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中国人突破困局的变通思维思想分析
中国人突破困局的变通思维思想分析权宜变通是成功的秘诀,一成不变是失败的伙伴。变通,按《词源》的解释就是:依据不同情况,作非原则性的变动。《易·系辞下》中说:“变通者,趣时者也”。万物皆变是哲学的基本理念。这里包含有两个侧面内涵:一个侧面是“变是必然的”,不变是不可能的;第二个侧面是“变是必须的”,不变就不可能存在。变通其实就是一种不拘常规的灵活运用。中国人信奉“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意思是事情到走不通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改变就能通达,通达就能保持得长久。古语道:“不变不通,不变难通,小变小通,大变大通。”中国人自古就通晓变通、精于变通、善于变通。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变通比拘泥呆板更容易取得成功的道理了。中国很多成语也蕴含着鲜明的权变变通思维和思想,比如通权达变,指的就是办事不死守常规,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处理解决问题。左右逢源,中国人相信到处都能遇到充足的水源。后来用来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随机应变,指能够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见风使舵,是用来比喻中国人人做事的态度、行动、做法等善于跟着情势转变而转变,从而寻找有利于自己成功的方法。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常用来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类似的还有借坡下驴,借力打力、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李代桃僵等,都是中国人善于变通思维的结晶。《易经》:中国人变通思维的总源中国百经之首《周易》也叫《易经》通篇都围绕着一个“变”字做文章,自始至终都闪耀着“变通思维”的光辉。《易经》告诉我们:变通才是趋吉之道。《易经·系辞》称:“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又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易经》的“易”字,金文写法是“上日下月”为“易”,就是日月的交替;如果左日右月为“明”字。就是说善于变化才能适应自然,才能通达。《易经》中,乾坤为宇宙父母,乾功能第一,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坤卦功能在养育万物,皇天后土,君子厚德载物。乾清宫,皇帝住,坤宁宫皇后住,交泰宫一起住,阴阳交和。《周易》中将天地交合谓之“泰”,不交置之“否”,泰则亨通,否则失利事物一旦发展到极至时,就会朝相反方向转化,如果坏到顶就会转好,这就叫做“否极泰来”。我们都知道:爻和卦是《周易》的两种主要元素,从《周易》的爻、卦及其组合来看,爻分阴、阳两种,分别以符号“--”“—”来表示,“爻者,言乎变者也”,卦则是爻组合变化的结果。以三根爻上下排列组合,生成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经卦,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事物。将八经卦中的相同或不同的两卦任意上下排列,共可得64别卦,这64别卦分别代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及其变化。《周易》的变通思想建立在其变化观的基础上,又蕴含着创新的内容。何谓“变通”?《易·系辞》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又说:“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因此,变通即通过变化以达到通畅之意。“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不仅重视变通的功用,而且强调合乎时宜的变通:“变通者,趋时者也。在人生旅途中,当我们在事业、工作、生活上遇到原有方式经事实证明行不通时,就应该“毋必、毋固”(《论语·子罕》),适时地进行总结和变通,这是《周易》给予我们的一条重要启示。善于变通本不是坏事。关键是看是不是为了进步,是不是为了创新制度。总之,变通不是损人利己,而是在坚持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方式和方法的变通,以最终达到一个好的结果。中国的两套哲学学问:知规范,读《尚书》;明变通,学《周易》。中国拥有两套哲学思想系统,即不变哲学和变化哲学,代表作分别是是《尚书》和《周易》。《尚书》中的不变哲学是规范,《周易》的变化哲学是变通。