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 从针灸疗法探析经脉与失眠的关系
从针灸疗法探析经脉与失眠的关系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王力[摘要]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失眠处方取穴规律的总结,探讨经脉与失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2003-2013年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文献,运用频数、百分数对其中所选取的穴位、经脉等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失眠中使用主穴频率较多的经脉依次为督脉、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厥阴心包经;针灸治疗失眠中使用配穴频率较多的经脉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少阳胆经;针灸治疗失眠中使用穴位频率较多的经脉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太阴脾经。结论:针灸治疗失眠需结合中医理论辩证取穴,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阳明胃经与失眠关系密切。关键词:失眠;针灸疗法;经脉;文献研究失眠是以经常不能保持睡眠状态,或无法入睡,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甚至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症,大量临床研究文献表明针灸治疗失眠疗效确切显著[1-3],针灸疗法以其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特点,作为一种常用方法广泛应用于失眠,针灸治疗失眠的穴位有十四经脉腧穴和经外奇穴腧穴,十四经脉腧穴都有其特定的归经,研究失眠的中医脏腑辨证与经脉的经络辨证之间的相关性,对于更加深入了理解失眠的本质,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检索2003-2013年在中国知网(CNKI)中收录的中国大陆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词为针灸、失眠。(1)纳入标准①汉语类临床研究文献;②研究对象明确诊断为失眠,并排除合并躯体疾病的失眠、涉及失眠其他并发症;③研究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④治疗组以针刺、灸法、电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针灸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2)排除标准1①内容为非临床研究的文献;②针灸治疗由失眠所引发的其他疾病的临床研究文作者单位:璧山区中医院针灸科(重庆402760)第一作者:王力,女,中医师,Email:15320492916@163.com,电话:15320492916通讯作者:王力,女,中医师,Email:15320492916@163.com,电话:15320492916献;③无具体用穴描述的临床研究;④以观察耳穴、头穴等非腧穴作用的临床研究;⑤针灸结合其他方法治疗。1.2统计学处理将符合标准的文献编号,将相关资料输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保存,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采用计数资料形式的统计描述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文献检索结果符合本次研究的纳入文献74篇,主穴63个,配穴53个,主穴频次539次,配穴频次401个。2.2符合纳入标准文献发表时间表1纳入文献发表时间分布年代文献数量百分比(%)200345.412004810.81200545.41200622.70200722.70200868.1120091114.86201079.4620111317.57201256.7620131216.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表1可以看出,自2003-2013年间,总体来看运用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文献的发表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以2009年、2011年、2013年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献的数量增加最为明显。2.3符合纳入标准文献选取腧穴情况表2纳入文献常用腧穴实验频率情况次数(%)序号穴位主穴频次配穴频次总频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百会48(11.19)7(0.84)55(4.35)2神门45(10.49)17(2.04)62(4.90)3三阴交41(9.56)21(2.52)62(4.90)4内关35(8.16)20(2.40)55(4.45)5四神聪35(8.16)3(0.36)38(3.01)6安眠22(5.13)3(0.36)25(1.98)7足三里17(3.96)37(4.44)44(3.48)8神庭15(3.50)0(0)15(1.19)9印堂10(2.33)6(0.72)16(1.27)10心俞10(2.33)64(7.67)74(5.86)11太冲9(2.10)40(4.80)49(3.88)12照海9(2.10)5(0.60)14(1.11)13肾俞9(2.10)20(2.40)29(2.30)14太溪8(1.86)36(4.32)44(3.48)15脾俞8(1.86)32(3.84)40(3.17)16中脘3(0.70)14(1.68)15(1.19)17丰隆0(0)29(3.48)29(2.30)18行间0(0)17(2.04)17(1.35)19风池5(1.17)20(2.40)25(1.98)20胆俞0(0)23(2.76)23(1.82)21肾俞9(2.10)20(2.40)29(2.30)22合谷2(0.47)11(1.32)13(1.03)本研究所纳入文献选取某一腧穴即按1次计数,共出现940次;出现频次以某一腧穴出现的次数占所有腧穴出现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常选用的穴位有:百会、神门、三阴交、内关、四神聪等。