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论述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论述摘要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爆炸的网络经济时代,各种经济现象层出不穷,各个经济个体之间的经济联系纷繁复杂,会计作为经济社会中一个关键的元素,是否还有必要讲究职业道德,不讲职业道德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以及怎样讲究会计职业道德,成为摆在会计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叙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涵义和重要作用,继而概括了国内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并对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作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现存问题的相关对策。除此之外,文章还论述了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的飞速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得到了普及和应用,以及分析了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并着重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及目标为依据,顺应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及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着重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并就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关键字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概述存在问题对策目录摘要…………………………………………………………………………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论述…………………………………………1.1会计职业道德的概述………………………………………………1.1.1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1.1.2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1.3国内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1.4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1.5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现状的对策……………………………………2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论述…………………………………………………2.1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概述……………………………………………2.1.1会计电算化的意义……………………………………………2.1.2会计电算化的内容……………………………………………2.2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对会计工作带来的影响………………………2.3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2.3.1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2.3.2我国会计电算化得以完善的对策……………………………3结论………………………………………………………………………参考文献……………………………………………………………………致谢…………………………………………………………………………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论述1.1会计职业道德的概述1.1.1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处理会计关系时所形成的职业规律、职业观念和职业原则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既是会计行业对本行业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范,又是会计行业对社会所应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其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1.1.2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财会字19号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就已经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具体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分别就会计人员的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等作出了全面的规定。由此可见,一方面为各基层单位和广大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工作提出了要求和示范;另一方面,为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会计工作、考核会计人员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标准。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1)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钻研业务、适应所从事的工作要求;(2)熟悉法规。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并进行宣传;(3)依法办事。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4)客观公正。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5)搞好服务。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6)保守秘密。保守本单位的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1.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会计职业行为规范,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和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会计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也关系到各种会计行为的规范,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日趋复杂,会计实践中的非理性行为越来越多.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乱挤乱摊成本费用、虚设原始凭证、截留或隐瞒收入、编造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道德与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两大手段,它们虽以不同方式发挥作用,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会计法律体系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但会计法规是要人来执行的,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法规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会计人员缺乏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规的执行就会走样,必然偏离法规确定的方向。因此,只有会计人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自觉地遵守会计法规。做好会计工作。就我国整体来看,绝大多数会计人员及其相关领导的职业态度是端正的,职业道德素质较高,没有他们的恪尽职守、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工作和劳动,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我国及各省、市和各行业评选表彰的会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是会计人员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先进事迹所蕴含的道德风范,就是我国会计人员良好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和具体诠释。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职业领域里,存在着一些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甚至犯罪的行为,这都属于会计人员非职业道德的行为。所以我们需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旨在促使会计人员正确履行会计职能。在会计行业里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最备受争议的。在工作中,会计人员常遇见“道德两难”的问题,当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有些会计人员受利益的驱动,行为严重失范。因此,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1.3国内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会计人员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坚持原则、参与管理。但也有一部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出现严重的滑坡,主要表现在:(1)会计执业态度不端正,缺乏敬业精神。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很多人认为会计工作整天就是算账,既繁琐又复杂,看到业务人员的各种社会应酬,更是心态不平衡,从而在工作中表现出马马虎虎,敷衍塞责,积极性不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随便应付。有的甚至认为做会计工作没什么出息,婆婆妈妈,没有实权,一心想调离会计工作岗位。(2)会计执业纪律松弛。在会计职业界违背准则、弄虚作假现象严重。有的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原则,丧失立场,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在会计工作中,任意虚列或隐瞒收入,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随意改变费用和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方法和分配方法等。更有一些会计人员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这些失范行为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假账大量盛行。中国会计学会会计诚信课题组就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曾对一千多名在岗会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有16.8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当坚持原则,有61.2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当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同时做好会计上的“技术处理”,有21.86%的会计人员认为应直接按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办。此调查结果从总体上揭示了我国当前由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严重程度。(3)职业心术不正。在市场经济下,有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追求私利,监守自盗现象严重。一些会计人员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如:贵州省贵阳市财政局许杰在担任会计兼出纳的10年中,采取各种手段贪污公款7272万元,媒体报道时冠以“惊天大案”。交通部财务司综合处雷勋平自1995年至1998年期间利用自己的职务和向下属单位划拨国家基本建设限额款的权力,非法挪用交通部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和科技经费共计8000万元,受贿31.5万元。此类案例枚不胜举。1.4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引起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大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首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在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正在强烈地冲击、改变着中国社会的一系列传统特征,对我们的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严峻的历史性挑战面前,由于长期以来对道德教育的忽视,许多人暴露出国民素质方面的严重欠缺,道德水平下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意识抬头,重利轻义的思想在社会上滋生蔓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成为一些人的人生信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削弱,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旧社会的沉渣泛起,社会风气受到污染都是不争事实。会计人员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其次,受我国缺乏健全的法制环境影响。会计职业道德是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自愿地执行,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来实现,基本上是非强制性的,因此它的执行力较差。所以说,会计法律规范是维护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法制环境。但现阶段我国有关会计的法制并不健全,相关法律对违法会计行为的制约缺乏强制性和操作性,客观上不利于制约违法会计行为的滋生蔓延,更为严重的事,在会计人员抵制违法会计行为需要法律保护时,法律没能给予足够的保护,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缺乏强有力的支撑。正像有的会计人员在面对弄虚作假的授意、指使、强令而承认自己行为有失职业道德时所说:“法律都管不到的事,我们的道德更无能为力了。”(2)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滞后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是经济体制上的大变革,也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次大变革,许多方面要破旧立新。但遗憾的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明显滞后,我国尚没有针对会计人员制定出专门的职业道德准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都是散见于《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总会计师条例》等法规中。而且大部分法规只是确立了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仅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做出原则性的指导,只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具体要求,但也仅仅只是从三个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内容过于概括、简单,没有明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应该遵循的标准,无法具体指导会计人员的从业行为,使人无所适从。而且有些职业道德规范相当部分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却未作变更,迟迟没有制定、推出新的职业道德规范,出现了一些道德“真空”地带,什么是允许的、应该的,什么是不允许的、不应该的,缺乏明确的准则。加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缺乏强制性和约束力,又没有建立相应的实施机制来保障和落实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行为的约束,要求与实际存在严重脱节。(3)会计从业的需要严重污染了会计道德。我国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导致了会计人员陷入“囚徒困境”。会计人员是企业内部的员工
本文标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论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2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