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第18章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
经济学说史教程1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经济学说史教程》TextbookofHistoryofEconomicTheory第二版主编陈孟熙副主编郭建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学说史教程2第六篇列宁对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第十八章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第十九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经济学说史教程3第十八章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本章重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列宁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土地问题理论•第三节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阅读书目•思考题经济学说史教程4第十八章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列宁在他的著作《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书中,着重论述了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他还指出,俄国土地占有关系和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书中,论证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必然性;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和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国家获得胜利。本章重点经济学说史教程5第一节概述一、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各种矛盾空前激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和资产阶级学者歪曲攻击马克思主义,妄图以此来破坏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挽救资本主义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及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捍卫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教程6第一节概述•列宁的经济理论研究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十月革命前:–1.1893-191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研究了俄国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状况,科学地阐明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问题和土地问题。–2.1914-1917:对帝国主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作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的新结论。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后到列宁逝世:制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原理和方针政策,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学说史教程7第一节概述二、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俄国19世纪中叶仍然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沙皇反动政权极力维护这种旧制度并勾结国际反动势力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俄国的各种矛盾日益加剧,迫使沙皇政府于1861年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宣布废除农奴制。但这是一次十分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性质的改革。•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学说史教程8第一节概述•总的说来,农奴制改革后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俄国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工人和农民运动不断高涨。1895年列宁领导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是俄国革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雏形。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标志着俄国工人运动进入到一个新阶段。1905年爆发了革命,给沙皇政府以沉重的打击。经济学说史教程9第一节概述•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俄国帝国主义的反动性、腐朽性充分暴露。1917年2月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反动政权;1917年10月爆发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正是在上述历史条件下开展经济理论研究的,他把理论研究同革命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和策略。经济学说史教程10第二节列宁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土地问题理论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旧的生产方式向新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俄国社会在发生重大历史性变革。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科学地阐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为制定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路线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列宁出色地完成了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经济学说史教程11第二节列宁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土地问题理论•19世纪90年代列宁论述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主要著作有:《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论所谓市场问题》、《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评经济浪漫主义》、《再论实现论问题》、《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经济学说史教程12第二节列宁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土地问题理论•列宁是从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新的角度来研究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列宁着重考察俄国资本主义如何通过小商品生产者分化的纯经济途径而在封建制度瓦解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过程及其规律。•国内市场和再生产问题是俄国国内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争论的重要理论问题。列宁在自己的著作中,阐明了自己关于这些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经济学说史教程13第二节列宁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土地问题理论•列宁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从简单商品生产出发来分析资本主义市场问题的。列宁把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整个演进过程,分为六个时期,揭示了这一过程的规律性。•列宁第一次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因素纳入再生产问题的分析,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表明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更快。由此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扩大,与其说靠消费品,不如说靠生产资料;与其说靠个人消费、不如说靠生产消费的增长。经济学说史教程14第二节列宁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土地问题理论•列宁予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是不可克服的。•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他一些著作中,密切结合俄国的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考察分析了俄国资本主义在农业和工业中的形成发展和国内市场形成的过程。•列宁运用马克思关于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三个阶段理论,系统分析了俄国工业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实际过程。经济学说史教程15第二节列宁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土地问题理论二、关于土地问题的理论土地问题是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土地问题,主要是土地占有关系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20世纪初期,列宁写了《土地问题和“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对欧洲和俄国土地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关于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材料》等重要著作,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土地问题理论。经济学说史教程16第二节列宁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土地问题理论1.批判了“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2.批判了小农经济“稳固”论,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3.论证了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两条道路。4.制定并论证了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土地国有化纲领。经济学说史教程17第三节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一、研究帝国主义问题的必要性和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矛盾空前激化,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认识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特征和发展趋势、现时代战争的性质、根源及其与革命的关系等,不同的阶级和政党都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必须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者的各种谬论,为制定无产阶级革命纲领和策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是由列宁完成的。经济学说史教程18第三节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研究经历了逐步深入的过程:–19世纪末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开始注意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和帝国主义经济的一些特征。–1914年大战爆发到1915年上半年:着重研究战争的性质、根源及其和革命的关系,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征和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机会主义的表现和根源。–1915年中到1916年下半年:深入研究帝国主义,写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矛盾和发展规律,创立了严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经济学说史教程19第三节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二、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基本特征与历史地位•《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全面总结和发展了列宁以前关于帝国主义的研究成果。•该书共包括10章和两篇序言。第1篇序言说明该书的任务在于使人们“理解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这个基本的经济问题”;第2篇着重指出在垄断的基础上必然爆发帝国主义战争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学说史教程20第三节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列宁首先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产和资本集中过程的迅速发展必然形成垄断,垄断已经代替自由竞争而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列宁从垄断反映帝国主义经济实质的最根本特征出发,进而分析了由垄断决定的帝国主义的其他特征。•列宁在分析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的基础上,给帝国主义下了一个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实质的“尽量简短的定义”,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列宁从帝国主义的垄断本质出发,进一步揭示了资本帝国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历史地位,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寄生的或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经济学说史教程21第三节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结论•列宁进一步分析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特点和意义,指出,这时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具有了跳跃性、破坏性,这种跳跃性表现为:某些原来落后的国家迅速赶上和超过原来发达的国家。•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经济学说史教程22阅读书目•《“论所谓市场问题”》,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1卷。•《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1、8章,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3卷。•《再论实现论问题》,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4卷。•《土地问题和“马克思的批评家”》,第1、2、3章,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5卷。•《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第1、2、3章,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16卷。•《论欧洲联邦口号》,见《列宁选集》,3版,第2卷。•《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见《列宁选集》,3版,第2卷。经济学说史教程23思考题•名词解释–资本主义农业中对土地两种不同的垄断–小农经济“稳固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两条道路–超级垄断–帝国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学说史教程24思考题•问答题–1.列宁研究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2.怎样理解和把握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3.试述列宁土地国有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马克思学说的发展。–4.怎样正确理解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垂死性?–5.列宁关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特点和社会主义在一国首先胜利的学说的意义何在?复习
本文标题:第18章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6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