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和进展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和进展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也实现了多方面的重大创新和进展,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完整提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理论的创新、工业化及其道路理论的创新、城镇化及其道路理论的创新。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工业化;城镇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总量、进出口贸易总额世界第二,国家外汇储备位居全球第一。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也实现了多方面的重大创新和进展。回顾和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成果,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完整提出是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最大的创新1[①]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完整提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最大、最主要的理论创新。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发展观会对经济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尽管发展观是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核心内容,但是大多数发展经济学论著都未曾明确提出发展观的概念,更缺乏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和论述。2[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站在现代的高度,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全面吸收已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最新、最完整、最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创新了发展的观念,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内容,弥补了发展理论的不足,在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问题上全面推动了发展经济学的前进。首先,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总体看法上完善了发展经济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科学理解。科学发展观正确指出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发展的内涵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其次,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方式上充实了发展经济学。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完整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模式,强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七大关系”、实行“五个统筹”,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兼顾公平和效率,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充实了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方式的理论。二、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理论的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理论是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如果说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完整提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最大、最主要的理论创新,那么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创新。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正式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来,我国对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全面深入展开,提出了全新的比较系统的基本理论和许多创新观点。第一,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新概念。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决定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结合及作用、以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包含微观的经营方式和宏观的经济增长方式等。3[③]第二,指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我国现在根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主要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需要、国内经济发展条件变化的客观要求、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科学发展的唯一选择。第三,明确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4[④]第四,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类型及其转变的目标模式。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的因素相当广泛,所以可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分类。这些分类主要有:粗放型(外延型)与集约型(内涵型),内向型、外向型、内外向结合型,协调平衡型与失调失衡型,不可持续型与可持续型,高效型与低效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模式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集中集约型、协调平衡型、内外向结合型、可持续发展型、高效型等各种发展方式的优势和长处。第五,指出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因素和转变困难的原因。5[⑤]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难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比较落后、劳动力素质和经济管理水平不高、资金缺乏等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特征的制约,各种制度缺陷的约束,非科学的发展观念的影响。第六,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和途径。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是企业和政府,主要途径是改变发展条件中的不利因素,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尽快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管理水平;合理有效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发展阶段的转换;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以改革不利于发展的各种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展的制度或体制,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因素,现阶段特别需要健全市场机制、完善企业制度、改善收入分配制度、改进宏观调控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是形成合理、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条件,所以必须首先转变落后的发展观,逐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七,指出各个重要方面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针对时代特征、国际环境和我国国情,提出五个主要方面的具体发展道路,6[⑥]明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扩大内需为根本之策的基本发展方针和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循环和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等系列发展战略。三、工业化及其道路理论的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工业化及其道路理论创新和进展的主要内容和逻辑联系是:在明确工业化道路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与“道路”有关的正确处理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的关系,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工农和城乡关系,农地非农化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分析我国工业化中农村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特有现象,揭示工业化中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趋势和政府及制度创新的重要作用。一是比较全面的工业化道路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理论。明确界定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外延,尤其是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对工业化及其道路理论的最主要的创新和发展。我国首次明确指出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工业化的原则、方式和机制,要解决的是怎样实现工业化的问题,基本内容包括产业选择、技术选择、资本筹集方式选择、劳动力和土地获得方式选择、发动和推进力量的选择、工业发展方式的选择、工业空间布局选择、实现机制选择、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关系方式即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处理工业化与资源环境关系方式的选择、国际经济联系方式的选择等。7[⑦]二是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并举理论。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农村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使我国认识到,工业化不只能在城市推进,而且还可以在农村推进,特别是发展中大国,更应该采取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并举的方针。所谓城市工业化,简而言之是在城市发展工业生产,而农村工业化则是在农村发展工业生产。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并举可以更好地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进工业化,发挥民间力量,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地转移,而且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克服工业化资金不足的困难、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和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三是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理论。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二者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针对目前既要“补工业化的课”又要跟上信息化步伐的现状,我国提出了“两化融合”理论。它强调工业化与信息化必须相结合,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四是工业化与城镇化适度同步理论。工业化与城镇化必然相伴发展,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促进器。而我国发现两者的关系存在三种情况,并对工业化产生不同影响:第一,城镇化水平超过工业化水平,二者关系不协调,会出现病态的过度城镇化或超前城镇化,带来严重的城市病。第二,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二者关系也不协调,会出现病态的滞后城镇化。第三,工业化与城镇化适度同步发展,二者关系协调,会形成健康的适度、同步城镇化。可见,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顺利、有效推进工业化,否则就会妨碍、延缓工业化。因此,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适度同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五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理论。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我国发现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努力实现工农、城乡的协调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适度同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还要必须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便形成了极有价值的“三化协调”理论。科学界定的工业化本身就应该包含农业的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如果只有工业化、城镇化的适度同步发展,不同时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无法解决那些实现不了非农化和市民化的还需要留在农村的农民的生存和致富问题,也就不可能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更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尤其是人口众多的中国,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即使城镇化率达到70%,还会有几亿农民要留在农村。而没有农业现代化,他们不可能富裕起来,也就不能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而且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这就更需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六是“两个趋向”8[⑧]理论。虽然“两个趋向”普遍存在,但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理论的是中国。根据这一理论,在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工农业和城乡关系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并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这对合理有效推进工业化和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七是“两个非农化”协调理论。9[⑨]“两个非农化”既不能过少、过慢、过缓,以免延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也不能过多、过快、过急,避免产生经济社会问题,防止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八是农村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理论。工业化必然吸纳大量劳动力,实现农业机械化,引起农业劳动力过剩和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非农化、农村人口城镇化。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农民城镇化成本高、城镇化发展滞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户籍、劳动就业、土地、社会保障等制度存在缺陷等原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过程需要经过两个阶段,即大多数农民首先实现非农化,即由农民变为农民工,之后实现市民化,即由农民工变为市民。这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中特有的现象和新理论。九是“技术进步两阶段”理论。我国学者发现,在工业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会经历两个不同的阶段。10[⑩]这种两阶段特征在我国表现更为突出,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尤其不愿意把高精尖技术转让给我国,所以在高精尖技术阶段,只能依靠自主创新。十是充实和完善了后发优势、劣势和比较优势理论。11[11]十一是工业化中政府的重要作用和制度的关键作用理论。我国学者总结发现,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在后发国家的工业化中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英国之后的早期工业化国家如美国、德国和日本都是如此。这主要是由于后发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仅靠民间力量和市场作用难以实现赶超目标,在初期需要依靠国家力量对本国工业实行必要保护。同时,制度是否合理是工业化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业化国家无不如此。这是因为旧制度是工业化面临的主要束缚或障碍,只有首先克服制度障碍,工业化才能起步和有效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之所以能够快速有效推进,就是从制度变革入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制造业的大发展。工业化理论这一进展对发展中国家成功实现工业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四、城镇化及其道路理论的创新自从2000年中共中央在“十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强调这一点以后,我国出现了研究城镇化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热潮,围绕着“十大争论”(界定之争,即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内涵和外延如何准确界定、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中国应实现城市化还是城镇化;水平之争,即中国城市化率的现状是高、低,还是适中,城市化水平达到多少为宜;模式之争,即中国城市化应是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还是适度城市化;道路之争,
本文标题: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和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4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