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研究
1《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南部县永红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从1996年我校参加县课题《从艺术教育突破,促学生全面发展》研究结题后,又参加了1996年四川省教委批准的普教科研课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研究》的研究,2000年该课题滚动发展为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研究总课题《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下的子课题,我校被县课题组确定为实验学校,参加了课题研究,于2006年结题。我校的研究在县课题组的指导下,对实验研究课题作岀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大量资料,在师资配备和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2006年5月学校课题组荣获“教育部艺术实验研究二级子课题项目研究‘先进集体’”。(二)我校艺术教育水平现状1、部分教师对艺术教育中的作用认识仍显不足通过几年的课题研究,老师们对艺术教育的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学校教育中,音乐美术课在很老师眼中仍然被认为是学校生活的调节剂,仍有部份老师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豆芽科,根本不知道音乐课、美术课都是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学要求严格的一门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部分艺术教师的工作被认为是“打杂卖麻”,陪学生玩,工作中甚至还存在领导不重视,同事看不起,福利待遇差、评职称评优因没有统一质量监测,同统考学科教师不在同一档次等问题。2、部分教师对艺术教育活动课的开设持怀疑态度几年的课题研究,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仍有部分老师认为,艺术教育就是音乐课教学生唱一唱歌,美术课教学生画一会儿画,根本就用不着开设课外活动,更不用说要艺术老师去指导。艺术教师如果要组织学生搞一台文艺节目,办一次师2生书画展,很多老师就会说这是不务正业,会荒废学生的学业,或者说这是沽名钓誉,应付上级、讨好领导;另外艺术教师对课外活动课的指导,也得不到像其他统考学科课外指导学生一样公正地对待。3、学校艺术教育整体水平还较低我校在西南最大的人工湖----升钟湖畔,离县城较远,是偏僻农村学校,专职艺术教师因学校条件较差难以留住,现任课教师基本上是靠学校教师中爱好音乐美术的老师兼职,疏于钻研,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上级分来的科班出身的专业老师很难留住,造成艺术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在以往的课题研究中,研究方面受水平的制约,在寻找艺术教育存在的“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上,有从理论到理论基础的空研究现象;教育教学质量与艺术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概念模糊;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只要能在六一来台文艺汇演、六一、元旦办次书画展,学校艺术老师就工作尽心尽力、负责任,教学质量就较好了;对于艺术特长生培养方面,主要凭学生的天赋说话。4、艺术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学校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艺术教育设备设施是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的保证。在前几年研究的推动下,我校仅添置了电子琴两台,一尊石膏头像,五张画版,现已早就该“退役”了。虽设罝了音乐、美术教室,但因学校欠帐多,经费紧张,许多器材不能配备,功能教室也因学生多,教室缺而几度被占用,所以目前仍没有音乐、美术专门的多功能教室。二、课题研究的依据、相关研究综述及课题界定(一)课题研究的依据1、理论依据。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艺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各学段的学习,使学生不断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合格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的追求则是不断接近直至最终达到这个目标。2、政策支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要积极创造条3件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等文件的规定:“美育和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美育和体育工作”,要求“农村学校2010年艺术课程开课率达到100﹪,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加强科学研究,大幅度地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并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逐步加大经费投入,普及现代化的艺术教育手段,使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器材和设施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要求。至2010年前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这些规定为我校课题提出了研究目标,也指明了研究的方向。3、,现实基础。我县在“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艺术教育研究课题《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实验研究任务,不仅取得了系列理论成果,而且大力推动了我县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一支研究队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提高学校艺术教育质量的呼声愈来愈高,加之我县为全国艺术教育50强县,我校也配备了大批专兼职艺术教育学科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条件渐趋成熟。(二)相关研究综述我国已经从“应试教育”进入“素质教育”时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这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念和新要求。艺术课程的改革势必要同新课程改革同步才会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音乐、美术课的课外活动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才能有效促进整个新课改的全面发展,保证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健康稳步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课题界定1、农村学校“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聚居的地方”,是与“城市”相对的概念。学校所在地永红乡,地处川北丘陵地区西南最大的人工湖----升钟湖畔,距离南部县城六十多公里,是典型的穷乡僻壤,学校周围被田园和农舍包围,山高沟深,山路崎岖,学生居住分散,部分学生家离学校有近十公里,是典型的偏远农村学校。2、艺术教育4艺术教育由音乐美术课堂教学和课外兴趣活动构成,它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的、整体的反映方式的认识过程。