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考化学计算题从填空到实验应用题 没有比这更全的了
专题四、计算应用题一、选择题20.(2014年广西桂林,20题)向100g稀盐酸中加入10gNaHCO3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反应物均恰好完全反应,生成ag气体。则下列结论合理的是()A.a≥4.4B.a≥21110C.原固体混合中CaCO3的质量为5.6gD.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7.3%【答案】D【解析】本题可采用假设法求解。当假设10g固体全部是CaCO3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是4.4g;而如果10g固体全部是NaHCO3的话,则产生的CO2的质量应该为110/21,所以最终它们所产生的CO2质量应该是大于4.4而小于110/21,排除AB选项,C选项确定碳酸钙的质量为5.6g也没有依据,所以本题的答案应该为D。15.(2014年江苏镇江,15题)已知:2CO2+2Na2O2=2Na2CO3+O2。在密闭容器中,将6.6gCO2与一定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气体变为3.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8g气体全部是O2B.3.8g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气体减少2.2gC.反应后的固体是混合物D.生成Na2CO3的质量为15.9g【答案】B【解析】设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反应的过氧化钠质量为y,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z,生成氧气的质量为m,则:2CO2+2Na2O2=2Na2CO3+O2△881562123288-32=56xyzm6.6g-3.8g=2.8g88/x=156/y=212/z=32/m=56/2.8g解得:x=4.4g,y=7.8g,z=10.6g,m=1.6g由计算结果可知,3.8g气体有二氧化碳2.2g,氧气1.6g,A错;将该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二氧化碳被吸收,气体减少2.2g,B正确;反应中二氧化碳过量,即反应后的固体只有碳酸钠,C错误;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D错。13.(2014年黑龙江绥化,13题)现有一包由铁粉、木炭粉、镁粉组成的固体混合物5g,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103.8g,滤渣1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gB.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和盐酸C.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7.3%D.若滤渣的成分是木炭粉,则混合物中铁、镁的质量比为1:1【答案】A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首先计算出氢气的质量,然后根据氢气的质量再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5.(201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15题)现有锌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合金6.5g,洋洋同学向此合金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发现金属完全消失,若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如果合金为锌和铁,m不可能是0.2gB.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两种C.如果合金为锌和镁,m可能是0.1g,则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50%D.如果合金为锌和铁,所加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答案】AD【解析】解本题需用到假设法和极值法。下面逐项进行分析:A中,可假设6.5g金属分别都是锌和铁,则6.5g锌与足量酸反应产生氢气0.2g,6.5g铁与足量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约为0.23g,即若此合金为锌和铁,则m取值范围在0.2g<m<0.23g,一定不是0.2g,A正确;由题可知,合金完全反应,因此溶液中肯定存在两种盐,但若加入的酸过量,则溶质还有剩余的酸,B错误;C中,根据A项分析方法可知m取值范围为0.2g<m<0.54g,m不可能是0.1g,C错误;D中,根据A项分析方法计算可知,若6.5g全部为Zn,则恰好反应时所用盐酸质量为7.3g,溶质质量分数为7.3%,若6.5金属全为铁,则恰好反应时消耗盐酸质量约为8.5g,即盐酸浓度为8.5%,综合分析,6.5g合金与酸若恰好完全反应,则消耗盐酸的质量取值范围为7.3g<盐酸溶质质量<8.5g,即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值范围在7.3%<盐酸浓度<8.5%之间,一定大于7.3%,D正确。15、(2014年江苏盐城,15题)将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7.2g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得到的氧化物质量可能为()A.10.6gB.12.0gC.13.0gD.13.6g【答案】C【解析】此题可采用极端假设法求解,假设7.2g全部是镁粉的质量,则其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的氧化物的质量应为12g;而假设7.2g全部是铝粉的质量,则其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的质量应为13.6g,而现在固体为两者的混合物,则生成的氧化物的质量应介于两个极值的中间,即大于12g而小于13.6g,故本题的答案应为C。11.(2014年山东济南,11题)现有9.3gNaOH与Na2CO3的固体混合物,测得其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在室温下,将该混合物与50g稀硫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57.1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A.1.15gB.2.3gC.4.6gD.6.9g【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9.3g+50g-57.1g=2.2g,且混合中的碳元素在反应后都转移到CO2中。再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求出2.2gCO2中碳元素的质量,根据钠元素与碳元素质量比求出钠元素质量。即:2.2gCO2中碳元素的质量=2.2g×%1004412×=0.6g。设钠元素质量为x,则有x:0.6g=23:3,求出x=4.6g。30.(2014年四川乐山,30题)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50gB.100gC.150gD.200g【答案】D【解析】根据在反应过程中碳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都为120g×20%=24g,则最终形成碳酸钙的质量=24g÷(12/100)=200g。20.