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8篇]
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8篇今天坚定的理想信念依旧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每名党员都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下面是由网友整理上传的“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八篇”,供您参考,欢迎阅览。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八篇【一】9月20到25号,自己很荣幸参加了由县委组织部组织的为期六天的延安之行。听了贺海伦教授讲的延安十三年、去到了宝塔山、凤凰山、杨家岭、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梁家河这一个个之前就熟悉的地名,观看了《延安保育院》。除去路上的两天,四天的学习观摩,设身处地地了老一辈革命家奋斗过的地方,一个个生动故事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延安精神,为什么延安精神从革命时期到现今,仍然指引着我党不断向前迈进。从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中国革命视野由挫折走向胜利的十三年,是毛泽东思想日益走向成熟、丰富发展的十三年,是延安精神孕育形成、发扬光大的十三年。延安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孕育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贺教授讲的一个故事深深感触着我,一天,我们的革命同志看到毛主席裹着被子在炕上看文件,以为他生病了,就问他怎么了,主席指了指晾在边上的棉衣,说棉裤湿了,就裹着棉被看文件,当这位同志让警卫员去给主席领一套新的棉衣时,被主席拒绝了,主席说,现在我们条件那么艰苦,我不能搞特殊化。一件棉衣虽小,但革命领导人艰苦朴素、以身作则的精神,让我们深思,联想到今天,是有革命先辈用鲜血才换来的我们今天幸福生活。就像周总理说的,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宝塔山之行,唱着那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参观了杨家岭、王家坪、枣园革命旧址,走进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居住和工作过地方,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丰富的人物模型、沧桑的历史图片、生动具体的文字介绍,给同志们再现了革命延安的生产、生活、战争、文体情况、听着讲解员的讲解,看到了当时保卫人员用的步枪、干粮袋、背包等,还有当时为了打破日军及国民党政府对延安经济封锁,我党为了生产自救开展生产运动时用的棉花纺车、农具等。大家伫立在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炮前,仿佛追溯着历史的足迹,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听到了当年的战火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情景和革命先辈们当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革命和生产的高昂革命斗志。听了“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父子情”,毛岸英自小带着两个弟弟流浪上海,留学苏联,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辞去苏联的部队职务,回到祖国,去到农村进行开垦,去到工厂当一名工人,到最后奔赴朝鲜战场,牺牲在那里,他是主席的儿子,他没有得到一丝特殊的照顾,他不是一名好丈夫,结婚第二天就奔赴战场,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毛主席既是一位伟人,他没有因为自己是主席,就给儿子特殊照顾,在儿子回国第二天,就让他自己去食堂排队就餐,更安排他去农村开垦,但他也是一位父亲,在得知儿子不幸牺牲的消息后,他一个人在屋里,一个人闷头抽了一宿的烟,一张“儿啊”的字条,压在他床头许久许久。“张思德及其为人民服务精神”,一名平凡的战士,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最苦最累,他就出现在哪里,每到出炭时总是最先钻进窑中作业。1944年9月5日,天下着雨,张思德带着突击队的战友们照常进山赶挖新窑。中午时分,炭窑在雨中发生崩塌。危急时刻,张思德一把将战士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里,战友得救了,张思德却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是毛泽东对张思德的思想道德、理想追求和奋斗足迹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张思德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任劳任怨的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艰苦奋斗的精神。“观看了延安保育院”,在保育院需要转移的时候,听到那句“妈妈,我留下吧”,泪水沾湿了自己的眼眶。在梁家河,我们的习总书记作为知青下乡带过的地方,那时的知青,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在这里,他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梁家河的山山洼洼留下了总书记劳动的身影和辛勤的汗水,在这里,他带领村民打井汲水、办磨坊、缝纫社、代销店、铁业社,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在在南泥湾,我们的三五九旅将多年来杂草丛生、荆棘遍野的“烂泥湾”变成了稻田翻绿浪,窑洞满山腰的陕北好江南。延安精神就是我党艰苦奋斗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它不但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传家宝,而且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认真学习延安精神,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结合我的工作实际,回来后,我将把此次延安行学到的、看到的、领会到的充分运用到我的工作当中去。一是加强学习,在工作中加强学习,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埋头苦干,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工作上。二是坚持以身作则,艰苦奋斗,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带头坚持和发扬时代需要的艰苦创业的延安精神,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践之于行,为我县海洋与渔业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四是要谨言慎行,远离诱,重自省,严律己。延安行是寻根之行,更是逐梦之旅。