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教育教体验磨练学科研信息资料
第1页共6页教育教学科研信息资料杭十三中教科室【2000】1号杭州市创新教育讲习班学习参考资料杭州市教科所、杭州市教育学会于2000年7月10日至13日在杭州邮政局职工俱乐部举办杭州市创新教育讲习班,学员近两百名。讲习班邀请了华东师大教育系主任、博导袁振国教授作了《课堂教育的革命——走进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讲座,上海教科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金辉教授作了《教育科研与优质学校建设》讲座,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胡兴宏教授作了《研究性学习——创新教育的突破口》讲座,南京师大教科院院长杨启良教授作了《教师的主体价值——创新教育下的教师队伍建设》讲座,浙师大副校长杜卫教授作了《传统文化教育与创新教育》讲座。现将学习参考资料整理如下。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题是,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伟大民族,古代中国人曾以“四大发明”等众多科技创造闻名于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在精心培育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责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平等待人,更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教学相第2页共6页长”的一个优良传统。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一度被国际社会看好的一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严重倒退,说明发展中国家如果过分依赖西方发达国家,如果仅仅靠利用自己的廉价劳动力、消耗自然资源,依赖外国现成的技术产品来发展经济,而不是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努力提高本国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那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和依附的地位,就必然进一步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二.提出创新教育的背景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加快,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大背景、世界大趋势下,党和国家提出:要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教育事业是有成就的。但突出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是模仿型的、标准型的。为什么美国有比尔·盖茨?为什么美国能出比尔·盖茨?现在我国缺什么?缺人才,缺国际型人才,如国际型的高级会计师、审计师、管理人才等。在上海别克汽车生产线上的组长都是外国人。为什么国际型人才培养不出来?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教师、课程,没有这样的学校。现在我们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要有全球意识,要了解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例如语文教育,应该反映丰富多彩的世界,丰富多彩的思想。而我们呢?如考学生笔划,问某一个字的第七划是什么笔划?如“进”的反义词是什么?标准答案都只有一个,如写“退”是对的,那写“出”就是错的。再如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标准答案只有一种,而其实答案有多种。上海语文教材是自编的,如有一篇文章划分段落有争议,后请教作者,作者说当时写时根本没考虑划分段落。再请作者分析当时写作时状况,请作者划分了段落,结果作者的划分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不论文科,还是理科,都是有标准答案的,作业中给的条件是刚好的,既不多也不少,其实这跟自然、社会现象是不符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告诉你有哪几个因素及其关系。科学问题的解决只有一种步骤吗?科学问题的解决只有另辟蹊径。很多问题是先有直觉的,也叫猜想,后才有逻辑的。太强调逻辑,学生会缺少大胆的设想。模仿型的学习、标准型的学习我们已有一套完备的措施,而创造型学习缺少措施、条件。创新不是一个智慧问题,也不需要培养,创新是一个人的天性。有一位老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先到幼儿园,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小朋友这是什么?2分钟内小朋友积极回答,产生22种不同答案,说明求异思维很强。后到大学,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大学生这是什么?2分钟内没有人回答。老师叫班长回答,第3页共6页班长无奈之下将信将疑地说,这大概是一个零吧。这些大学生难道缺乏想象吗?不是。大学生在想老师的答案是什么。学生不追求自己是怎么想的,逐渐地学生的个人求异思维消失了,何谈创造呢。三.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结合点创新教育、创造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教育是不矛盾的,有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袁振国教授提出了如下意见。1.重视问题意识。有没有问题是创造的开始,创造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但有问题不一定有创造。有问题是天性,小孩子爱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有什么?为什么?如家长回答没有为什么,小孩子又会问,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孩子在家长面前问题意识还是保留的。但在学校就不完全一样了。如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小学生兴高采烈,积极举起小手回答问题,甚至会有100只小手,还在晃动。这时老师会告诉学生该怎样举手。再如小孩子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第一次回答不正确,老师让他坐下;第二次回答又不正确,老师让他坐下,会说上课要好好听;第三次回答也不正确,老师又让他坐下,还说你怎么又回答错了,你要好好看书预习。小孩子听不到鼓励性的话,如此这样下去这个学生还会举手吗?我们现在的教育可以说是“去问题化式”教育。中国的家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问孩子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作业做好了吗?世界上有一个民族也是很重视教育孩子的,那就是犹太人。犹太人向放学回家的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在学校问了几个问题?