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管理学概论和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学概论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叶盛广州医学院教务处办公室16-407/办公电话:81340314邮箱gyzgk@126.com课件下载本部分是本课程的导论部分。本章的学习目的是掌握管理的含义、特征,管理的职能、性质,了解管理的产生、中西方管理思想的传统与发展等,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学概论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职能3、管理的实质第二节管理理论的发展1、中国管理思想的传统与发展2、西方传统管理思想3、西方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第一节管理学概论一、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产生★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产生的历史可能已超过6000年。世界著名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和至今仍灌溉着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它们宏伟的建设规模都是人类管理和组织能力的见证。★管理存在于一切领域、一切部门和一切组织之中。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班组、一个商店,无一不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二)管理的定义在西方,由于众多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对管理含义的认识也不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赫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部过程”亨利·法约尔: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或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我们普遍认为: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等环节来对组织内的各种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进行优化配置和协调,以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客体是组织内的各种资源管理的实质是协调管理的手段或措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三)管理的特性目的性组织性人本性创新性科学性艺术性二、管理的职能(一)较具代表性的观点:亨利·法约尔:计划(Plan)、组织(Organize)、指挥(Command)、协调(Coordinate)和控制(Control),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五职能说”。古利克和厄威克(1937):计划(Plan)、组织(Organizing)、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ng)和预算(Budgeting),即POSDCRB。孔茨(1955):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罗宾斯(常见的提法):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我国周三多教授: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二)管理四项基本职能1、计划:指在一定时间内,对组织预期目标和行动方案所做出的选择和具体安排。2、组织: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的特点和原则,通过组织设计,构建有效的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种管理资源并使之有效运行,以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3、领导:指在组织确立之后、各级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影响力,指导和影响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的过程与艺术。4、控制:指为了确保系统按预期目标运作,对其发展过程不断地调整和施加影响的过程。三、管理的实质(一)管理工作不同于作业工作两者关系:共存于同一组织中,确保组织目标的圆满完成。两者不同:1、作业工作是指在组织中专门从事某项具体生产业务活动和专门技术工作的人员所进行的工作、他们大多位于一线,直接从事生产与技术工作。2、管理工作则是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通过他人并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去完成组织的目标和任务。在通常的情况下,管理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主要用于包括计划安排、组织与领导以及检查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方面。(二)管理工作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工作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同其他科学一样,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是大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升华,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从事管理活动的科学手段与方法,对从事任何管理工作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管理工作者都要认真地学习它,掌握它的本质。管理也是一种艺术,即由管理工作者发挥和创造的一种特有的诸如决策、指挥、协调、沟通、激励和控制等方面的艺术。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和相互补充的。(三)“管理”与“领导”1、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下属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活动。由此可见,领导只是管理的一个部分。管理是一个比领导更为广泛的概念,它还包括着领导以外的其它职能。2、在活动的对象上,领导的对象只能是人。领导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而管理的对象既可能是人,也可能是财或物。3、从活动的主体看,管理活动有高层、中层、基层之分,领导者主要负责高层的或中层的管理。而管理者还负有一些最基层管理的责任,他们主要由专家、技术人员担任。4、在活动内容方面,领导者是决策者,领导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组织大政方针的制定和活动目标的确定,领导者一般不应过多过问细节。而管理活动则不同,管理活动还负责对领导者制定的方针和目标加以贯彻和落实。因此细节不容忽视。第二节管理理论的发展一、中国管理思想的传统与发展(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1、“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孙子兵法》提到“人情之理,不可不察”荀子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2、“正人必先正己”的管理思想最佳的管理行为都应是以双向约束为基本要求的,不仅约束他人行为使之端正,同时也使自己的行为得以规范。3、富有辩证法思想的“经权观”管理思想“经”指“变中不易的常理”,“权”指“应变的权宜”,这种经权观要求“执经达权”,同时要求“通权达变”,即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势而随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4、经世实用的战略管理思想在《孙子兵法》中,孙子着重指出了战略谋划的重要性。