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 2021成人高考政治真题解析2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真题解析★★真题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均属于()。A.唯心主义B.不可知论C.可知论D.唯物主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唯物主义的概念。哲学的基本派别特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唯物主义指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即坚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指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即坚持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意识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物质世界中抽象出的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可知性C.实体性D.客观规律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定义。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一界定继承和汲取了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实现了物质定义的科学化。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这说明()。A.物质和运动不易区分B.物质和运动可相互替代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D.物质和运动可相互转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必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真题解析★★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必将导致唯心主义。4、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说明()。A.意识不具有主观性B.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C.意识不具有客观性D.意识不是人脑独有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意识的起源。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地球这个自然物质环境中,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决定性的环节或阶段:由无机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体现了()。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统一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第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随着事物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共性与个性可以相互过渡、相互转化。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6、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B.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C.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D.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质变与量变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真题解析★★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7、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这段话体现了()。A.历史分析的方法B.逻辑分析的方法C.矛盾分析的方法D.阶级分析的方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的状况,以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它是定性分析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必须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从统一中看到对立,从对立中看到统一。具体来说,一是必须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切忌“顾此失彼”。二是必须坚持“重点论”,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三是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既要具体分析事物的具体情况,也要注意不要使具体的事物脱离普遍联系。四是必须坚持“发展论”,分析矛盾的动态,防止思想僵化。8、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D.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认识的概念。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它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合理前提,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同时又克服其离开实践、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的缺陷,坚持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实践观,即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A、C项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B项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9、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A.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B.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C.是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客观性亦称客观真理,是指: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的内容都来源于人的主观思想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真题解析★★式的统一。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即检验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唯一的标准是实践。客观性是真理的根本属性。10、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阶级关系和阶层结构的变化问题C.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的作用问题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问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其主要依据在于:第一,它是一切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第二,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第三,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标准。第四,由于社会历史观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对社会历史现象的不同解释和认识上的分歧,归根到底是由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决定的。1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就是说人民群众()。A.不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不能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C.不是社会革命的主力D.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地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但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本身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1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采取()。A.限制政策B.减租政策C.没收政策D.保护政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的基本内容: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13、毛泽东提出的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A.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真题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毛泽东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他规定了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的原则。1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最重要的主观条件是()。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B.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C.有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D.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条件。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正确,又构成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15、毛泽东指出,对于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政治建设B.组织建设C.思想建设D.作风建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党的建设理论。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是针对其自身特点而提出来的:一是中国共产党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党员大部分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搞好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反对小资产阶级思想对党的影响和侵袭。二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更要在思想上入党,以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16、毛泽东指出,要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的方针是()。A.团结—批评—团结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处理党内矛盾的正确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真题解析★★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后来毛泽东又把它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即“团结—批评—团结”。17、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A.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B.实事求是C.一切从实际出发D.理论联系实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18、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B.民主主义C.社会主义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9、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其本质是()。A.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发达B.政治文明、经济发展、军事强盛C.政治文明、军事强盛、科技发达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0、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妥善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是()。A.扩大对外开放B.改善人民生活C.增强综合国力★★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真题解析★★D.推进依法治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改革和发展中,我们既要做到变
本文标题:2021成人高考政治真题解析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03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