在这里汲取的力量将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不竭动力。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八篇【二】延安,是红色之火的发源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就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在为解放中国的斗争中,在陕北延安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它继承发展了长征和井冈山精神,使之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延安精神没有过时,也就是说它在现时代仍然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通过十年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延安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振奋民族精神,光大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延安精神引导和哺育无产阶级革命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延安精神把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水乳交融,使我们党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延安精神不仅不能丢,而且要大力提倡,大力弘扬,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精神动力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多少年过去了,延安仍是人们心中的灯塔,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毛泽东思想永存,为人民服务万岁,延安中央大礼堂雄壮的国际歌声响彻四方。延安精神,照耀着后人奋力前行。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八篇【三】按照联社红色教育活动安排,我们一行34人于20xx年7月23日乘车赴革命圣地延安进行参观学习。此行目的旨在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老区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提高我们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我们在延安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们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中国共产党中央大会堂(旧址)、杨家岭、延安革命博物馆,宝塔山、枣园等。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居住和工作过地方,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丰富的人物模型、沧桑的历史图片、生动具体的文字介绍,给同志们再现了革命延安的生产、生活、战争、文体情况、听着讲解员的讲解,看到了当时保卫人员用的步枪、干粮袋、背包等,还有当时为了打破日军及国民党政府对延安经济封锁,我党为了生产自救开展生产运动时用的棉花纺车、农具等。大家伫立在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炮前,仿佛追溯着历史的足迹,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听到了当年的战火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情景和革命先辈们当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革命和生产的高昂革命斗志。面对一张张图片和一件件历史文物呈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和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参观者们久久肃立,思绪万千。结合我们工作实际,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要把这次学习作为新起点,要学有所用,最重要的要在工作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提高学以致用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和高昂饱满的热情投入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二是要立足岗位实际,不断开拓创新。作为基层信用社的一名员工,结合自己岗位的实际,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努力工作,开拓进取,埋头苦干,带头坚持和发扬时代需要的艰苦创业的延安精神,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践之于行。三是要摆正位置,努力在实践中体现党的宗旨,把心思谋在农信社的发展上,本领用到农信社事业的本职工作中,以自己实际行动实践延安精神。四是要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勤政廉政,艰苦奋斗。做到办事求严,讲话求真、汇报求实,文风求正。要谨言慎行,远离诱,慎交友,重自省,严律己。确保任何时候都不为名利所惑,不为金钱所动,不为人情所扰。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中国人民在世界舞台的尊严地位,为农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八篇【四】“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是小时候我脑海中延安最深的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延安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对这个革命圣地也就越来越向往。7月29日,在民进陈仓支部的组织下,我终于就要到达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了,旅途中,我的心情格外的激动,一种说不清是亢奋、敬重还是虔诚的情绪充满了我的心扉,当一切都清晰地呈现在面前时,厚重的黄土高坡,一下子使我感受到革命圣地凝重的气息。我们学习团一行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和王家坪革命旧址、宝塔山、清凉山等,现场聆听了解说员翔实而生动的讲解,我才知道以前从书本和电视上得到的对延安的认识是多么的粗浅和简单,延安的历史和精神是那么的丰饶和厚重。也就是在这样狭孝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个落后、贫穷的地方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
本文标题:学习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09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