“艺术”的本质是审美与创美;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能够运用艺术的语言表达丰富美好的情感和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健康个性,并由此使整个世界更加美好、和谐;策略指进行艺术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学生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3、艺术教育课外活动艺术教育课外活动是指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因势利导,把音乐、美术学科课程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拓展和延伸。凭借课外活动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4、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研究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研究是指对学校开展的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所取得的成果,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全面了解学生艺术特长发展需求,让我校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最基本的艺术教育,从而提高学校艺术教育质量。三、研究目标与内容1、研究的目标推广艺术教育研究成果,进一步全面科学地认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艺术教育法规要求,让每个农村孩子都享受基本的艺术教育,推动艺术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均衡发展,逐步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质量。(1)、至2010年,学校各年级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加强艺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大幅度地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保持教学与活动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综合与专项结合,定期与临时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逐渐加大经费投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艺术教育技术手段,使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器材和设施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进行艺术教育整体实验,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南部特色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体系。(2)、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规范课题研究的操作行为,5适应素质教育要求,遵循农村学校实际,将民间艺术教育资源融入学校艺术教育活动中去,健全和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提升对艺术教育质量整体提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课题实验工作转化为常规工作,形成长效机制。2、研究的内容在县课题组的《提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课题指引下,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我校研究的行动方针,我校研究课题是《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研究》。四、研究的方法与阶段(一)、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综合评价法、培训研讨法、经验总结观摩交流法、社会调查等系列软科学方法进行研究。1、问卷调查法:在课题研究前和研究过程中,对学生和家长、教师、社会人员采用问卷的形式了解他们对课题研究的态度和认识,掌握研究第一手资料,加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了解现状,有的放矢,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为课题理论研究提供支撑。2、综合评价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严格按“南部县学校艺术教育质量评估细则”的要求对各阶段的课题研究进行评估指导;对艺术教育课外活动指导教师的辅导按评估要求量化,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教育功能,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可行性的实践途径。3、培训研讨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参加县总课题组的培训研讨,学校课题组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一起,就课题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活动的组织和比赛进行方式进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支撑。4、经验总结观摩交流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按要求进行兴趣小组活动,分阶段进行总结,课题组内进行分享交流;到兄弟学校进行观摩学习,将他们有用的方法学回来,用于指导我校课题研究;请优秀的校外艺术教师到学校现场指导,提升我校教师的研究水平。5、社会调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家长对学生参加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的想法和建议,探索本校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符合社会发展的最佳模式,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二)、研究的阶段本课题研究周期三年,分三个阶段实施61、启动阶段(2008年1月至5月)阶段主要工作:调查研究,上报学校艺术教育师资情况,成立学校课题组,制定实验方案,规划课题研究制定实验方案。(1)2008年1月上报艺术教育师资情况,撰写调研报告;(2)2008年2—3月,成立课题组制定实验方案,组织艺术教师参加基本功大赛,参加上报子课题开题大会;(3)2008年4—5月,上报研究方案,启动研究工作;(4)撰写阶段小结及“艺术教研动态。2、实施阶段(2008年6至2010年l2月)阶段主要工作:检查推广课题研究,进行工作小结。(1)检查研究方案落实情况,纠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分步对研究问题进行实践,在研究中形成有效的课题研究成果并实施;(3)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准备召开课题推广现场会。’·3、总结阶段(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阶段主要工作:撰写实验总结报告,结题鉴定,上报研究成果。(1)上交总结报告,研究报告,相关图文资料;(2)学校子课题结题,撰写结题报告和研究论文,参加报告会。(三)、各研究的阶段主要工作1、在研究启动阶段,首先对我校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一是调查家长,了解家长对孩子实施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的想法和建议;二是调查老师,了解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调查学生,我们对全校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a、你的爱好是什么?b、节假日,你经常做什么?c、你觉得现在学校的课外活动开展得怎么样?你还有什么建议?d、你喜欢音、体、美等学科吗?e、你认识哪些乐器,你会演奏哪
本文标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24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