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经济管理学基础第5章会计概述本章要点﹡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核算方法案例阅读关于会计的对话在我们开始学习会计的一些基本知识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关于会计含义的对话:甲、乙、丙、丁是四个好伙伴,有一次在一起聚会,一通天南海北之后,聊起了什么是会计这一话题,四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甲:什么是会计?这还不简单,会计就是指一个人,比如,我们公司的刘会计,是我们公司的会计人员,这里会计不是人是什么?乙:不对,会计不是指人,会计是指一项工作,比如我们常常这样问一个人,你在公司做什么?他说,我在公司当会计,这里会计当然是指会计工作了。丙:会计不是指一项工作,也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一个部门,一个机构,即会计机构,你们看,每个公司都有一个会计部,或者会计处什么的,这里会计就是指会计部门,显然是一个机构。丁:你们都错了,会计既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项工作,更不是指一个机构,而是指一门学科,我弟弟就是在湖南大学学会计的,他当然是去学一门学科或科学。结果,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亲爱的朋友,如果让你来谈谈什么是会计的问题,你会怎么说呢?第一节会计的含义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既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也为内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一个生成和提供财务信息并用于管理的系统。会计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会计是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由单式簿记发展为复式簿记,会计方法也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会计的方法的发展,使会计与经济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经济管理必不好少的一部分。会计产生于西周,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会计的萌芽—结绳记事、刻木记数。(是生产的附带部分)﹡西周出现了“会计”一词,“零星算之为计,总全算之为会”。(形成独立职能)﹡宋朝,“四柱清册”用,使我国中式会计达到比较科学、完善的地步。﹡明、清,出现了“门账”“地合账”这是我国最早的复式记账形式。﹡到十五世纪末叶,在意大利产生了借贷复式记账法。意大利数学家巴却里所著的《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系统地论述了复式记账原里及其运用。﹡1985年5月一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3年7月一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使人国的会计工作与国际接轨。二、会计的内容和会计的特点(一)会计的内容会计的内容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会计报表分析)。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都须以会计核算为前提和基础,因此,会计核算是会计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基础。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和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活动的全过程。会计的具体内容1.会计按使用单位分为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是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事业单位会计的只要内容是各类收入、支出和结余核算。企业会计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所筹借到的资本金和借入资金及其所形成的资产,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经营收入及其费用、成本,以及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最终经营损益。2.会计按服务对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记账,核算资金、费用和损益,财务会计主要为外部使用者提供信息。又称为外报会计。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是经济预测、决策分析、全面预算、责任会计和成本控制,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服务,又称内报会计。会计的具体内容的抽象称为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社会再生产过程汇总的资金运动。(二)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经济核算过程中,通常使用三种量度;劳动量度、实物量度和货币量度。劳动量度以时间(如小时)为单位计算劳动消耗量;实物量度以数字(如米、千克等)来计量财产物资的数量;货币量度以货币(如人民币;元)来计算反映经济业务的过程和结果。2.采用复式记账法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也便于核对账簿记录是否正确。3.必须以合法的原则凭证作为核算依据只有合法有原始凭证为依据,才能取得真实可靠的经济信息。三.会计的职能会计职能是会计应发挥的作用,或它应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两项,即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1.会计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等单位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的记录、计算和报告。会计核算的内容是会计对象要素,具体表现为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经济业务。它包括;(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5)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会计核算要求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会计核算是一个过程,在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后,要填写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基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根据会计账簿的有关资历料编制会计报表。2.会计监督职能会计监督是依据监督标准,对企业、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的指导、控制和检查。会计监督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在企业为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和收回资金。会计对资金运动的监督主要表现在;①监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②监督财务收支的合法性;③监督蓊共财产的完整性。会计监督要依据会计监督的标准,负括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和计划;企业、事业等单位的制度、计划和定额。会计监督也是一个过程,包括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会计的标准四.会计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要理解会计目标,就必须明确;①哪些人期望达到结果;②期望达到什么样的结果;③如何达到这样的结果?即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①向谁提供会计信息?②提供哪些会计信息?③如何提供会计信息?(一)向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个人或群体提供1.投资历者(包括股东或潜在的投资者)。