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三级人力资源学习资料 基础知识》知识点串讲
第1页共41页《基础知识》知识点串讲目录第一章、劳动经济学(1-16).......................................................................................................1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3第三节完全市场竞争下的工资水平和工资结构...............................................................6第四节就业与失业...............................................................................................................7第二章劳动法(17-24).............................................................................................................9第一节劳动法体系................................................................................................................9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11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25-59)................................................................................................12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12第二节企业计划与决策......................................................................................................19第三节市场营销(47-59).................................................................................................21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60-84)...................................................................................26第一节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26第二节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30第三节领导行为及其理论.................................................................................................31第四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33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35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35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39第三节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40第一章、劳动经济学(1-16)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劳动资源稀缺性1、相对稀缺性2、资源的绝对稀缺性3、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手段的稀缺性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新分支,劳动经济学既宏观也微观,劳动力的调控,又涉及到很多企业部门的需求,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大家注意,括号里的就是考题的类型。劳动第2页共41页资源的稀缺性,第一个是劳动力资源的相对稀缺,相对稀缺不是绝对稀缺,结构性的失调,市场劳动力很丰富,但是市场的要求不一样,要求招工有本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经验者,稀缺是相对的,另外一个地区的流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需求。第二个资源的绝对稀缺性,我们说从出生到死亡,我们按照劳动法规定的话,14周岁算童工,我们国家65岁退休,再加上一些残障,也就是说符合劳动力的保障不多。我们的市场有一定的产业结构,为什么我们现在文科管理类的不好就业,我们国家现在所处的产业结构,技术人员,很多大专毕业生不够用,这里面有结构性的差。这个题就是一个多选题,劳动力资源的绝对性。二、效用最大化1、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2、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企业总收入减去总费用的差额是正值,则越大越好;负值则越小越好工资低的不愿意去,争取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个人的能力能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也就是说企业通过投资然后产出,取得收入。有的说是消耗或成本。这两个问题就造成了人的使用价值和企业里对人的评价,这就涉及到很多的等级了,技术熟练程度,文化水平管理能力,分档次的。总费用的差额应该是正值,差额越大越好。三、劳动力市场1、生产要素市场:居民:生产要素供给者,企业:需求者2、商品市场:居民:商品和服务需求者,企业:供给者3、劳动力市场:居民户供给方(工资率)企业:需求方生产要素就是说居民劳动力他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和知识来获取报酬,是生产要素的工具,那么企业要研发产品,需要专家,要搞了个财务需要会计,要管理机构需要办公的人员。各种各样的人员在企业的感召下,作为生产要素来讲,企业既需要生产的物资,还需要劳动力,。商品市场,我们需要的是供给,居民反而成了需求者,我们要拿钱来换取商品。等价交换。这样的话形成了一种市场的交易活动。第三个就是劳动力,在这三个里面劳动力是最第3页共41页核心的,作为老百姓他又是劳动力的供给者,合格的高质量的劳动力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保护,这样的话,我们说如果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那么劳动力本身就是充足的。这样的话,就更多的招聘,生产更多的产品来供给劳动力市场。不同能力的的,提的工资的要求,都有不同的体现。我们现在的生产的结构赶不上我们人才培养的投资。所以显得结构性的问题,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第四,劳动力经济学研究方法。这是另一个起点,研究方法又是一种,第一种时政研究,研究方法向人们提出,重点是研究是什么?这是经济规律内在的要求,书上有两个特点。我们来看他的主要步骤,有四个,可以是理论题也可以是简单题,那么也就是说,我们要研究要素,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第二个,假设条件,在什么情况下,奴隶社会的什么关系,封建社会的什么关系,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什么关系。准备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给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加了一个词叫计划市场经济地位。理论的假说,就是设计的结论,不然的话,没有计划市场经济之说四、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一)实证研究方法(是什么?)认识客观事实结论可以检验主要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分析构成要素2)假定假设条件3)提出理论假说。暂时性结论4)不同条件和时间验证(均衡分析、非均衡分析、静动态分析)(二)规范研究方法(应该是什么?)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主要障碍:1)信息障碍。缺陷、偏误、不对称2)体制障碍。惯例、政策、体制3)市场缺陷。受观念等干扰无法交换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概念第4页共41页1、劳动力:指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就业与失业者)2、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人口的比率3、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反应程度1)供给无弹性(各自表示符号,含义)2)供给有无限弹性3)单位供给弹性4)供给富有弹性5)供给缺乏弹性(二)劳动力参与率生命周期1、15-19岁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2、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1)教育水平提高2)制度劳动时间缩短3)人口出生率下降4)科技进步对家务劳动效率的影响3、老年人口参劳率下降4、25-55男性成人参劳率保持高位(三)经济周期与劳动参与假说1、附加性劳动力假说。总水平下降时,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二级劳动力寻找工作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成正比2、悲观性劳动力假说。就业率下降,一级失业率上升并滞留在市场。二级也因悲观退出市场。参与率下降,与失业率成反比二、劳动力需求(一)概念: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8页公式及五种情况)1、需求无弹性。工资率不论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量固定不变2、需求有无限弹性。工资率不变,或其变动百分比为零,而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绝对值大于零(平行)第5页共41页3、单位需求弹性。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与需求变动百分比绝对值相等4、需求富有弹性。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且较为平缓的曲线5、需求缺乏弹性。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且较为陡峭的曲线(会解释图1-3)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1、边际产量递增阶段。不变的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劳动投入增加,可以使固定不变生产要素充分利用,边际产量增加2、边际产量递减阶段。不变的生产要素已接近充分利用,可辨的劳动要素对不变的生产要素的利用趋向于极限3、总产量绝对减少。固定不变生产要素已经充分利用,千里佣金,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已经容纳不了了更多的可变要素。比例已完全恶化。再增加可变劳动要素,只会降低生产效率,使总产量下降(注意书中10页公式和三种情况)(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P10-11)注意:MRP=VMP=MPxP=MC=W的关系的转换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一)劳动力市场。(狭义)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1、主体:劳动者、使用劳动力的企业2、客体:劳动者的
本文标题:三级人力资源学习资料 基础知识》知识点串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895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