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在全省人大工作研讨交流会上的讲话
陈震宁同志在全省人大工作研讨交流会上的讲话(2018年9月6日,根据录音整理)同志们:本届人大首次工作研讨交流会马上就要结束了,两天来,大家集中精力交流研讨、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作为年度工作的重要安排,这次不同于常规会议的活动有这样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虚中见实。活动重在工作研讨,虽然带有务虚性质,但大家的思考与认识都是来源于具体工作、来源于亲身实践,最后的落脚点也是更好地回到实践中去,因此可以讲,活动的形式是务虚的、内容则是务实的。二是形散神聚。大家的参会发言不限定内容、不印发材料,鼓励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各位的发言内容涉及人大工作的方方面面,有的讲认识论,有的讲方法论,有的讲工作思路和定位,有的讲立法、监督、代表服务等具体工作,看上去是“漫谈”,但靶向和目标很明确,都聚焦在提升人大履职的水平和成效上、聚焦在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散而神不散。三是议而有得。这次活动是全省人大系统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一项重要安排,让大家在人大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繁忙紧张的工作节奏中暂缓脚步,沉下心来思考谋划一些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要事项,以利于正确把握地方人大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方位,全面审视人大履职实践中的矛盾和挑战,系统梳理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会议的初衷和目的,就是要引导大家把握发展规律、找准前进方向、适应时代要求、更富成效工作。这次会议时间虽然不长,但相信大家有这样几点收获是共同的、明确的:一是对人大工作的政治站位有了更加自觉的坚持。交流研讨中,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大家都表示,要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领会,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致力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辟我省地方人大工作的新境界。二是对人大工作的职能职责有了更加自觉的担当。按照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要求,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发展的大局。大家在交流中表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神圣职责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必须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紧扣发展大局,紧贴民生热点,依法履行职责,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监督实效,密切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中更加到位地发挥职能作用。三是对人大工作的基本规律有了更加自觉的把握。大家的发言内容涵盖重大事项决定、加强机关建设、推进代表工作、推进人大机关信息化水平提升等诸多方面,既有过往经验的总结,也有前瞻思路的谋划,既有个人履职的感悟,也有集体工作成果的展示。通过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研讨,深化了我们对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规律性的认识,进而明晰了努力方向,找到了工作抓手,这将显著促进全省人大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四是对人大工作的改革创新有了更加自觉的谋划。在交流研讨中,大家都普遍感到,新形势下人大制度、人大工作面临许多新课题,人大工作中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大家表示,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方向方针,积极稳妥推进人大领域改革,不断提高人大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人大工作创新发展。根据本次活动对常委会领导同志的要求,我也就自己承接的调研专题作一个交流发言,这个专题就是“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换届以来,我围绕这一课题与秘书长、办公厅、研究室及有关委员会同志一起到全省范围部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区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基层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在调研中,大家一致认为,审议是人大履职的主要形式之一,审议质量则是人大工作的“牛鼻子”工程。大家也普遍感到,当前各个层级人大的审议工作中的确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八个不到位”:一是精准选题的谋划推敲不到位。审议事项的选题往往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高,站在全局高度谋划不够,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扣得不紧,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贴得不近。突出表现为贪多求全,聚焦点不够集中,问题导向不够鲜明,相关工作安排缺乏连续性,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关注不够,常常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二是学习调研的切实深入不到位。围绕审议议题,常委会的一些委员和相当一部分人大代表学习研究主动性不强,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存在以听泛泛汇报代替学习研究的情况,即便是学习,也往往满足于对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的一般性了解。就调研而言,方式方法相对单一,与部门座谈多、会议听取汇报多,直接深入基层、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少;传统手段运用多、现代信息化手段运用少;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一些调研针对性不强,带着问题下去、带着办法上来做得不够。一些调研缺乏深度,按规定路线看现场多,随机抽查和暗访少;走马观花、了解面上情况多,解剖麻雀、深入分析问题少。三是审议过程的精心组织不到位。主要问题包括,审议需要有关方面准备的材料送达不够及时,影响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前介入;审议时间安排不充分,省级人大常委会会期一般3-4天,市、县级人大常委会会期一般1-2天,有的县会期仅有半天,导致委员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发表审议意见;一些地方分组审议会议纪律松驰,对常委会委员和列席人员的请假把关不严,参会精力不集中,会议现场管理不到位;有些专题询问,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仍然存在,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审议发言的总体水平不到位。