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21年度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十篇
2021年度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十篇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一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会枝荣。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堡垒,《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作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总指挥”,给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给出了方法,更使我们看到了基层党建固本培元的重要性,提升了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通过认真学习《条例》,结合协助做的支部党建工作,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向各位领导同事汇报:一、学习贯彻条例,着力在抓重点、带全局上下功夫通过学习,我认为《条例》在四个方面发挥了抓手作用。一是强化组织选任工作的重要抓手。《条例》对国有企业党组织设置情况提出了明确要求。尤其是,第六条中明确规定“党委委员一般应当有3年以上党龄”、“党支部书记一般应当有1年以上党龄”,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当前组织工作中可能存在“火线入党”等问题,同时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工作。二是做好监督工作的重要抓手。“群雁高飞头雁领”,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必须紧紧抓住党支部书记这个“突破点”。那么结合纪检监察组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更要抓住这个“关键少数”。三是开展党组织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条例第二十二条中规定“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组织活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等形式,引导党员创先争优、攻坚克难,争当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服务群众的先锋。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应以党支部、党小组为单元,鼓励创新,激发活力。四是丰富政治建设内容的重要抓手。第二十五条、二十七条中明确将企业文化、党建带群建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旗帜引领航向,文化凝聚人心,要不断强化价值引领,提升文化管理和宣贯水平。二、学习贯彻条例,着力在抓亮点、创品牌上下功夫结合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具体工作特点,要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就要理顺工作机制、激活组织生活、建强带头人队伍、强化工作保障。一是切实抓好学习。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谋划工作,切实将“党的全面领导”的最高政治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学习方式方法上持续创新,发挥各自专长开展研讨。纪检监察组带头学,各省级公司纪委跟进学,能够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引领示范作用。二是着眼提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周恩来同志曾提醒,“所谓支部生活,并不是仅仅开会听政治报告、交纳党费就算完事,最要紧的是讨论当地的政治问题、工作问题”。从践行群众路线到倡导“三严三实”,从推动“两学一做”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系列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举措,展示出党对不同时代命题的深刻把握、对不同阶段任务的深邃思考。作为政治机关,我们更要主动将党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融合,推进基层党建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手段创新,切实将党支部政治功能的发挥融入“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各环节。三是关心关爱党员。高效落实谈心谈话工作,凝心聚力。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关爱党员,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在重要节日、纪念日等走访慰问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经常联系关心老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家庭,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三、学习贯彻条例,着力在强素质、转作风上下功夫作为一名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要做到“三个提高”。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将讲政治摆在第一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成事多想政治效果,持续强化“四个意识”,把“两个维护”作为监督执纪的纲和魂,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根本政治任务,任何时候都不模糊、不动摇、不放松。二是要提高政治能力。忠诚干净担当是对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忠诚是结果。忠诚需要口号,更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要实干,就必须要有坚实的的本领。《条例》第五章党员队伍建设中明确提出要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我们要以此为纲,有重点的抓学习。担当是行动,是忠诚的诠释和体现。在工作中要勇于担责、敢于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三是要提高政治定力。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筑牢拒腐防变堤坝,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滴水穿石的毅力、铁杵磨针的韧劲,持之以恒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同时守好底线,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二各位领导、同事好,刚刚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摘编,学习了xx、xx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观看了“打造铁军”纪录片,我有很深的触动,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xx严重违纪违法案例让人触目惊心,通报中将其归纳为五个鉴戒:毫无信仰、政治投机;当面是人、背后是鬼;蝇营狗苟、织网自缚;滥权妄为、执纪违纪;破明规矩、行潜规则。通报措辞严厉,令人警醒。