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调研02历史试卷带解析
1江苏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调研02历史试卷(带解析)1.“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内容只是材料内容中的部分,并且是作者用来比较诸侯国间相灭的少的,所以A项错误。材料中的“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表明此时的分封制还没有走向崩溃,所以C项错误。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形成于西汉时期,所以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度2.以下四幅图是中国古代四个时期的人口密度图(注:图中颜色深浅表示人口密度大小,颜色越深代表人口密度越大;颜色越浅代表人口密度越小),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④③②①【答案】【解析】D试题分析:我国祖先起源于黄河流域,即是中原地区,按照司马迁的分类,可以把中国西汉时期的经济发展分成了四大经济区,这四大经济区的不同是因其农业发展的程度不同而区分的。后来由于北方战乱,所以大量人口南迁,从而使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最终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本题可依据上述内容来分析解答,图④中原人口最多,所以它是第一个时期,图①时期南方人口的密度最大,所以答案为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人口南迁与经济重心南移23.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称《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这说明《诗经》A.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B.开创中国市民文学的先河C.推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D.是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市民文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最早出现应该在宋代,所以B项错误。《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所以D项错误。C项为无关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诗经》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献给周王室的各地民歌,反映了各地的一些现实的风俗与社会状况,因此A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诗经》4.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百家争鸣局面消失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的是主要原因,A项内容是这个变化出现的一个表现,即是罢黜百家而独尊儒学一家,所以排除A项。C项为无关的错误项。D项错误项,汉初时期的主要统治思想是“黄老”之学,所以排除D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独尊儒术5.从下面两幅图片可以看出A.马嘎尔尼拜见方式折中了东西方外交礼仪B.乾隆帝开始放弃了传统华夷观C.中国传统的华夷观是清朝衰落的主要原因D.传统华夷观在鸦片战争后消失【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明显错误,中国的腐朽政府开始放弃传统华夷观是在鸦片战争后,此时鸦片战争尚未开始。C项明显错误,中国清朝衰落是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落后,所以排除C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外交观念6.李鸿章晚年曾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3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既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茸,亦可支吾对付……”。这主要是说明其A.肯定了西方先进技术B.主张开办洋务运动C.对清朝统治失去信心D.希望实行政治变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内容相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准确。材料内容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接近失败时的言论,所以B项错误。作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李鸿章他是不主张进行政治变革的,他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要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所以D项错误。材料中的“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既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茸”表明他认为清政府已经是千疮百孔,随时都要修补,故A项正确。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7.近代某思想家在其言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该思想家的观点是A.反对中体西用,主张完全照搬西方文化B.认为中西方文化各有各自独特的体用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主张中体西用D.认为中体西用在当时不被人们所认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主旨思想是作者认为中国的学说与制度同西方的有本质的区别,就如牛与马一样各不相同,中国既不能学习西方的“用”也不必学习西方的“本”,所以AC两项错误。D项是无关项,与材料内容不符。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学东渐·体用之争8.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国民革命运动D.南昌起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的标志事件。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的无产阶级刚刚登上历史舞台,其后的国民革命运动时期还在跟随着国民党进行革命,所以AC两项错误。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民革命之前,也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D项。南昌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的开始,此后国共两党有了长达十年的对峙,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合作也是党外合作。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南昌起义9.右图是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对此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个人崇拜现象非常严重4B.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C.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猖獗D.“左”倾错误不断升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革的原因,文革是由当时国家的主要领导对国内与国际形势的错误估计,而错误发动的一场内乱,当时是有资产阶级右派的活动,但并不猖獗,是当时的领导人对社会矛盾作出的错误判断而导致的内乱。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文化大革命”·文革的原因10.收藏家余超伦说:“票证是历史长河中一朵灿烂之花,每一枚票证都是洞见历史的窗口。”右侧这张证明直接反映了①中国当时实行计划经济②文革政治影响依然存在③文革严重破坏经济建设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粮票是中国高度计划经济的产物,所以第一项正确。图片上的时间是177年,虽然文革已经结束,但我国的政治思想仍然处于徘徊状态,改革开放还未开始,所以第二项正确,而第四项错误。第三项内容虽然正确,但与材料图片无关,所以排除第三项。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11.2009年,奥巴马总统的访华受到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当时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德国《图片报》说:“人们看到,奥巴马在中国的演出是多么的温顺和谦虚,这是因为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时代已经远去。我们必须转向中国。”对此理解正确是A.表明美国已开始放弃其霸权主义政策B.表明中国成为能抗衡美国的超级大国C.反映出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开始形成D.说明国家实力强弱影响着其国际地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明显错误,与史实不符合。B项也与史实不相符合,所以排除B项。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现在尚未形成,只是有这种趋势而已,故选择D项。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12.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又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据此可知罗马法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是A.疆域的不断拓展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C.商品经济的发展D.法学理论的丰富【答案】C5【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表明罗马法律的制定是因为商品经济所发展而导致的,并且材料的后半部分又说这种法律以后的法律都不能对其进行实质性的修改,表明这个法律的至上性,所以这个原因应该是罗马法产生的主要原因。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产生的原因13.据《邮史趣闻》一文记载: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船只,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的信件,准备前往中国,但到的是美洲新大陆,因担心回不到欧洲,便把装有地图和信件的瓶子掷入大西洋。1815年,一位船长在直布罗陀海峡拾到这个邮瓶,这就是世界有名的第一次“瓶邮传书”。对此记载,我们应持的态度是A.证据确凿,真实可信B.孤证不立,没有价值C.野史信息,虚假传言D.存疑,寻找更多佐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的研究方法的相关内容。A项与B项相互矛盾,但这二者却都不正确,孤证不立这个观点正确,但不能说没有价值,只是需要其他的证据的支持与证明而已,依据材料内容提供的时间,材料中的内容是可能存在的,所以选择D项。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航海14.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一方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农人破败的茅屋草舍。一方面,是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则是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这一时期英国著名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曾把英国说成是一个“两个民族”的国家,“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材料主要说明A.工业化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危机B.圈地运动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C.英国的产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D.自由主义政策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说明工业革命生产力的提高造成了贫富分化现象严重,可能会出现人民起义的革命事件,所以A项正确。B项为表象,不是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CD两项为无关项。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15.“由实验和天文观测普遍地确立,地球附近所有的物体有向着地球的重力,……再者所有的行星彼此有重力,此外彗星有向着太阳的类似的重力:由这个规则必需承认所有物体普遍有着朝着彼此的重力。”这一理论成果属于A.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C.量子论D.相对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为无关项,材料内容研究的是地球、彗星太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量子论与相对论都是研究微观世界的物理现象的原理,所以排除这两项。牛顿的经典力学就是研究太阳对其卫星的引力的研究,并且依据这个引力定律推测出又一颗太阳行星,并且为后来的天文学研究所证实。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万有引力定律16.列宁后来在评价十月革命时指出“我们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问题,作为我们主要的和6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主义工作的‘副产品’顺便便解决了”。下列措施中能体现他的这一观点的是A.颁布《和平法令》B.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C.颁布《土地法令》D.发表《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主旨内容是说列宁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问题是他们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的“副产品”,所以排除题干中的有关民主革命内容的ABD三项。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土地法令》17.二战后两极格
本文标题:江苏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调研02历史试卷带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2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