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芷村镇中心学校小学数学毕业复习意见
芷村镇中心学校小学数学毕业复习意见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系统化过程,搞好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工作,既重要又有一定的困难。不但要抓好思想教育,还要抓好知识的系统复习。而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一、抓好思想教育小学毕业班是小学教育的最后阶段,学生既要受到良好的道德素质教育,又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小学的全部学业。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搞好毕业班复习工作的前提保障。毕业班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复习的同时,首先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如部分学生经常聚集在一起玩耍、打游戏等。一切对学习放松或有不利影响的行为,都说明学生的思想已经抛锚,老师要及时地给予帮助、教育。其次,教师还应经常与家长联系,关心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可以利用家长会或家访的机会询问学生在家的一些情况,让家长时刻注意子女的表现,如果有异常情况,要与老师及时联系,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子女,效果更好。二、切实抓好知识的系统复习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小学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使遗忘的知识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版块”。⑴对知识的系统复习现行的数学教材第十二册的后半部分是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教师要根据知识内容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复习每个部分的知识时,要做到切实有效,不在皮面跑,对基本概念要让学生多理解、多说为什么,记住必要的一些概念,然后运用到作业和习题中。⑵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要只顾单一的知识总复习,更重要的是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运用。如数的运算,同一道计算题,可以是分数出现,可以是小数出现,还可以是分数、小数混合出现.又如解应用题时,同一道题,可以看成是工程问题,也可以看成是归一问题,还可以看成是比例知识解应用题。我们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应用题,让学生的知识更系统化、网络化,让所学的知识“活”起来。⑶把握住复习中的难点小学毕业复习中的最难点是应用题,在复习中特别要多下工夫。对应用题的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分类复习小学的应用题,按知识性分类,可以分为一般应用题、平均数应用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按解题方法可以分为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等几类。复习时按照一定的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类复习,弄清各种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分类复习完后,还要进行各种应用题的整合训练,练习用不同的方法解应用题,使这部分知识彻底系统化。2、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掌握得不好的一类或几类应用题加大力度训练,精心设计练习题,注意内容的层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把握好“会”、“熟”、“活”三个阶段,最后形成较强的解题能力。⑷注重开放题的训练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学校教育的不断改革,使得小学数学毕业考试题自觉不自觉地有些偏向开放题的测试。这些开放题的大体意图在于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体验数学的乐趣。如这样的题:某公司组织123个人去旅游,租车费用如下:30座的客车每天600元,20座的客车每天450元,14座的客车每天350元。请你帮他们算一算怎样租车最便宜。象这样的题,既联系生活紧密,又让学生考虑事情的科学性和合理性。⑸具体复习过程和时间的安排1、数和数的运算(20课时)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①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②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③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6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④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5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⑤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3课时)。2、代数的初步知识(10课时)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①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3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②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4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③辨析概念,加深理解(3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3、应用题(30课时)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①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②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6课时)。③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④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0课时)。⑤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⑥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4、量的计量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①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2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②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4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③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5、几何初步知识(12课时)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①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②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4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③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5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④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6、简单的统计(6课时)本节重点结合课标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①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②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3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③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2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⑹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2、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改变传统数学教学过于重视结论,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训练的现象。3、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4、要鼓励发散思维,鼓励创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适当引进一些开放型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唯一答案”的状况,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5、“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要特别关注学习水平较弱的学生。总之,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国家基础教育方向,准确把握、理解和运用教材,立足小学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搞好小学毕业复习工作。全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教学效益,保证小学生顺利毕业的同时,为未来初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各课任教师根据本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复习课时可以根据任课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复习计划表的时间项和内容根据自己复习的实际情况补充完整。芷村镇中心学校小学数学毕业复习计划表内容时间具体内容方法与措施数和数的运用4.26数的意义、读写和改写讲、练4.27数的大小比较、整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练、讲4.28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比较、讲、练4.29四则混合运算讲、练4.30分块测试考、讲评代数初步知识5.8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练、讲5.9比和比例比较、讲、练5.10比和比例的运用讲、练5.11分块测试考、讲评应用题5.14简单应用题练、讲5.15复合应用题比较、练、讲5.16复合应用题比较、练、讲5.17复合应用题比较、练、讲5.18列方程解运用题比较、练、讲5.21列方程解运用题比较、练、讲5.22分数百分数运用题比较、练、讲5.23分数百分数运用题比较、练、讲5.24用比例知识解答运用题比较、练、讲5.25用不同分发解答运用题比较、练、讲5.28分块测试考、评讲量的计量5.29长度、面积、体积练、讲5.30时间单位、质量单位练、讲5.31名数的改写练、讲6.1分块测试测试、讲评几何初步知识6.4平面图形的认识(线、角)练、讲6.5平面图形的认识(形)练、讲6.6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练、讲6.7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练、讲6.8立体图形的认识练、讲6.10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练、讲6.11分块测试测试、讲评简单的统计6.12平均数、统计表练、讲6.13统计图练、讲6.14分块测评测试、讲评大综合训练6.20-7.4模拟测试1往年毕业试卷测试训练(两天一次);2通过测试进行评讲分析;3、通过分析做好查漏补缺工作;通过题型训练使学生达到熟练生巧的目的
本文标题:芷村镇中心学校小学数学毕业复习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34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