如孩子说:我今天提的问题把老师问倒了,家长非常高兴,大大夸奖孩子。又如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学习,非常用功,挑灯夜战,考试时回答问题很全面,老师讲的全部写上了,结果只能得C等。而美国、犹太人学生到了考试时反而出去玩,考试时回答了一点,两点,结果能得A等、B等。中国留学生不服气,找老师评理。老师说:你回答的内容我都讲了,还要你答干吗?美国、犹太人学生虽然答得少,但他们是自己看书、找资料、动脑筋得出的结论。在美国的课堂上,老师是带着少量的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学生不明白,老师解答;学生又有不明白的问题,再讨论;有问题,再讨论;最后老师会说:对不起,我也不能回答你们的问题,我回去再去准备,你们也回去找资料,想想怎样解决问题。我们的教育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养成思索答案、寻找答案的能力。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今年上海高考可以带计算机进考场了。2.重视过程意识。知识是人类认识问题的结果,更是人类认识问题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现在我们给学生的知识好象是天经地义的,一成不变的,正确的。其实这是反科学的。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蕴涵着探索、思考、创造。我们要多编写一些关于科学发展的过程、知识产生的背景等方面的书籍。第4页共6页3.重视知识的综合意识、知识的综合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学科界限的。如何评价教育质量呢?应以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的高低为标准。比如有一位老师要学生计算教室的体积是多少,学生齐声回答:长、宽、高是多少?老师说“不知道”,学生说“没办法算”,老师说“你不会量吗”?学生说“没有尺呀”,老师说“动脑筋想一想,你们的身体不可以当尺吗”?这下可以看到教室四周躺下了许多孩子。4.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里的学会学习不是指课前预习、课内记笔记、课后复习,而是指研究性学习。据一位在美国的中国朋友说,他开始很不赞成美国的基础教育,担心孩子学习不扎实,后来他改变了看法。有一次,孩子回来说,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什么叫文化?孩子很认真,看书、查资料、上网,跑了图书馆,一星期内,完成了作业,还用电脑打印出来,洋洋洒洒有三张纸,其中写到:关于什么叫文化,我查到了17种答案,(罗列了17种答案内容)。但我不同意这些观点。我认为文化是……。如你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看如下资料……。这好象是研究生的论文。其实这是小学生的作业。四.成功学校的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卓越的领导。领导干部、教职员工要有教育革新的理念。开明的校长应该允许教师按照自己的理念革新教学。学校有一批敢于成为探索者、实践者的教师。苏州中学在三十年代造就了一批杰出人才,就是因为有卓越的领导。第二个要素是学校要有文化意识。对自己究竟培养怎样的人才有自己的理解。教育科研帮助学校确立文化意识,自己所在学校在文化发展上处于什么地位?发展任务、目标是什么?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的学生?第三个要素是教与学的组织。其中:第一个领域是德育。我们在人才培养上造成德育上的偏差,应该考虑:①德育工作是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②德育工作是否因材施教。③德育工作是否张扬个性。第二个领域是课程。现在我们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如何使课程标准适应学生,课程标准应该是不划一的。新的教育价值观的建立,是培养优秀打工仔还是杰出领导者。第三个领域是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学会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思考我们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到底是文化的继承性还是创造性,是着重过去还是未来,是继承性为主还是创造性为主。第四个要素是依靠科学研究、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教师与美国教师比较,在工作的动力系统上,中国教师善于把自己的手头工作与国家命运、民族兴旺远大理想联系起来,但中国教师缺乏教育理念;中国教师有更加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但①缺乏宽泛的人文、科学知识背景,人文学科教师缺乏数理功底,数理学科教师缺乏人文功底;②缺乏学科发展史的知识;③缺乏教育学的知识,如对课程的理解,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理解,对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理解。在能力系统上,中国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纪律能力非常好,有驾驭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但①自主设计教学活动能力弱;②研究能力弱;③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弱。第5页共6页在学校发展方面金辉教授提出了如下意见。1.教研组“研”了没有,“研”了什么。备课和教学活动应成为群体行为,资源共享。2.学校实行年级组与教研组双轨办公。年级组应建设成跨学科综合教学的研究组织,研究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问题。3.学校课题组应建设成发展学术文化、推进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五.研究性学习是创新教育的突破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先举一个例子:上海复旦附中有一高中学生到美国就学,胡兴宏教授到美国考察时,采访这位学生,问他在美国读书与在中国读书有什么区别?他说:美国高中班级名额少,美国老师讲得少,学生讲得多。比如读莎士比亚名著,老师先简要介绍一下莎士比亚的背景,介绍几部他的名著,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著作,在两个星期内完成。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感受,发现什么问题,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布置写作文,题材不限。学生把写好的作文给老师看,第一次老师看了以后,不进行任何批改,还给学生,然后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再看书、上网查资料、到大学请教专家。有了前一次的阅读基础、大家讨论、老师指导、自己写作,这一次阅读更广泛,或修改,或重写,写好的作文让老师批改。这一次老师会在每位学生的作文本上写上好的评价,进行鼓励。如你有独到的见解,你获得的资料来之不易……老师发下作文本的
本文标题:教育教体验磨练学科研信息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18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