一些委员和代表的审议发言,紧扣主题直截了当不够,存在东拉西扯的现象;一些委员和代表事先准备不充分,发言质量不高,肯定成绩多,剖析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少;提文字性修改意见多、实质性修改建议少;提泛泛而谈的建议多、体现专业性的高质量建议少。对发言缺乏必要的考评机制,导致一些同志对审议发言的自我要求不高。五是畅通有效的沟通对接不到位。人大机关与“一府一委两院”沟通对接的机制还不够健全、渠道还不够畅通。无论是在选择议题、开展专题询问,还是在形成审议意见、跟踪督办落实等环节,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等机构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都还存在不够及时、不够具体、不够深入等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大审议工作的实际效果。六是书面审议意见质量水准不到位。常委会审议后形成的书面意见本是人大履职的重要文件,但由于认识高度、重视程度、研究深度以及业务素养局限等多种原因,一些议题的书面审议意见明显存在质量问题,不仅问题导向不鲜明,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和操作性也不强。较长时间以来,我们对书面审议意见的出具也缺乏规范严谨的把关审定程序。七是后续跟踪督办落实不到位。审议意见后续运作过程中,往往存在重交办轻督办、重过程轻结果,满足于文来文往的现象,交办审议意见常常是“一送了之”,对跟踪问效缺乏相应安排,给人的感觉是审议时“大张旗鼓”、审议后“偃旗息鼓”。八是阶段结果反馈评价不到位。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评价机制不健全,传导压力不到位,导致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和结果好坏一个样,直接影响了方方面面对审议意见的重视程度和认真态度,长此以往,也就谈不上审议的最终成效。以上“八个不到位”,可以说是当前审议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这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人大工作的整体质量和履职成效。在前一阶段的调研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针对这些问题,不少地方已经作出了一些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地的做法和经验深化了我们的认识,拓展了我们的思路。综合前一阶段调研的情况,思考形成的印象和想法,觉得提高审议质量特别需要“把好六关”:首先要把好选题质量关。精准选题是提高审议质量的基本前提,为此,应特别注重三点:一是紧扣中心,聚焦突出问题。紧紧围绕一个时期同级党委确定的发展目标来选取议题,主要包括本行政区域内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反映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法律法规实施中的焦点问题,找准监督切入点,力求选题更加精准。二是广泛征集,充分反映民意。在每年年初确定审议议题时,应采取媒体公告,在一定范围内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有不同层级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等方式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一府一委两院”工作、上年度常委会监督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等选取切实对路的审议事项。三是突出重点,注重审议实效。针对人大常委会的实际情况,每年安排的议题数量不宜过多,力求做到少而精,确保相关问题议深议透,取得实实在在的引导、监督、推动效果。第二要把好调研视察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事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是提高审议质量的基础环节。一是前期准备要充分。调研视察前,认真组织相关人员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助其全面深入了解有关问题的背景,把功课做在前面。要明确专题调研目的,精心拟定调研提纲,带着问题下去,做到有的放矢。二是方式方法要多样。要注重点面结合,在掌握面上情况的基础上,采用蹲点调查、明察暗访等方式“解剖麻雀”,把传统的调研方式和与时俱进的方法创新结合起来,采用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料;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定量分析,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把委员调研与专家咨询结合起来,善于借助外脑,集思广益提高分析问题水平;把下基层调研与赴外地调研结合起来,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做法和经验,达到取长补短、推动工作的目的。三是问题研究要深入。对调研过程中获得的丰富信息资料要进行分析梳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心提炼、深入思考,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调研报告既肯定成绩,也指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相关议题审议提供参考,为常委会审议意见的起草提供依据。第三要把好审议过程关。改进审议组织方式,让委员和列席代表有更多机会充分发表意见,是提高审议质量的关键环节。审议前后需要把握的工作节点包括:审议之前,须在法定时间内将会议材料送达常委会组成人员,保证其有充足的时间审阅。要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并对审议中的重点问题作出提示,便于参会同志提前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积极倡导书面审议,鼓励与会同志,特别是常委会组成人员每次参加审议时都能事前撰写发言提纲,事后提交书面材料;安排熟悉相关情况、议政能力较强的委员作重点发言,引导和带动其他同志积极参与审议。在方式方法上也要不断改进,要把小组审议和联组审议有机结合起来,对一些重要议题,更加注重在小组审议的基础上开展联组审议,进一步提高审议质量;把审议和评议结合起来,在审议的同时可视情况开展部门评议、专题评议和述职评议;把审议和专题询问结合起来,加大专题询问的频次,推进询问常态化。第四要把好会议纪律关。良好的会议纪律是提高审议质量的重要保障。一要严格会议请假制度。有符合请假条件特殊原因不能参会的人员须提前向主要领导书面报告,并说明请假事由;健全会议签到制度,坚持会前签到、会中抽查、会后通报的做法,特别是对全体会议和分组审议实行一会一签,并将出席情况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二要保持良好的会场秩序。加强会场管理,普遍推行在会场外设置专门的手机存放设施,全体会议时禁止携带手机进入会场,保证与会人员集中精力参加会议。三要规范专项报告主体。按照法律规定,向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工作的主体必须是政府和“一委两院”负责人,政府委托部门负责人到会报告工作,则应当由部门主要负责人报告。第五要把好文稿质量关。常委会会议审议前后涉及诸多文稿,最关键的是提高送交办理的书面审议意见质量。对此应认真把握好三点:一是内容上要指向明确,做到站在高处、点在痛处、落到实处,既充分体现调查研究的成果,又原汁原味反映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在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力求科学合理、准确具体、切实可行,避免审议意见太原则、太笼统、太抽象,让“一府一委两院”在办理时因无从着手而只能应付了事。二是结构上要简明扼要,审议意见的框架体系要详略得当,是什么问题就
本文标题:在全省人大工作研讨交流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78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