他强调事前必须周密分析条件,充分考虑“道”、“天”、“地”、“将”、“法”这“五事”,做到“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在“五事”的基础上,还要探求和对比敌我双方的强弱优劣,称为“七计”。5、“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管理思想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灵魂是和谐观。它以追求管理系统的协调、和谐、稳定为目标,在生产管理上实现“天人合一”;在社会管理上实现“天下一家”;在人事管理上实现“知行合一”和“情理合一”。较具代表性的著作:《老子》:主要体现了管理者的权变谋略和在管理过程中的境界、素质及管理原则的思想;《孙子兵法》:主要体现了管理者在人事、决策、环境、组织等方面的战略思想;《韩非子》:主要体现了管理者的统御谋略思想;《论语》、《孟子》、《荀子》:主要体现了管理者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谋略思想;《三国演义》:主要体现了管理者的创造性管理思维;《红楼梦》:主要体现了管理者以法治家的时效管理思想《九章算术》:则是我国古代培训管理人员及供他们日常应用的手册,其中三分之二的题目可与财政或工程官员职能相对应,堪称两千年前世界管理数学之最。(二)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一阶段是传统文化时期形成的泛化的管理思想阶段。第二阶段是民族工业产生时期形成的思想。第三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管理思想。这个阶段的管理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现代大工业生产管理方式的复合体。第四阶段改革开放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转变时期,各种思想、观念、方法交汇在一起,形成管理思想混沌变迁的壮观图景。第五阶段是管理模式形成时期。这个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管理学说、管理体系开始出现,并将于21世纪初拉开管理模式蓬勃发展的历史帷幕。二、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一)早期管理思想背景: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开始进行产业革命。这场革命使以手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向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过渡。产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而且也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思想上的革命,使西方管理理论得以萌芽产生。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罗伯特·欧文、查尔斯·巴贝奇。特点:在这一阶段,西方管理理论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主要特点在于管理主要凭个人经验,靠饥饿政策迫使工人工作。但是,在管理思想、生产管理、工资奖励、成本核算、人事管理、领导方式、组织结构等方面,特别是在劳动组织问题上,对于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二)古典管理理论基本观点:管理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经验,更重要地是要依据科学的方法来管理活动和组织。代表人物:“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官僚组织理论科学管理之父----费雷德里克·泰罗管理要走向科学劳资双方的心理革命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这就要求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为此,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的四项原则和一些管理制度。许多人认为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而泰勒认为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只有雇主和雇员双方互相协作,才会达到较高的绩效水平。时间研究动作研究例外管理标准化程序化计件制管理职业化费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原理(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现代管理之父——法约尔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历程均有着深刻的影响。法约尔的卓越贡献在于对管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3项革命性内容:第一,提出了管理的普遍性原则。第二,提出了适合于人类的一切组织的管理职能论,它不仅适合于公私企业,也适用于军政机关和宗教组织等。第三,在学院和大学开设管理课程的思想主要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亨利·法约尔(1841~1925)一般管理理论1、经营六职能。2、管理五因素。3、十四条管理原则。组织理论之父——韦伯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古典管理理论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的理论大师之一,被尊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历史学和宗教学等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在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官僚组织结构理论”,或称“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这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马克斯·韦伯(1864-1920)行政组织理论(1)明确分工(2)权力体系(3)规范录用(4)管理职业化(5)公私有别(6)遵守规则和纪律古典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研究重点:如何提高效率–泰勒注重于工人劳动效率和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标准化和例外管理等。–法约尔着眼于管理效率的提高——管理的五大职能和管理十四条原则。–韦伯注重组织整体效率提高——官僚组织主张用科学代替经验–形成了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和基本管理原则。–提出了从技术上而言效率最高的组织结构形式。管理专业化、职业化–主张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分离。–主张进行专门的管理专业教育。–主张管理工作应该职业化。(三)行为科学阶段基本观点:人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其劳动生产率受到社会的、心理的和群体的因素的影响。代表人物:梅奥——人际关系学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麦克雷戈——X理论和Y理论梅奥的“霍桑试验”:该实验在芝加哥的西屋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里进行,历时8年,设计了四个阶段的实验:第一阶段是工场照明实验,研究照明强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第二阶段是继电器装配测试室实验,考察工资报酬、工作日和工作周的长度、工间休息对生产率的影响;第三阶段是访谈实验,在全厂范围内开展征询职工意见、与职工进行交谈的实验;第四阶段是接线板小组观察实验,实验计件工资对生产率的影响。霍桑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企业中物质条件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改善工
本文标题:管理学概论和管理理论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5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