2.4符合纳入标准文献选取腧穴所属经脉情况表3符合纳入标准文献选取腧穴所属经脉情况经脉主穴个数主穴频次配穴个数配穴频次总频次手太阴肺经11(0.25)00(0)0手阳明大肠经23(0.75)212(2.23)15(1.60)足阳明胃经218(4.49)670(12.99)88(9.36)足太阴脾经446(11.47)435(6.49)81(8.62)手少阴心经347(11.72)218(3.34)65(6.91)手太阳小肠经13(0.75)00(0)0(0)足太阳膀胱经1045(11.22)9161(29.87)206(21.91)足少阴肾经325(6.23)548(8.91)73(10.43)手厥阴心包经542(10.47)441(7.61)83(8.83)手少阳三焦经35(1.25)00(0)0(0)足少阳胆经39(2.24)644(8.16)53(5.64)足厥阴肝经19(2.24)359(10.95)68(7.23)督脉12106(26.43)17(1.30)113(12.02)任脉828(6.98)727(5.01)55(5.85)经外奇穴561(15.21)417(3.15)78(8.30)将本次研究所归纳的穴位全部对应到所属经脉(见表3)即可以看到临床中足太阳膀胱经(21.91%)应用最广、频率最高。其中主穴频率使用最多的依次是督脉、经外奇穴、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厥阴心包经;配穴频率使用最多的依次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少阳胆经;总使用腧穴频率最多的依次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少阳胆经。3讨论失眠又称为“不寐”、“不得眠”,中医多认为失眠是由于神志失常、阴阳失调、五脏偏盛或偏衰等引起[4-6],其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胃和肾关系密切,病机关键为阳不入阴。在针刺治疗失眠处方中,腧穴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临床医师在操作中选取“百会”、“神门”、“三阴交”、“内关”和“四神聪”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穴位,将全部穴位整理归纳后,可以看出足太阳膀胱经选取频次最高,依次为足阳明胃经和督脉。认为针灸治疗失眠重视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和督脉,同时表明失眠与其密切相关。说明失眠不是某单独一条经脉出现异常而发生的疾病,而是与多条经脉密切相关。从经络的循行可以看出,足六经循行经过胸腹,与中医理论中失眠与心、肝、脾密切相关相符合,其中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最长,与心、肝、脾都相关,说明失眠不但是某一个脏腑出现问题,而是可能几个脏腑同时发生异常。督脉主干行于身后正中线,入属于脑,其分支由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主要功能可概括为“总督诸阳”。足太阳膀胱经“独统阳分”其经脉循行通过人体背部的背俞穴经气与脏腑相通,通过针刺背俞穴可以治疗与其相关的脏腑病症,也可以治疗与脏腑相关的其他病症[7],《内经》认为足阳明配属于心与胃,足阳明经脉主要与神志疾病、胃肠、头面、五官病及其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有关,经外奇穴“四神聪”,督脉循行线上两穴,足太阳膀胱经上两穴,体现了穴位的近治作用,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与失眠的联系密切。中医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相比较可以看出,两者既有相符性,同时也有不同点,脏腑辨证认为失眠的病位在心、脑,与肝、脾、胃、肾有关,经络辨证认为失眠与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和督脉有关,穴位多采用以上经脉的穴位,这里可以看出,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的不同点在于经脉的循行可以扩大治病范围,在考虑失眠的病因病机时,通过常规的脏腑辨证论治思维,再加上经络辨证的经脉循行路线,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失眠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冯国湘,蒋谷芬.针灸治疗失眠症6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4):350-351[2]王思维,王健.针灸治疗失眠48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7):80-81[3]于雪萍,袁秀丽.清脑调神法治疗失眠427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5):20-21[4]何赛萍.调节脏腑气机治疗失眠症[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6):346-347[5]杨萍.针灸治疗失眠临床用穴的基本法则探讨[J].吉林中医药,2009,29(8):690-692[6]史付鑫,常学辉,董宁.浅议“失眠从脾胃论治”[J].光明中医,2013,28(1):32-34[7]李建萍,张慧,何培达.耳穴贴压配合背部膀胱经排罐治疗慢性失眠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4):230-232
本文标题:从针灸疗法探析经脉与失眠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3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