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分析
学术与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66·高校教师职遵义业医科道大学德附属修医院养刘纯的炜,基李然本内涵分析摘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面临着不断变化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复杂的内容构成,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要知道何为职业道德修养,更要在日常工作时,切实提高自身修养,遵照职业道德的要求从事教育教学,将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完善和提高自己。本文在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职业道德修养对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旨在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为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提供依据。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发展古语云:“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由此可见教师的重要性。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对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起着关键的作用。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833万人,我国的高等教育不仅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规模已居世界首位[2]。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就社会发展全局来看,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决定教育事业的未来,决定一个民族的前途。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一)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观念、情操和品质。简言之,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形成的,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是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从规定了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作风、行为准则去调节在教育过程中与其他参加者之间的关系,处理教育劳动问题,以做好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以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3]。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教师的要求(一)热爱教育事业自古以来赞美教师的词句不胜枚举,“春蚕”“落红”“园丁”等等无不表达着对教师辛勤付出、无私奉献的感恩。热爱自己的事业,意味着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物质化环境的影响下,部分高校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而忽视了自己身为教师的职责,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完成个人科研任务和评优评先上,或是只关注教学数量,弱化教学质量。部分教师将工作重心放在工资待遇等方面,久而久之就容易滋生对日常繁琐工作的厌烦之心。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职业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及任务,不能把教育工作等同于一般的职业,既然选择了这一特殊职业,就应当兼顾教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职业是爱的职业,热爱才能激发责任感,才能使教师用心对待自己的工作。诚然做一名高校教师并不意味着无止境的奉献,但教师仍应当能够享受育人的过程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将教书育人视为人生不懈奋斗追求的目标。(二)热爱和尊重学生教师的直接工作对象是学生,教育工作要以学生为本。教师对学生爱护关心的态度,积极肯定的评价,是学生树立信心、积极上进的动力,也是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有效途径。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师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收获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高校学生初涉社会,人生信念正在形成中,虽然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甄别能力,但仍然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学生指引作用不可或缺。高校教师中不乏青年教师,师生间年龄差异较小,易于沟通交流,且高校教师往往具有思想观点开放的特点,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试着和学生做同辈人,倾听他们的想法,与学生交心,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诉求,从他们的视角看待事物,进行恰当的引导,并为学生保守秘密,才能消除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感,成为值得学生信赖的教师,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帮助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三)积极提高自身素质高校教师有无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的智慧和知识。高校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授质量。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知识越广博,其职业道德修养的感召力就越强[4]。因此,高校教师要以身立教,无论是在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还是在专业知识、科研能力上,教师都要进行良好的把握,要有务真求实的治学态度。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应时刻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学习最新的思想和理论知识,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多交流学习心得,及时改进缺点及不足。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实自我的时候,还要提高教学技能,只有教学方法合适,才能真正将自身所学全部传授给学生,更好的为学生答疑解惑,给予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知识并帮助学生更好的用于实践。反过来,就教师自身而言,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掌握优良的教学技能,其在课堂教学中就会越自信,越有底气。(四)勇于探索创新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是时代的产物,教育也如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抓好创新学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已经成为教育战线的一项紧迫任务。其身正,不令而行,只有善于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勇于探索的学生。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教书育人中处理问题、解决矛盾时,多数情况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没有典型的经验可用,因此教师要大胆的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勇于进行教育改革,不拘泥于常规,不迷信于权威。面对新的形势,教师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解惑、启疑。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激励思考。教师应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权威感,与学生教学相长,不可将教学变成教师一方的活动。实现由权威性向民主性的转变,是实现创新学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教学中,鼓励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根据自身和学生的特点实行个性化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尝试、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机会,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有效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主动发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三、结语综上所述,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下转第284页)
本文标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11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