而日常工作中,办公室承担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的职责,近两年也发现了一些我们系统内部纪检干部执纪违纪的行为,有的是故意为之,有的是疏忽大意,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在监督执纪上下功夫,又要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同时我们也看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首次设立纪律检查机构以来,无数纪检干部在推进反腐败工作和党的作风建设过程中,前仆后继,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诠释了永不褪色的党性。很多选择都在一念之间,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尤其是一名年轻纪检监察干部,我认为要做到“四个坚决”。一要坚决坚守党性原则。从事监督工作的同志是党的纪律规矩的守门员,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党性原则,坚决做到“两个维护”。xx和xx都是在年轻时候出现了“思想滑坡”而不自知,从而在深渊中越陷越深。我们要持续加强学习,不断修正、纠偏,切实把对党忠诚体现到履职、修身全过程,牢记初心使命,为党分忧、为党尽责、忠于职守、保持本色。坚持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用实际行动捍卫党的纪律规矩,带头坚守共产党人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二要坚决增强斗争本领。斗争性强是监督工作的突出特点,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是监督工作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xx年秋季学期中青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要做好监督工作,既要和自己作斗争,坚决清除消极腐化的想法,纠正形式主义的作风;又要和违规违纪违法问题作斗争,敢于抵制、勇于查处,形成教育、警示、震慑效应。在思想上时刻绷紧斗争这根弦,坚定斗争意志、把准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三要坚决提高专业能力。持续深化三转过程中,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知识储备不足、能力不适应等问题日益显现,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我们既要加强自身学习,又要全面加强纪检队伍的教育培训。xx年上半年共培训干部298名,促使全集团纪检干部不断拓宽眼界、更新观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特别是熟练掌握党内政策法规和有关法律知识,抓紧提高急需的业务能力,做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四要坚决做到自身清正。监督别人的人首先自身要正,只有自身正、自身硬,监督起来才有底气。徙木立信,风劲扬帆。纪检监察干部要公道正派地做好工作,不掺私货、不徇私情,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要守住清正廉洁底线,以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决不拿原则做交易,决不能越雷池半步,做讲规矩、守纪律的模范。做好监督工作的前提是做好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这对监督者的思想境界、品质意志和责任担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愿我们每个人都以奋斗不忘初心,以担当不辱使命,以实干不负重托。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三习近平总书记提纲挈领地指出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为我们充分学习理解民法典提供了思想指引。在此,我结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关于《民法典《草案》》的说明,以及王利明、王轶、李永军等民法学家的解读文章,从民法典的时代背景、体系创新入手,简要汇报下对编纂颁布民法典的意义的理解。一、民法典的时代背景(一)编纂颁布民法典,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形态基本定型xx副委员长在《民法典《草案》》说明中指出,“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但都由于社会转型和理论准备不足等多种原因,始终未能形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法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变革的方向。法律作为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性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对经济和社会运行的规范和引导,归根到底必须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判断民法典编纂条件是否成熟,一是要看经济和社会形态是否定型;二是看民事纠纷和利益冲突是否能用一部法大致解决;三是看民事法律理论准备是否充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同时,经过多年来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民事司法实践经验丰富,民事法律服务取得显著进步,民法理论研究也达到较高水平,全社会民事法治观念普遍增强,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制度基础、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法典应运而生,是历史逻辑的发展使然。(二)编纂颁布民法典,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积极地为当下经济基础服务,促进当下经济基础的巩固、发展。所以在经济基础飞跃提升的前提下,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具有明显成效的阶段目标。民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系统总结我国民事法律规范成果和实践经验,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不仅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也将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提供基础性法律保障,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二、民法典的体系创新《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一)民法典的体系特色1.就内部体系而言,民法典依照的是“总——分”结构,从总体看,形成了由总则、物权、合同等构成的完整体系。从分编看,各分编在一定的价值和原则指引下形成了由概念、规则、制度构成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整体,实现了形式一致性、内容完备性以及逻辑自足性。所以我们学习民法典时会发现,人格权编、物权编、合同编、婚姻家庭编等自成体系又密切联系。2.就外部体系而言,民法典的颁布有效衔接了民法典和单行法,有利于消除民法典与单行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例如,我国《合同法》第51条关于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规则就曾与《物权法》第106条关于善意取得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民
本文标题:2021年度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十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48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