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福建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4篇
福建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汇编4篇篇一:读懂习近平总书记福建之行的“为民情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福建考察调研,先后来到武夷山、沙县、福州等地考察,从以绿水青山换得百姓幸福感到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从茶园里蕴藏的产业致富经到让沙县小吃产业继续引领风骚,无不彰显出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作为身处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党员干部,应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从总书记福建之行中读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民情怀,在干事创业中不断带给人民群众“福音”、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实现人民群众“福愿”。突出民心导向,在完善惠民政策中带给人民群众“福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所向,政之所往。党和国家每一项政策的制定施行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制定落实政策要突出民意导向,全方位、广覆盖深入群众调查民情、听取民意、掌握民心,确保人民群众的愿望、诉求得到尊重、保障,意见、建议得到肯定和采纳,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吸纳到政策的制定和推进落实中来,让人民群众从政府工作报告中、脱贫成效中、公共服务建设中、医保制度改革中感受到党和国家为民利民政策的温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支持率和幸福指数。突出问题导向,在保持实干奋斗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疑乃思之始,问乃学之端。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一切事物都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问题本身就是因条件不具备或因忽略而未解决的矛盾,影响或阻碍着事物的向前发展。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领域中关于住房、养老、教育、医疗等问题都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要有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敏锐性,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使民生事业发展更稳、更快、更强;要有面对问题的勇气、信心和决心,遇到问题不躲避、不掩盖,坚决整改、一抓到底,以整改问题的成效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要有举一反三、着眼长远的谋识,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建立完善防范问题的长效机制,在实干奋斗中破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突出创新导向,在坚持与时俱进中实现人民群众“福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日益强烈,唯有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开拓、锐意进取,才能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创造顺应民意符合人民期盼的美好生活。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依靠创新走到现在,也必将依靠创新赢得未来。民生工程是一项关系国运的重大工程,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增进人民福祉涉及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制度创新等众多领域和关键环节,不可避免遇到“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唯有创新求变、大胆求证,才能制定更多顺民心的政策,创造更多遂民愿的实绩。篇2:从习近平“最好的年华”中悟为官之道习近平总书记于3月22日赴福建考察调研。到福州时,他与市民亲切交流,深情说道:“我在福州工作了六七年,37岁到这里,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有很多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经历了近17年半的探索和实践,期间福建的发展也记录着他“最好的年华”,当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今日治国理政的重要源头活水,对于今天奔赴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来说同样受益匪浅。当代基层干部应学会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经验中领悟为官之道,汲取营养,茁壮成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为官当有为民情怀。党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同志在福州时就大力倡导“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一路走来,一直在心中耕植深厚的为民情怀,备受中国人民的敬仰和爱戴。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要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当做奋斗目标,始终心系百姓,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若脱离了群众,则如断了根的树木,失去了为官的信念,也无法继续成长。“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要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为官当有务实精神。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曾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6年,他关心学校建设,不当挂名校领导,高效率高质量地解决具体问题,体现了“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基层业务繁、程序多,党员干部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要善于搭“便利梯”、不要设“阻拦槛”,发挥“云”优势,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工作不拖沓、不推诿,将群众的所需所想落实到地,以务实精神回应群众的期待,在一次次的真诚实干中筑牢群众信任的根基。“廉者,政之本也。”为官当有清廉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党员干部:“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他在福建工作期间为人正派清廉,多次牵头制定关于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并亲身示范,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基层干部要认识到所贪之物皆为创造百姓福祉的本金,所腐之处皆因滥用谋求百姓利益的权力。若想百姓带笑颜,当知自身需清廉。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挡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不忘来时路,不负群众心。要清白为官、干净做事、老实做人,永葆公仆本色,彰显廉洁亮色!基层干部应在自己最好的年华里为民、务实、清廉,书写无愧于人民、不辜负初心的答卷。篇3:在“十四五”开局之年,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福建考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福建人民的亲切关怀、对福建发展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精神内涵丰富、要求明确,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按照省政协党组及台盟界别小组学习安排,我通过党媒党刊、学习强国平台等,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福建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和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体会如下:一是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不论是在南平考察生态茶园,还是赴三明沙县总医院了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亦或是到福州福光有限公司参观,所到之处,所谈之事,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情怀,诠释着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同心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政治自觉。