(2014年山东莱芜,20题)取10g碳酸钙与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溶液的质量为ag;另取10g碳酸钙高温完全分解后,取生成的CaO与上述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溶液的质量为bg,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A..a=bB.a>bC.a<b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通过分析题意,两份碳酸钙的质量都为10g,则两份中钙元素的质量相等;化学反应后钙元素都全部与氯元素结合成氯化钙,则结合氯元素的质量相等;氯元素全部来自于盐酸,结合氯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反应需要盐酸的质量相等;两份碳酸钙的质量都为10g,其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了二氧化碳,则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所以先和盐酸反应的溶液的质量(10g碳酸钙+盐酸的质量-二氧化碳的质量)=先高温分解的溶液的质量(10g碳酸钙-二氧化碳的质量+盐酸的质量),故选A。二、填空、简答题28.(2014年黑龙江大庆,28题)(4分)守恒思想是化学中重要的学科思想.电荷守恒便是其中之一:电荷守恒是指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之和:例如:某Na2SO4溶液中有X个Na+、y个SO42-则该溶液电荷守恒可表示为x=2y。现有一混合溶液,组成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混合溶液的电荷守恒可表示为:(用a、b、c、d表示)(2)若该溶液中有两种溶质,这两种溶质可以是KCl和MgSO4,也可以是和【答案】(1)a+2b=c+2d(2)K2SO4和MgCl2【解析】由混合溶液的电荷守恒可得a+2b=c+2d(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K+、Mg2+、Cl-、SO42-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KCl和MgSO4,也可以是K2SO4和MgCl2。1、已知氯化钾在40℃时的溶解度为40g,则该温度的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精确至0.1%)。【答案】28.6%【解析】40g/140g×100%==28.6%24.(2014年四川绵阳,24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7分)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02,反应后所得溶液体积为40mL(假设大理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向该溶液中匀速逐滴加入Na2C03溶液并不断搅拌,测得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该过程共放出气体660mL(密度为2.0g/L),析出沉淀5.090(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Na2C03首先与溶液中的反应。(2)本实验制取CO2所用大理石中含CaC03g。(3)已知制取C02所用稀盐酸的密度为1.06g/cm3,求这种盐酸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无计算过程不给分)【答案】(1)HCl(或盐酸)(2)5.0(3)解:设制取二氧化碳时,与大理石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剩余HCl的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离子K+Mg2+Cl-SO42-个数abcd100735.0gxxg0.573100解得:x=3.65g(1分)Na2CO3+2HCl===2NaCl+H2O+CO2↑7344y0.66L2g/LLgLy/266.04473解得:y=2.19g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mLgmLgg/06.14019.265.3100%=13.8%【解析】(1)从图中,开始时溶液的pH迅速增大,可知,开始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所得,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变,故生成的沉淀即为原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3)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出与碳酸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利用碳酸钙的质量可计算出与与大理石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两部分盐酸的质量和除以溶液的质量即为盐酸的质量分数。24.(2014年四川攀枝花,24题)(4分)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最比_____;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精确到0.1%);92g乙醇中含碳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g。【答案】(1)12:3:852.2%48【解析】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为=12×2:6×1:16=12:3: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25Ar(C)2122100%=100%=52.2%Mr(CHOH)46,12292100%4846gg17.(2014年四川宜宾,17题)实验室有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军测量其溶质质量分数的操作如下: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其质量为25.5g,往其中注入一定量上述烧碱溶液,并滴入1滴酚酞溶液后,又称量锥形瓶,质量为37.5g;②取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逐滴滴入上述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液。再次称量锥形瓶,质量为51.0g请解答下列问题:(1)所取烧碱溶液的质量=g。(注:滴人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2)反应所消耗的稀硫酸质量=g。(3)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列出计算过程)(4)问题讨论:小亮做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与小军的结果有差异。于是小亮测自己实验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pH=6.2,则小亮的结果比小军的(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答案】(1)12g(2)13.5g(3)22.5%(4)偏大;滴加的稀硫酸过量【解析】(1)所取烧碱溶液的质量=37.5g-25.5g=12g;(2)反应所消耗的稀硫酸质量=51.0g-37.5g=13.5g;(3)设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为x。2NaOH+H2SO4=Na2SO4+2H2O8098X13.5g×24.5%80:98=x:(13.5g×24.5%)x=2.7g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7g/12g×100﹪=22.5﹪答: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2.5﹪。(4)反应后溶液显酸性,则加入的硫酸过量,如果根据硫酸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时,则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所以计算确定的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37.(2014年浙江杭州,37题)(6分)2013
本文标题:中考化学计算题从填空到实验应用题 没有比这更全的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39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