《尚书》从帝国时代的兴亡和更迭,看出了“天命”的基本要求,而《周易》则是从自然现象的变化,看出人类避凶趋吉的法则。两部经典所保存的不只是古人经验的记录,还有他们长期生活中所提炼出来的智慧。《尚书》中的《洪范》给出了治国安民的九类大法,其中的核心理念就是不变哲学,也称为永恒哲学;而《周易》的基本原则,是观察自然规律以安排人的言行。自然规律是变化中有其不变,循环不已而永葆生机,因此,人要学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周易》的核心理念就是变化哲学。所以,我们应该懂得:知规范,要读《尚书》;明变通,要学《周易》。孔子的变通思维一般情况下,儒家思想把崇规守礼和诚信看的很重,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儒家也非常重视变通。孔子外出经过蒲国,恰逢公叔氏在这里起事,与卫国为敌。蒲人也许是担心他会帮卫国吧,强迫孔子不去卫国的盟约,不放他们出城。但出城之后,孔子立刻到卫国去了。弟子问“为什么不遵守盟约”,孔子说,被迫订的盟约是城下之盟,连神也不会遵守的。孔子这样做不是没有原则,而是智慧的表现。孟子的变通思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提到变通。孟子说:“君子不可虚拘”。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思是说,君子不能随便被几个条文限制住,变得束手束脚。正确的做法是不要拘泥于书本上的道理,要善于根据情况,变通自己的思维。淳于髡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淳于髡以博学多才、善于辩论著称,是当时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孟子·离娄上》中记录了一则淳于髡与孟子的辩论,里面就很好地体现了孟子的变通思维: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译文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不亲手传递接受东西,这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吗?”孟子说:“是社会行为规范。”淳于髡说:“如果嫂嫂淹入水中,要伸手去救她吗?”孟子说:“嫂嫂淹入水中不伸手去救,简直就是豺狼。所谓男女授受不亲,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嫂嫂淹入水中,伸手去救,是一种权宜变通之计。”礼是古代治国的纲纪,是人人必须遵守的;男女授受不亲,是古礼中极重要的一条。孟子解释说,男女授受不亲,是礼;嫂溺援之以手,是权。这里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权变思想。就是变通。礼的规定,只能是针对一般情况,而世事复杂,总有许多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因而必须有变通;没有变通是行不通的。如果上文中,眼看着自己的亲人落入水中,而不救援,心里完全被什么男女授受不亲的古礼所束缚,心里会受到谴责,同时也失去一个亲人,于情于理都不符合积极向上的原则。兵不厌诈思维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有一个规律,赢家多是以“智”取胜。所谓智,不过是狡猾,是兵不厌诈。两军对垒,你死我活,没有规则可言。历史的经验一般是:讲规则的常常要失败,不讲规则者往往取得成功。以成败论英雄规则变通思维规则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规矩是人定的,活人不能叫尿憋死。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遇到什么绝境,中国人相信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国人喜欢以成败论英雄,在这种文化导向下,人们从内心就没有对规则的尊重,从小就盘算着如何游离规则之外而取得实惠。三国时期曹操领兵征伐张绣。当时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曹操立下军规,任何人不得践踏麦田,违者杀头。谁知,偏偏曹操自己所乘坐的马,因受惊奔入麦田,踏坏了一些麦子。这使曹操很为难。为严肃军纪,曹操故意做出要自刎的姿态,立刻被众将拦住,谋士郭嘉说:《春秋》上有“法不加于尊”之意,丞相哪能自戕?曹操沉了沉说,既然《春秋》有这个意思,我先暂时免死。但为了严肃军纪,曹操以剑割下自己头发,掷于地,说“割发权代首”。这种以发代首的变通方式,既维护了军令,又保住了自己的头颅,可以说是古代刑罚变通的一个杰作。宋朝有一出戏叫《打龙跑》,说的是皇帝犯了错,本来是应当打皇帝,但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又体现依法办事,所以“刚直不阿”包拯将皇帝的衣服脱下来,暴打一顿,也是典型的变通执法例证。曹操的割发代首和包拯的打龙袍,都是中国人精于变通、善于变通而成功的典型事例。