二是进一步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台湾同胞的深情厚谊。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海峡两岸发展,心系台湾同胞的深厚情谊,为我们立足新时代、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推进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中勇当先锋,在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中担当有为,以实际行动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添砖加瓦。三是进一步明确参政履职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提出的“四个更大”新要求、“一个福建篇章”总目标和四项重点任务,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需要我们全面、准确、系统地加以学习领会,悉心感悟、用心思考,进一步找准参政履职的着力点和结合点,踏踏实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要求转化为参政履职实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我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省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把学习所感所悟融入参政履职实践中:首先,深入实际学、以党为师学。引导盟员和所联系台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深化思想引领,学思践行笃行,进一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其次,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提出的“四个更大”新要求、“一个福建篇章”总目标和四项重点任务,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生态省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以高质量调研提高建言资政水平,以务实的参政履职成效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力量。第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重要指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对台大政方针,发挥台盟的优势,不断加大惠台利民政策宣传力度,继续打造好“海峡论坛•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茶文化研习营”等对台交流品牌,多行助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之举,在打造台胞台企第一家园中发挥作用、展示作为。篇4:用“文房四宝”书生意气涵养中华文化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首站来到武夷山,这里是朱熹生活、著书、讲学的地方,是中华文化的发扬之所。习近平总书记首站来到武夷山朱熹园,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笔者认为要用“文房四宝”的书生意气去涵养中华文化。书生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呼,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更为深刻,他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会更为深入,他们有着书生意气,是中华文化的起源、传承和发扬人。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伴随着书生意气发展至今,人人都浸染在书生意气当中,沾染了书生的文化底蕴。用一支“妙笔”书写“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书生意气,做中华文化的担当人。“文房四宝”,笔是主角,画龙点睛、妙笔生花离不开笔在其中的担当作为。中华民族自古就是“自强不息”的,文人墨客多在笔下写着自强不息的诗词,无论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雄心壮志,还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壮史诗,亦或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暮年志气,都是自强不息的鲜活代名词。我们需要“自强不息”的书生意气。有志气才能有发展,在文化的发展中,我们要做中华文化的担当人,努力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发自内心地认可中华文化,壮大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丰富文化的内容形式,把中华文化打造成屹立在东方之巅的瑰宝,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用一块“浓墨”磨出“勤劳勇敢”家国情怀的书生意气,做中华文化的继承人。书画就是墨迹的显现,是一笔笔墨在书画上的留存。一块“浓墨”无疑是勤劳勇敢的,它总是在那儿转啊转,成为墨水后又在纸上不停舞动,没有歇时。中华民族自古是“勤劳勇敢”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道尽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说尽了中华民族的勇敢。在新时代,“勤劳勇敢”的书生意气没有过时。是家和国的体现。家和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我们要做中华的继承人,继承家国情怀,努力以“勤劳勇敢”的精神,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将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下来,让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依然大放光彩。用一张“宣纸”容纳“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书生意气,做中华文化的发扬人。纸是书画的载体,待写的宣纸等待现代人去填满。中华民族自古是“与时俱进”的,朱熹有一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恰恰体现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才能带来生机活力这一哲学思想。中华文化需要“与时俱进”的书生意气。继承与发扬是互相联系的,在继承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做中华文化的发扬人,要加强中华文化的宣传力度,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带给所有人;要发挥中华文化的兼容性和包容性,取精粹去糟粕,不断丰富中华文化内容;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从大事好事出发,总结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赋予民族精神新内涵。用一方“厚砚”奠基“百折不挠”历久弥坚的书生意气,做中华文化的保护人。砚台是磨墨之处,承受着疼痛与辛苦,却是百折不挠的,越是古砚磨出的墨越是柔和均匀。中华民族自古是“百折不挠”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诗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中华文化需要“百折不挠”的书生意气。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会受到许多磨难,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传承至今没有中断,这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所带来的。我们要做中华文化的保护人,要构建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体制,继承并发扬好传统文化,走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道路,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让中华文化历久弥坚。
本文标题:福建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72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