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技工职业技能考试 > 常用机械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常用机械的危险因素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①静止部件;②旋转部件;③内旋转咬合;④往复运动或滑动;⑤飞出物。机床运转异常状态:①温升异常;②转速异常;③振动和噪声过大;④出现撞击声;⑤输入输出参数异常;⑥机床内部缺陷砂轮机使用:①禁止侧面磨削;②不准正面操作;③不准共同操作锻压机械中易发生的伤害事故有:①机械伤-由机器、工具、或工件直接造成的刮伤、碰伤;②烫伤;③电气伤害冲压作业的危险因素:①设备结构具有的危险;②动作失控;③开关失灵;④模具的危害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①机械式;②双手按钮式;③光电式;④冲压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起重机械的安全特点:①运动部件移动范围大,易发生碰撞事故;②工作强度大,元件易磨损,工作高度和载运物件质量大;③在多尘、高温或露天作业,劳动条件差;④周期间歇式工作,电气设备工作繁重、控制要求多、环境差。木工机械的危险:①切削速度高,转动惯性大,难于制动;②手工送料,噪声大、振动大,劳动强度大,易疲劳;③没有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失灵,不熟悉机械性能和安全操作技术、或违章操作是发生伤害的原因。焊接设备:气焊与气割的主要危险是爆炸和火灾,加工过程中的产生的高温、金属熔渣飞溅、烟气、弧光。电焊有电击、弧光伤害、灼伤、爆炸和火灾等机械伤害的主要类型在机械行业中,存在主要危险和危害: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灼烫;7、火灾;8、高处坠落;9、坍塌;10、火药爆炸;11、物理性爆炸;12、化学性爆炸;13、中毒和窒息;14、其他伤害。机械零件对人产生的伤害因素有:①形状和表面性能;②相对位置;③质量和稳定性;④质量速度和加速度;⑤机械强度不够;⑥弹性元件的位能。预防对策:实现机械本质安全;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常用机械作业危险的控制一、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为特定人机界面制定的操纵程序规范,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人、机具和工件(或其他作业对象),它是以机床、施工机械或工具的结构、原理、功能和使用条件为主要根据制定的,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规范人正确地操纵机具,二是有效发挥机具的功能,三是维护机具,避免因操作不当受损。二、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为特定人机界面制定的制作程序规范,它包含与操作规程相同的三个基本要素,它是以工件(或其他作业对象)的材质、结构、性能、尺寸链和加工质量要求为主要根据制定的,其目的主要有四:一是规范人正确地实施制作工艺及程序,二是增加产量,三是提高质量,四是降低消耗。三、安全规程。安全规程是为特定人机界面制定的安全生产程序规范,它同样包含与操作规程相同的三个基本要素。制定安全规程的根据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操纵(包括保养)机具的全部过程进行危险辨识的结果,二是对制作(或加工)工件(或其他作业对象)的全过程进行危险辨识的结果。安全规程的作用有二:一是在确保职业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二是在确保执行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的前提下实现安全生产。安全规程必须具备13个要素:人、机(机器和工具)、料(原材辅料或在制品)、法(工艺和作业方法)、场(作业现场和环境)、信(图纸、各种规程、危险辨识资料、作业指令、危险标识等技术和控制信息)、能(能量或危险物质)、作业前的准备、作业中的步骤、作业后的收尾、结构性控制手段,秩序性控制手段,牵制性控制手段。四、通用机械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和安全防护罩、网的技术要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①固定;②联锁;③自动;④控制;⑤隔离;⑥可调;⑦自动调节;⑧跳闸;⑨双手控制。1.安全防护装置一般要求:①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无锐利的边缘和突缘;②足够的可*性,在寿命期内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③应与设备运转联锁,防护罩、屏、栏的材料及其运转部件的距离应符合GB/T8196-2003的规定;④光电式、感应式应设自身出现故障时的报警装置;⑤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为红色开关,易于触及。2.安全防护罩、网的技术要求:防护罩:①可能触及到的传动部件,在防护罩没闭合前不能运转;②固定式防护罩,操作人员触及不到运转中的活动部件;③防护罩与活动部件有足够的间隙,避免任何接触;④应牢固固定在设备或基础上;⑤开启式防护罩找开时或一部分失灵时,应使部件停止运动;⑥防护罩不允许带来新危险;⑦不影响操作;⑧坚固可靠,操作和维修时不需拆卸;⑨防护罩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做平台或阶梯时,应能承受1500N的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3.防护网:采用封闭结构,五、机械制造生产过程对工作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1、采光:①一般白天自然采光,阴天和夜间人工照明;②生产场所内的照明应满足《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的要求;③厂房一般照明光窗的设置:跨度大于12M时,单跨两边应有采光侧窗,宽度不应小于开间长度一半。多跨厂房相连,应有天窗,跨与跨之间不得有墙封死。车间通道照明应覆盖所有通道的90%。2、通道:包括主干道和车间通道。①厂区干道的路面要求:双向大于5M,单向大于3M。门口、危险地段需设置限速限高牌、指示牌和警示牌;②车间安全通道安全要求:汽车大于3M,电瓶车大于1.8M,手推车、三轮车大于1.5,人行道大于1M;③通道的一般要求:标记醒目,转弯处不能形成直角。路面应平整,施工应警示牌,夜间有红灯警示。3、设备布局:分为大、中小三类,长度大于12M的为大型,6-12M为中型,小于6M。①设备间距:大型≥2m,中型≥1m,小型≥0.7m.当大小同时存在时,以大计;②设备与墙、柱间距:大型≥0.9m,中型≥0.8m,小型≥0.7m;③高于2M的运输线应有牢固的防护罩(网),网格大小应能防止所输送的物件坠落至地面,低于2M的运输线起落段加设防护栏,栏高≥1.05。4、物料堆放:①生产场所应划分毛坯区,成品、半成品区,工位器具区,废物垃圾区;②生产场所的工位器具、工具、模具、夹具应放在指定部位,安全稳妥,防止坠落和倒塌伤人;③产品坏料等应限量存入;④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垛底与垛为1:2的前提下,垛高不超出2M,砂箱堆垛不超过3.5m。5、地面状态:①人行道、车行道和宽度符合要求;②深?0.2m、宽?0.1m的坑、壕、池应有可*的防护栏或盖板,夜间应有照明。③生产场所工业垃废油、废水及废物应及时清理干净;④生产场所地面应平坦,无绊脚物。六、机械安全设计:1、本质安全:①采用本质安全技术;②限制机械应力;③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④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⑤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⑥防止疏质子溶剂动和液压系统的危险;⑦预防电气危害;2、失效安全;3、定位安全;4、机器布置:①空间;②照明;③管、线布置;④维护时出入安全。
本文标题:常用机械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453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