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公共政策学试题第1页共9页试卷代号:7724座位号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公共政策学试题2009年元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A.拉斯韦尔B.西蒙C.伊斯顿D.史密斯2.()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A.政府主体B.非营利组织C.非政府组织D.社会公众3.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A.外脑B.助手C.领导者D.秘书4.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A.协调B.补充C.排斥D.一致5.()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A.拉斯韦尔B.史密斯C.西蒙D.克朗6.在任何决策过程中,()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A.有限理性B.理智C.理性D.情感7.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A.不闻不问B.积极介入C.公事公办D.退避三舍8.“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使用的。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得分评卷人公共政策学试题第2页共9页A.美国国防部B.麦克纳马拉C.兰德公司D.贝塔朗菲9.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A.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D.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10.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B.对社会进行管理C.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D.塑造公共价值观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A.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B.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C.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D.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3.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A.选择政策方案B.确定政策目标C.设计政策方案D.界定政策问题4.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A.交换B.说服C.强制D.妥协5.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A.多样性B.动态性C.交叉性D.突发性6.公共政策效果有如下几种类型()。A.直接效果B.附带效果C.潜在效果D.象征性效果7.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A.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B.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C.层次性、多维性、灵活性D.层次性、多维性、普遍性8.按照人们决策时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通常可将公共决策分为()。得分评卷人公共政策学试题第3页共9页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随机决策D.非确定型决策9.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有()。A.公共性B.可行性C.权威性D.管理性10.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A.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B.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C.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D.价值分析三、名词解释(第小题4分,共16分)1.监控系统:2.非正式评价:3.管理理论:4.公共问题:得分评卷人公共政策学试题第4页共9页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和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有哪些?2.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得分评卷人公共政策学试题第5页共9页3.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是怎样的?4.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如何?公共政策学试题第6页共9页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举例说明“浴盆模型”在公共政策执行中运用的意义。得分评卷人公共政策学试题第7页共9页2.有人认为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试简述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试卷代号:7724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公共政策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2009年元月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每题1分,共10分)1.A2.A3.A4.C5.B6.C7.C8.C9.A10.A二、多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4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中的空格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1.ABCD2.ABCD3.ABCD4.ABC5.ABCD6.ABCD7.AB8.ACD9.AD10.ABC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2.非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3.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4.公共问题: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公共政策学试题第8页共9页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和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三个: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2)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资源;政策评价标准;政策效果;政策环境和政策信息。2.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1)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2)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3)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4)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5)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3.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是怎样的?(1)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政府实现政策创新。通过公共政策理念、公共政策体制、公共政策过程和公共政策内容的变革与调整,促进知识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2)政府的公共政策影响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公共政策的扶植和推动。各国政策创新的实践说明,政府的公共政策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4.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如何?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1)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2)公共政策将更加强调公共问题的具体要求;(3)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4)公共政策的民主化趋势;(5)公共政策的科学化走向。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举例说明“浴盆模型”在公共政策执行中运用的意义。(1)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于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2)实践证明“浴盆模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提醒人们,在政策早期失效时,不要为早期失效率一时较大的现象所迷惑,而应着重于对失效的质的分析。切忌轻易地修改政策,造成政策不稳定。早期失效过程是难免的。除非分析结果确系政策本身错误,否则轻率政策必然引起振荡。在偶然失效时,要不断采取追逐检查,提出新措施,修改原方案,尽可能地使这一时期延长。而在消耗失效时,失效率反映政策老化的程度,因此要抓紧机会,做好政策创新,及时制定出新政策,取而代之。(3)举例说明。(比如:我国持续了20多年的特区建设就是比较典型的例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出台、实行及调整等。)2.有人认为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试简述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无为思维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无为就是一种有为。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原因就在于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更多的时候要止,而后能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需要作决定,必须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采取无为的思维方式,公共政策学试题第9页共9页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这里的“无为”,其实恰恰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与此相反,无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本文标题:行政管理学(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