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中央电大教育学课程主持教师所拟的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
中央电大教育学课程主持教师所拟的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一、考试指南教育学课程的期末考试命题严格控制在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内,具体考核要求及内容见教育学课程考核说明。教育学要及时反映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程和重大决策。因此,所有参加教育管理专业学习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教育学课程的文字教材《教育学》,而且还要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两个重要文件,把从《教育学》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两个文件的精神、要求结合起来。这两个文件的内容也作为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学生要能把学科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既重视知识、理论的考核,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核,借以巩固知识,掌握理论,提高能力。考试的试题类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实例分析。各类型试题的分数大体比例为:选择题占15%,填空题占10%,名词解释占10%,简答题占20%,论述题占30%,实例分析占15%。二、答题方略(一)、选择题选择题的形式一般分为三种:单选题、多选题、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教育学课程试题则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即一组题中既有单选题,又有多选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分辨、判断的能力。评分要求选出每题所给的正确答案,无论是多选了,还是少选了都不能得分。同学们一定认真看懂题目的内容、要求,认真分析、判断备选的答案。例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a.传授知识b.教书育人c.发展智力d.提高技能这4个备选答案都是教师的任务,但概念不同。题目要求是选择出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根本”这个关键的限制词决定了对4个答案的选择,只有“b”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教师的根本任务。例2:与社会生产劳动相比较,教师的劳动具有____________等特点。a.复杂性b.长期性c.创造性d.被动性e.示范性此题关键词是“特点”,特点是指某事物与其它事物相比较而具有的独特性。教师的劳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相比较有什么区别,具有什么独特性呢?分析备选的5个答案只有“d”不能反映教师劳动的特点。选了“a、b、c、e”4个答案即得满分,而多选、少选或选错了,此题就不能得分了。(二)、填空题填空题要求所填入的内容一定要准确、简练,否则就会影响这一题所反映的内容的准确性。教育学课程试题采用一题一空的形式。例1:推进素质教育,要开展以培训______________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此题出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之中,空内应填入“全体教师”,如果仅填写“教师”,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培训的要求和规模。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__________。此题是考察对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掌握的情况。这是第四个特点。空内应填入“渐进性和反复性”。判断此题要抓住“不断提高”关键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直线上升的,也不会一帆风顺的,而是不断提高的。这就说明,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三)、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主要考察对概念把握的程度。《教育学》教材中对重要的基本概念全在文字下面用横线标出,十分清楚。名词解释,首先要把握住名词的内涵,其次要抓住其中的一些关键词,不能光死记硬背。例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此题抓住了“研究……现象,揭示……规律”关键词就会十分容易识记教育学概念了。例2: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和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出的,进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此题要分两层识记:一、教学原则是“根据”什么“提出的”,二、是“进行”什么的“基本要求”。注意:“素质教育”一词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解释为准,即第1点。(四)、简答题简答题不需要对问题展开论述,只需答出此题的基本要点。例如: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答: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2.课程内容综合化,3.课程形式多样化,4.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5.重视个别差异。(五)、论述题论述题要求对所学过理论(要把握住基本要点)展开论述。如果要求联系实际,一定要结合本人或学校、学区工作实践、经验,把它们做为阐述观点的材料。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炼。(六)、实例分析实例分析题,试题给出一个实例,要求用所学的某一理论去分析实例,提出自己的观点。答这类题一定要把握住某理论的几个要点,有针对性地对实例进行分析。例如:前不久,我在xx小学见到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你的感触是什么?请从教师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分析这一实例,题中已明确提示,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考虑这位教师的行为。回答此题,首先应表明态度,你对这位教师的行为是支持还是愤慨。其次结合实例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分析:教师对学生要真心热爱。1.教师要对学生亲切关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2.教师要对学生的爱要做到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统一,3.教师热爱学生,要做到公正无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差生、落后生。再从教师的义务方面分析: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以此来对照这位教师的所做所为。三、复习提要(一)、选择题、填空题:选择题、填空题已在《教育学》课程辅导之一至之四(网上、vbi上)随教学进程发出,同时也在“中国电大报”1999年11月19日第八期“学习专刊”上刊载(1-3)。同学们要准确地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同时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二)、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侠义)(p2)2.教育学(p28)3.教育科学(p31)4.人的身心发展(p79)5.素质教育(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1条)6.活动课程(p170)7.综合课程(p173)8.教学大纲(p183)9.启发式(p228)10.德育目标(p269)11.德育内容(p273)12.课外教育(p336)(三)、简答题:1.现代教育发展趋势(p15-27)2.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p72-74)3.教育现代化的内容(p76-77)4.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p137-138)5.小学生心理特点(p141-145)6.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p187-191)7.教学的实质是什么?(p200)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p207-213)9.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p242-243)10.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包括哪几方面?(p271-272)11.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p283-291)12.应用德育方法应注意的问题(p329-331)13.课外教育的基本内容(p343-345)14.班集体的教育功能(p365-366)15.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p388-392)16.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合力的意义(p418-419)17.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提出了什么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17条)(四)、论述题1.简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p54-72)2.试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与作用。(p79-84)3.试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段)4.为什么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p113)5.试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p187-191)6.联系实际,试论教师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p212-213)7.联系实际,试论我国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p228-230)8.如何认识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探究法,发现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回答此问题可参考教材p239-241页内容的主要精神;也可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基本认识(基本观点)结合某一新的教学方法特点分析论述;还可从这些新的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即方法的整体性(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教学的发展性(充分激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参与探索研究和发现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学生的主体性(从“学”出发,把教与学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条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方面进行论述。9.在实际工作中,评价一堂课的教学优劣,应掌握哪些基本要求,为什么?(p257-259)11.联系实际,说明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p290-292)12.结合自己德育工作实际,谈如何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p297-299)13.试论教学的教育性(p306-309)(五)、实例分析1.一位老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双边活动:老师问:“邱少云身上是怎么烧着的?”学生答:“敌人打出的燃烧弹烧着的。”老师又问:“邱少云身后有什么?”学生答:“有一条水沟。”老师再问:“邱少云跳进水沟里没有?”学生答:“没有。”老师接着问:“邱少云最后怎么样?”学生答:“牺牲了。”有人认为这是启发式教学,你认为是吗?为什么?请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进行分析。2.为了检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市教委检查组上午8时前来到了xx学校。检查组长向该校校长说明来意后,校长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们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你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理解正确吗?为什么?3.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你认为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4.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可呆!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观点分析。5.有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上课时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甚至有时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起来回答时,他又不会。老师课下和这位同学聊天,问他原因,该生说:“班上的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傻,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时我总举手,是想向大家证明我不笨。”老师了解了原委后,并没有批评这个学生,而是和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提问时,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在以后的课上,老师抓住该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并好好地表扬了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很有起色,不久就跨入了先进生的行列。你认为这位教师的做法如何?请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分析。6.我是一个9岁孩子的家长。在孩子5岁时,我就开始带孩子去各种特长班上课,以培养和开发孩子的智力。可是,近一段时间,孩子拒绝去特长班上课,在学校也拒绝学习任何新东西,而且性格变得孤僻。我想尽了各种办法,他都不肯再学习。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请帮助我。这位家长望子成龙的努力为什么适得其反?请从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
本文标题:中央电大教育学课程主持教师所拟的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5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