到共同目标。认知标准化的作用:即把群体成员的意见和看法统一起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服务。规范对所有成员的行为都有导向和约束作用,使他们表现出一定的群体性特点。群体规范的形成各群体成员在某段时期的工作生活中,由于对某些问题确实具有共同的认识、判断和标准,因而发生类化过程,大家彼此接近,趋于一致,从而导致形成某种模式和标准。群体在运作的过程中,尽管开始对某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作法,但由于在群体成员长期的各种相互作用和相互交往中,发生相互之间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行为过程,从而使群体成员的意见趋于同化和统一。群体规范有时完全是由上级主管规定的。群体结构的定义群体结构是指一个群体的组成成分,也就是说在一个群体中各成员所具有的各项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性格、职位、专业、经验等等)的分布和组织情况。因此,群体结构又可更细分为:群体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性格结构、职位结构、专业结构、经验结构等等。群体结构的类型同质结构:群体成员在性别、年龄、性格、职位、专业、经验等方面都比较相接近。异质结构:刚好相反,是指群体成员在上述各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不同。选择群体结构的影响因素(1)工作的性质。对于简单的工作、可以串行完成的工作、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以及必须很快完成的工作,采用同质结构效果很好。如生产班组。而对于复杂的工作。必须并行完成的工作、创造性的工作以及不需要很快完成的工作,采用异质结构效果好。如新产品开发小组。(2)取决于人们的管理能力。一般说来,在同质结构中,由于群体成员在很多方面都比较接近,因此容易沟通,冲突会少一些。而在异质结构的群体中,由于各成员在很多方面差别较大,沟通上就会有一些潜在的困难。群体结构的选择在企业中,群体结构对群体工作时的心理气氛、和谐程度、凝聚力、以及工作成效会有着深刻的影响。管理者应该根据工作的性质、类型、特点以及企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从而使群体协调一致,提高工作效率。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群体对其成员有吸引力,成员就对群体有向心力。所以,有人把凝聚力定义为:群体的凝聚力是成员在群体内积极活动并拒绝离开群体的吸引力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群体的目标群体目标的达成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的业余兴趣爱好(成员的共同性)群体规模群体与外部的关系群体的地位和影响群体内的信息沟通群体的领导方式群体的凝聚力--小团体意识在一个群体中,当群体凝聚力很强时,从众倾向明显。在决策过程中,这种倾向表现为片面和过分地追求一致而忽视决策的质量,或者在表面一致的现象下强行通过不正确的决策。这种不合理地过分地追求一致的现象和倾向称为群体思维或小团体意识(GroupThink)。小团体意识的主要表现在决策中出现不同意见时,试图文饰自己的错误,坚持自己的观点对怀疑多数人共同意见的人施加压力持不同意见者为了与多数人一致而保持沉默,避免意见“交锋”造成一致通过的错觉,认为弃权就是赞成,等等小团体意识产生的原因群体的凝聚力群体与外界隔绝群体的领导推行他所倾向的方案增加凝聚力的因素及其结果增加凝聚力的因素高凝聚力的结果低差异的群体组成成熟的发展阶段相对小的群体规模经常性的相互交流群体的成功目标的达成成员的个人成就和满意成员相互交流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小团体意识降低凝聚力的因素及其结果降低凝聚力的因素低凝聚力的结果目标达成困难增加了群体解散的可能成员间更少的交流个人主义高差异的群体组成不成熟的群体发展阶段相对大的群体规模物理上的分散群体的失败群体规模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一般认为,5人-7人的群体执行任务最为有效。少于5人,力量过于弱小,难以取得群体的规模优势。多于7人,成员参与的机会减少,加之亚群体的增多,将导致群体绩效的下降。群体绩效群体的生产率与下列因素有关(函数):每个人的潜在生产能力的加和(IPP)综合激励(激励红利和隐含奖励)(AE)过程损失(协调损失和激励损失)(Pl)群体绩效计算模型GP=F(IPP+AE-PL)要点总结一个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这些人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有着共同的目标。群体可以按持久程度和正式程度进行分类群体发展的5阶段论和4阶段论所反映的思想是相似的。四个因素影响群体的表现:规范,结构,规模和凝聚力。群体绩效的计算模型第四节团队管理什么是团队团队的特点团队的类型团队的创建高效团队的管理对策工作团队的定义工作团队是由数名知识与技能互补、彼此承诺协作完成某一共同目标的员工组成的特殊群体。工作团队和普通工作群体的区别1.普通群体的绩效仅仅依赖于每一个体成员的贡献;工作团队的绩效既信赖于个体的贡献,也依赖于集体的协作成果。2.对于普通群体来说,工作成果由个体自己负责;对于工作团队来说,工作成果既要个体负责,又要共同的承诺。3.工作团队不仅要像普通群体那样具有共同的兴趣目标,而且还要有共同的承诺。4.普通群体一般由管理者严密监控;工作团队常常具有自主权。团队与群体:二者有何区别工作群体工作团队信息共享中性(有时积极)个性化随机的或不同的集体绩效积极个体的或共同的相互补充的目标协同配合责任技能工作团队的类型常见的工作团队有以下三种类型:1.问题解决团队。2.跨职能团队。3.自我管理团队。团队的的类型问题解决型自我管理型跨职能型问题解决团队问题解决团队(problem-solvingteams)致力解决责任范围内的某一特殊问题,成员的任务是提出解决方案,但采取行动的权力有限。问题解决团队最经常讨论的问题是质量或成本问题。成员通常是某一具体部门的员工,他们每周至少开一两次会,每次一小时左右。团队有权执行自己的方案,但执行时不能有涉及其他部门的重大变化。跨职能团队跨职能团队(cross-functionalteams)把各种工作领域具有不同知识、技能的员工组合起来识别和解决共同的问题。跨职能团队的成员通常来自几个部门,任务是解决需各个部门共同协作才能解决的问题。跨职能团队可能会设计与实施质量改进方案、开发新产品和技术、提高作业效率或把各个职能联系起来以增加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自我管理团队自我管理团队(self-managedteams)一般由日常一起工作、生产一种完整产品或提供一项完整服务的员工组成,特点是承担一系列管理任务:(1)制定工作计划日程;(2)实行工作轮换;(3)采购原材料;(4)决定团队领导者;(5)设置主要团队目标;(6)编制预算;(7)雇用新成员;(8)评估成员工作绩效。自我管理团队的导入既能提高生产率,也可以削减管理层次。9种团队角色1.创造者-革新者:产生创新思想。2.探索者-倡导者:倡导和拥护所产生的新思想。3.评价者-开发者:分析决策方案。4.推动者-组织者:提供结构。5.总结者-生产者:提供指导并坚持到底。6.控制者-核查者:检查具体细节。7.支持者-维护者:处理外部冲突和矛盾。8.汇报者-建议者:寻求全面的信息。
本文标题:组织行为学—第二章:群体行为(深圳中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334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