如果有人坚持一丝不苟按照规章办事,不懂得变通,很可能被他人嘲笑太死板迂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变通的结果是不是为了用私人规则谋取私利,而是用来为众人谋取公利来取代公认的规则,那么都是被人们可以认可的。中国人有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思维死板更容易出精品,变通更容易有创新。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从辩证统一的观点来看,“执着”与“变通”是可以有机融合的:因为信念执着而变通思路,因为变通思路更显信念执着。这里所执着的是正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实时的转变思想,更好的实现成功,如果执着的是错误的目标,那无论如何努力都是缘木求鱼,与成功背道而驰。做事拘泥不知变通是不能取得成功的。有这样一个渔夫,听说市场墨鱼价格高,出海前发誓专捕墨鱼,但出海遇到的全是螃蟹,他便空手而归。上岸后却发现螃蟹比墨鱼的价更高。第二次出海,他又发誓,此次专捕螃蟹,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他又空手而归。第三次出海时又发誓,墨鱼、螃蟹都要,可出海后,一只墨鱼、螃蟹也没遇到,遇到的全是马鲛鱼,他再次空手而归。可怜的渔夫一次次发誓要专捕什么,一次次扬帆出海,却一次次空手而归。不是渔夫运气不好,而是他太过偏执,心眼太死,不懂变通。古时候有个“郑人适履”的故事,说的也是不会变通徒落笑柄的故事。郑国有一个人,准备出买鞋,他先用绳子把尺寸量好,放在桌上出门了。等到了集市买鞋时,他才发现量好尺寸的绳子没带又返回家去拿,傍晚时分又到集市上,但鞋店都关门了。他的朋友知道了便问:“你怎么不用脚试穿呢?”他回答说:“尺寸比我的脚准确,我相信尺寸,我不相信自己的脚。”郑人代表的是思想呆板,不会变通,死脑筋的一类人,这类人遇到难题,是不会灵活思考迎面解决的,因此这类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适时变通是一次重新选择,能让你在“此路不通”之时多一次成功的机会。在充满变数的环境中,我们不仅要朝着既定方向努力,而且在随机应变中寻找出路。任何难题,只要多换几个角度,多想几种途径,总会有解决办法的。试想,假如上面故事中的渔夫在第一次出海捕回螃蟹,在第二次出海捕回墨鱼,在第三次出海捕回马鲛鱼,那变通带给渔夫的将是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中国人“无中生有”的智慧中国人近三千年以来,一直有个绝招,那就是能无中生有!故,“易经”上讲:易有太极函阴阳,阴阳函八卦之妙。阴为黑色,阳为白色。黑中有白点,是为阴中有阳;白中有黑点,是为阳中含阴。独阴不生,独阳不长。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荀子说:“阴阳接而变化起”。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者,是‘两’之可以出变者也’。故又有:非“两”则无变,舍变则无《易》。曰:‘一开一合之谓变’,是‘两’之终能变者也。莫里哀说:变通是才智的试金石。山无常势水无常形,应运生变方可致胜。变通,变通,变则通。世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变才是硬道理。也只有学会变通,才能让新闻与时俱进,保持新鲜的血液和活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病树前头万木春,柳暗花明又一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里面都充满了辩证的变通思想。项羽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人处“死地”一切置之度外,连死都不怕了,还怕什么呢?只有不怕,才能激发活力,产生勇气,做非常之事,取非常之法,立非常之功,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奇迹为什么往往会出现在绝处险地。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潜能最容易在应激时开发出来,而绝处险地最能使人产生紧张危机的情绪。因此,从相反的方向把自己放置逆境之中,更容易激活潜能,从而逼使事物朝好的方向转化。秦朝末年,秦军大将挟刚刚击败楚国大将项梁之势,紧接着又围攻赵国重镇——巨鹿,赵国急派使臣向项羽求救。项羽亲率大军渡过漳水之后,命令士兵把所有船只凿沉、把全部锅盆砸坏,每人只准带三天的干粮。因为已经没有了退路,不打胜仗就是死路一条,所以项羽的士兵一个个奋勇杀敌,以一当十,最后打败秦军,解了巨鹿之围。这就是项羽破釜沉舟,将士兵先置之死地而激发士兵斗志奋勇求生的活证。人没有了退路,自然就会往前走。让自己置身于命运的悬崖
本文标题:中国人突破困局的变通思维思想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0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