利用会计信息作为评价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和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他们需要的信息包括;管理者是否实现了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的获利能力、盈利分配政策如何,投资回报有多大;资本是否保值、增值;是否应该对企业投入更多资金或中途、抽回投资,等等。2.债权人(包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利用会计信息作为贷款决策的依据。他们需要的会计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实力、偿债能力如何;负债比率高低;贷款的风险及风险程度的高低等。3.财税部门。利用会计信息,了解企业获利和国家规定的纳税法定义务是否履行;是否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向政府法定机构提供的各种有关报告是否正确等等。(二)向企业管理者提供作为筹资、投资、生产、营销等决策的依据;同时,也为了解整个生产经营业绩提供信息。(三)向其他用户(包括职工、顾客等)提供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经营方向是否正确,以保证稳定的工作;企业福利的待遇有何动;企业的工资待遇如体等等。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企业会计应满足上述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提供他们所需的会计信息,这也就是会计应努力达到的目标。因此,会计目标是指向企业管理者和外界有关方面提供经济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根据我国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作了明确规定:“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的需要”。这可具体归纳为以下三点:⑴满足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⑵满足投资者等进行决策的需要;⑶满足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五.会计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对象是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企业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经过供、产、销三个过程,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形态、生产资金形态、成品资金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叫做资金循环;资金周而复始、连续不断地循环叫做资金周转。六.会计的含义经过以上对会计的产生、职能、特点等方面的讨论后,便好清晰地了解会计的含义;会计是经营管理的组织部分,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们的方法,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是指组织正常会计核算工作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正如在交通规则中,为了保证交通秩序,要求来往行人与车辆等都必须靠右行驶一样,会计面对的是一个现实的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要使会计核算工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必须对会计工作提出一定的前提条件,即作出某些假设,从而使会计工作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比较理想的环境中。《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假设分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四个内容。1.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首先要明确其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为谁记账。会计主体假设是指假设会计所核算的是一个特定的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尽管现代企业归投资者所有,但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包括该企业投资者或债权人经济活动,或其他单位的经营活动。一般地,经济上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企业、公司、事业单位等都是会计主体。甚至只要有必要,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典型的会计主体是经营性企业。应注意,会计主体与经济上的法人不是同一概念,一般,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如独资及合伙企业。如甲、乙、丙等人准备成立A公司,这家特定的A公司就成为了一个会计核算的主体,只有以A公司的名义发生的有关活动,如购进原材料、支出生产工人的工资、销售产品等,才是A公司会计核算的范围,而作为该A公司投资者的甲、乙、丙等人的有关经济活动则不是该A公司会计核算的内容,向A公司提供材料的另一些公司的经济活动,也不是A公司的核算范围,还有借钱给A公司的银行的财务活动也不是A公司的核算范围。这样,作为A公司的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就界定为A公司,即只核算以A公司名义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从而就严格地把A公司与A公司的投资者、借钱给A公司的银行以及与A公司发生或未发生经济往来的其他公司区别开来。另外的公司就是另外一个会计主体了。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假设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永远地进行下去,即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会倒闭。这虽然是一假设,但基本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也有利于企业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样的假定,不仅会计核算无法保持其稳定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也无法正常进行。例如,企业以15万元购进了一台设备,预计可用5年,每年可为企业带来收入4万元。按持续经营假设,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长期进行下去,即在可以预见的5年内不会破产。因此,这投入的15万元可分5年收回,每年承担3万元,因而,该设备每年可赚1万元。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假定,则会计核算就无法正常进行了。如设想企业可能4年后破产,则该设备必须在4年内收回,每年需承担3.75万元。这样,每年就只有0.25万元的利润了;而企业也可能只能正常经营3年,则每年要承担5万元,这样,每年亏损1万元。注意,我们这里没有考虑企业破产后设备还能变卖的价值。可见,如果没有持续经营这一假定,会计就没有确定的时间范围,就无法进行核算。同样,也就无法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如采购材料,产品的各项投资等都不能正常进行。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明确了时间范围,从而使会计核算有一个稳定的基础。应当指出,如果企业真的破产了,即破坏了该假定,我们可用破产会计方法对其进行核算。但这已不是正常的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了。3.会计分期会计核算的基本任务是向有关方面提供信息,而企业盈亏等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按持续经营假定,企业的正常生产将无定期地进行下去,要绝对正确地核算盈亏,理论上应当从企业成立开始经营起,到企业终止结束经营止,将企业存续期间全部收支相抵才能确定盈亏,如果真的这样,会计信息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因此,为了及时提供企业生产经营信息,我们假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可以人为地分割为
本文标题:经济管理学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6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