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 自学考试专题:国际金融专业-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1第一章国际经济与贸易概述第一节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知识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概念(一)国际经济:又被称为世界经济,是指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的经济通过经济纽带联结而成的有机整体。(二)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三)国际经济与贸易通常意义上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研究对象(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阶段(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理论和学说(三)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有关政策(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与各个国家经济之间的关系三、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有关概念(一)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1.国际货物贸易国际货物贸易是指有形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际商品的贸易。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将其分为0——9类。关税合作理事会税则目录将其分为21类。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分类则更为复杂。2.国际服务贸易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将国际服务贸易的交付方式分为:商品贸易中服务的过境;货币的过境;人员的过境;信息的过境。服务贸易总协定将其分为:过境交易;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并列出了12个部门。(二)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1.总贸易体系:也称一般贸易体系,以商品通过过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总进口额和总出口额之和称为总贸易额。目前采用总贸易体系的国家有:日2本、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等。2.专门贸易体系:也称为特殊贸易体系,以商品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目前采用专门贸易体系的国家有:德国、意大利、法国等。(三)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1.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是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对外货物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该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总额之和。该货币一般是美元。2.对外贸易量:是以数量、重量、面积等计量单位表示的反映一国一定时期进出口贸易规模的经济指标,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进出口贸易指数来计算一国贸易量的变化。(四)贸易差额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五)贸易条件1.净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2.收入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引入贸易量。3.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4.双项贸易条件:在单项因素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到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六)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在一定时间内进出口贸易总额在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七)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1.直接贸易: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2.间接贸易: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货物买卖的行为。3.转口贸易: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通过第三国进行货物买卖的行为,对对第三国而言,就是转口贸易。(八)对外贸易货物结构和国际贸3易货物结构1.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某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进出口贸易总额之比。2.国际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进出口额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即与世界出口贸易额之比,以比重表示。(九)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也称为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用一国家或国家集团在该国进口、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第二节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起源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经济条件,即社会生产力的较大发展提供了可供交换的剩余货物和服务;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它使得货物和服务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交换。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二、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历史阶段(一)奴隶阶段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二)封建社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在促进发达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通过国际贸易提高利润率:降低生产成本;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带来超额利润;提高利润率。2.通过国际贸易占领国外市场。3.通过国际贸易实现社会产品。44.通过国际贸易提高劳动生产率5.通过国际贸易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自学)三、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现状(一)二战后至冷战结束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1.科学技术革命加快了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恢复和发展。2.科学技术革命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3.科学技术革命扩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4.科学技术革命加快了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二)冷战后的国际经济与贸易1.科学技术称为第一生产力2.经济全球化节奏的加快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4.世界经济格局趋向多极化5.南北关系矛盾加剧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三)当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1.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加大2.制造业开始了全面的扩张3.国际贸易和投资复苏势头强劲四、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前景(一)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稍有回落(二)新一轮国际贸易谈判呈现新的势头(三)国际贸易在知识条件下呈现出新特点:国际贸易发展动因知识化;国际贸易交易对象升级;国际贸易交易方式网络化;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两极化(四)国际资本流动将出现新的态势(五)国际石油价格未来变动趋势第三节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一、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一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的界限5广泛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产生的基础。(二)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60年代)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率先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4.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国际分工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二,国际分工的部门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三,国际分工参与国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第四,国际分工的类型发生了变化。(1)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农矿业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分工,通常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2)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工业品生产上进行的专业化与协作的分工,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3)混合型国际分工,即垂直型和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第五,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三)国际分工的特点和作用(略)二、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三)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必要条件(四)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三、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关系(一)国际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二)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6区分布(三)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四)国际分工影响国家贸易的商品结构(五)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影响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第四节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地位和作用一、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国际贸易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国际贸易对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国际分工进一步纵深发展的最为直接的媒介,是各国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二)国际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经济增长是贸易增长的前提或条件,决定了贸易增长,促进了贸易增长。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地位和作用(略)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一、重商主义兴盛于15世纪至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一)早期重商主义主要观点:防止金属货币外流,禁止货币出口。代表人物:约翰·海尔斯、斯塔福德等(二)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主要观点:允许货币输出国外,强调保持宏观的贸易顺差。代表人物:托马斯·孟、米塞尔登等二、绝对成本论主要观点:每个国家都有其生产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这种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成本就绝对低,然后彼此交换,双方都能获得绝对利益。代表人物:亚当·斯密7三、比较成本论主要观点:主张自由贸易。一国应专业化生产劳动生产率相对更高,即成本相对更低的商品,来参与国际贸易,从而获得贸易利益。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第二节新古典贸易理论一、相互需求论(一)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二)马歇尔的提供曲线二、要素禀赋论代表人物:赫克歇尔、俄林用各国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三、里昂惕夫之谜第三节新贸易理论一、技术差距论代表人物:波斯纳、哈夫鲍尔等。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代表人物:弗农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代表人物:林德尔四、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1.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理论:新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新霍特林垄断竞争模型;寡头垄断模型2.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法尔基——基尔奇考斯基模型;莎科特——萨顿模型第三章国际贸易管理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一、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和类型目的在于:保护本国产品市场;扩大对外出口,扩大本国对外开放的规模和范围;改善和优化本国产业结构,通过国际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在不损害本国主权和利益的前提下,协调与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与对外贸易具体政策。二、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8产方式形成时期,各国普遍实行保护贸易政策。18世纪至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主要以自由贸易政策为特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超保护贸易政策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自由化倾向。20世纪70年代起,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化。三、自由贸易政策理论的依据自由贸易理论开始于法国的重农主义,完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赫克歇尔、俄林。1.自由贸易可以形成有利于的国际分工2.自由可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3.自由贸易有利于加强竞争,打破垄断,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四、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一)重商主义(二)汉密尔顿的关税保护论(三)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四)凯尔斯保护贸易理论五、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一)实现贸易自由化是国际贸易政策的总趋势(二)管理贸易政策成为西方国家的主要贸易政策(三)国际协调在制定、实施国际贸易政策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第二节关税措施一、关税概述(一)概念关税是进出口商经过一国关镜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税。(二)关税的特点1.关税是一种间接税。2.关税的税收主体和客体是进出口商人和进出口货物。3.关税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94.关税可起到调节进出口贸易的作用:许多国家痛过制订和调整关税税率来调节进出口贸易。在出口方面,通过低税、免税和退税来鼓励商品出口;在进口方面,通过税率的高低、减免来调节商品的进口。二、关税的种类(一)按照征收的对象或商品流向,关税可分为进口税与出口税与过境税(二)按征税的目的,关税可分为财政关税与保护关税(三)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关税可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与普遍优惠制进口附加税包括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注意:不得因抵消倾销或出口补贴,而同时对它既征收反倾销税又征收反补贴税。三、关税的基本分类与关税征收(一)税率的基本分类普遍税率;最惠国税率;普惠制税率(二)关税的征收标准从量税;从价税;复合税;选择税(三)海关税则和通关手续海关税则有单式税则,复式税则;自主税则,协定税则。第三节非关税措施一、非关税壁垒作用的加强1.项目日益繁杂2.适用的商品范围日益扩大3.歧视性、报复性日益加深二、非关税壁垒的作用特点1.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2.比关税壁垒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3.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三、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一)配额限制: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二)金融控制:外汇控制预先进10口存款制、利
本文标题:自学考试专题:国际金融专业-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47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