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乡2021年农牧民增收计划
某某乡2021年农牧民增收计划按照县委、政府主要领导要求,我乡深入研究分析辖区农牧民群众收入构成,紧扣巩固脱贫摘帽成果、维护农牧区和谐稳定目标任务,计划紧紧围绕牧业增收、项目建设增收、创业就业培训、旅游带动增收、壮大特色产业、惠民政策固本等六个方面增收举措,结合我乡实际,调整优化收入结构,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现报告如下:一、牧业增收方面一是积极保护草场,提高牲畜出栏率,加强科学培训指导力度,提高幼崽存活率;二是进一步加强虫草、贝母等资源监管保护,做好虫草采集人员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服务,今年虫草、贝母等农业经济附加值较高的自然资源采集力争带动某名以上群众实现增收。二、项目建设增收方面在全乡“环形路升级改造工程”、“某某村至某某道路建设项目”、“防洪提建设项目”鼓励农牧民群众就近就便投工投劳。三、创业就业培训方面一是继续配合县相关部门加大牧业、加工业培训力度,依托“科技致富”的发展理念,通过培训、实践指导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第一产业的科技含量、第三产业的服务质量。计划组织300人以上参加各类培训;二是在某某村、某某村、某某三个进行“送培入村”厨师培训基础上,让农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培训,提高“双创能力”。四、旅游带动增收方面某某乡有着独厚的天然风光资源(多点)贯穿全境,气候宜居、环境宜人,也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曲卓、民俗)和历史文化(朗久),实施旅游业开发、打造旅游品牌,符合某某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纯农牧区,畜牧业支撑不了当地发展需求)、符合某某的规划需求。一是加快旅游规划。把握信息、休闲、消费时代特征,充分利用某某独特的风光资源和人文地理资源优势,加快规划开发旅游产业,为某某旅游城建设打开通道,通过续而有力的旅游产业开发建设,形成别俱一色的旅游产业,为某某的经济发展树起有效有力的支柱。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对外开放”原则,依托边境小康村规划建设、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基础设施改善和旅游开发的先决条件,在积极扶持当地特色本土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资金动力和先进技术,有效把招商引资作为旅游城建设发展的“助推器”;三是同时根据某某本地老兵回忆和叙述,搜集朗久事件起因和结果,证实1962年自卫反击战历史,为打造红色旅游奠定基础。五、壮大特色产业增收方面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动形成多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坚持规模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方向,促进农牧民增收。一是继续壮大“西藏山南隆子县圣地天然藏香加工”合作社、竹器编织项目等成型产业,同时积极发展藏白酒、高山茶园等立项产业,在2020年带动增收的基础上,继续带动增收;二是加强销售促进增收,积极利用各地物交会帮助特色产业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合作社和农牧民群众收入。六、惠民政策固本方面一是边民补助发放方面,继续规范一线边民、非一线边民认定程序,制定有效措施,认真核实享受边民补助人员资格的准确性,及时做好政策宣传、统计、公开等工作,确保不存在漏报、瞒报、多报等现象;二是切实落实固边富民政策,确保补助落实到户、到人;三是各类惠民政策补贴方面,确保农牧民群众应得的各类补贴和项目补助资金必须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及时足额发放给农牧民;四是帮扶基金,鼓励结对帮扶人员及单位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做到扶贫帮困与培育亮点相结合,发挥结对帮扶对增收工作的推进作用;五是积极开展以“五共五固”结对共建为代表的一批帮扶共建项目,为村集体和农牧民增收提供新渠道。尽管增收计划充分考虑到了牧业、手工业、工商业、服务业等发展需要,但受限于农牧民群众增收能力不足、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农畜产品商品转化率低、技术推广体系不去健全等原因,难免有未尽之处,望县相关部门制定增收计划及我乡争取增收项目时给予适当政策倾斜,以更好地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努力提高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文标题:乡2021年农牧民增收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593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