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22T 2556-2016 转抗虫基因大豆对大豆食心虫抗性鉴定技术规范
ICS65.020B05备案号:54233-2017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2556—2016转抗虫基因大豆对大豆食心虫抗性鉴定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forevaluationofthegeneticallymodifiedsoybeanresistancetosoybeanpodborer2016-12-09发布2017-03-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556—2016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洋洲、李启云、杜茜、郭东全、张云月、董英山、高月波、张正坤。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556—20161转抗虫基因大豆对大豆食心虫抗性鉴定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转抗虫基因大豆对大豆食心虫抗性鉴定的田间抗虫性鉴定、室内抗虫性鉴定、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和报告编写。本标准适用于转抗虫基因大豆材料、品系、品种等对大豆食心虫的抗性鉴定与评价。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大豆食心虫soybeanpodborer以幼虫钻蛀豆荚为害籽粒的鳞翅目(Lepidoptera)小卷蛾科(Olethreutidae)的大豆害虫。2.2植物抗虫性plantresistancetoinsects同一种植物在害虫为害较重的情况下,其中某些植株能避免受害、耐害或虽受害而有补偿能力的特性。2.3人工接虫artificialinsectinfestation在适宜条件下,将特定发育时期或虫态的供试害虫释放到大豆植株上。2.4孵化hatch大豆食心虫完成胚胎发育后幼体破卵而出的过程。2.5虫食率percentageofdamagedseeds大豆食心虫危害所致破损籽粒数占总粒数的百分率。2.6抗虫性鉴定evaluationofresistancetoinsect通过人工接虫方法鉴别转抗虫基因大豆对大豆食心虫抗性水平的过程。3田间抗虫鉴定3.1鉴定方法3.1.1大豆食心虫发生前期,利用对大豆食心虫无影响的方法趋避其他害虫,一周后罩网鉴定。3.1.2将规格为120cm×60cm×80cm的纱网罩于待鉴定的转基因大豆地块上,每笼1种样本,共12株。每种样本3次重复。3.1.3在大豆食心虫盛发期(大豆鼓粒期),每笼接入5对健康大豆食心虫成虫。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556—201623.2调查方法大豆成熟后,每笼样本单收单晾干脱粒,调查虫食粒数,将调查结果记录在附录C中。3.3数据统计与分析3.3.1计算虫食率按公式(1)计算虫食率%100Nnp.....................................(1)式中:P——虫食率,即虫食籽粒数占调查籽粒数的百分率。n——虫食籽粒数;N——总调查籽粒数。3.3.2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将转基因材料与受体材料和对照材料进行多重比较。3.4抗性评价标准抗性等级虫食率/%抗性类型10≤P≤5高抗(HR)25<P≤10抗(R)310<P≤15中抗(MR)415<P≤25感(S)525<P高感(HS)3.5重复鉴定所有供试材料需进行2年重复鉴定。3.6抗性评价根据抗性鉴定结果,对鉴定材料进行抗虫性评价,以抗性最低级别为准。4室内抗虫性鉴定4.1供试虫源田间采集大豆食心虫成虫,室内产卵后,卵发育至黑头期,待用。饲养方法见附录B。4.2大豆材料的准备在田间采集具有3个豆粒(鼓粒期)的对照材料、受体材料和供试材料的豆荚,分别放入自封袋,编号后带回实验室。在每个培养皿(直径9cm)放入10个单一材料的豆荚,保湿待用。4.3接虫处理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556—20163每个豆荚上接入2粒黑头卵,将接过卵粒的豆荚恒温培养,待其孵化后自行蛀荚。试验3次重复。培养条件同4.1。4.4调查处理7天后,调查大豆食心虫幼虫死亡数,调查结果记录在附录D中。4.5数据统计与分析4.5.1死亡率计算按公式(2)计算死亡率%100NnL.....................................(2)式中:L——死亡率(%),即幼虫死亡数占调查幼虫总数的百分率;n——死亡幼虫数;N——调查的幼虫总数。4.5.2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将转基因材料与受体材料和对照材料进行多重比较。4.6抗性评价标准抗性等级死亡率/%抗性类型180<L高抗(HR)260<L≤80抗(R)340<L≤60中抗(MR)420<L≤40感(S)5L≤20高感(HS)4.7重复鉴定所有供试材料需进行2年重复鉴定。4.8抗性评价根据抗性鉴定结果,对鉴定材料进行抗虫性评价,以抗性最低级别为准。5注意事项当田间鉴定与室内鉴定结果相差两个抗性等级时,应进行重新鉴定。6结果分析根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明确转抗虫基因大豆对大豆食心虫的抗性水平。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556—201647编写报告根据分析结果,写出正式报告,列出原始数据。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556—20165AA附录A(资料性附录)大豆食心虫形态特征及分布危害表A.1大豆食心虫形态特征虫态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cm~6cm,翅展12cm~14cm,黄褐至暗褐色。前翅前缘有10条左右黑紫色短斜纹,外缘内侧中央银灰色,有3个纵列紫斑点。雄蛾前翅色较淡,有翅缰1根,腹部末端较钝。雌蛾前翅色较深,翅缰3根,腹部末端较尖。卵扁椭圆形,长约0.5mm,橘黄色。幼虫体长8mm~10mm,初卵是乳黄色,老熟时变为橘黄色。蛹长约6mm,红褐色。腹末有8根~10根锯齿状尾刺。表A.2分布与危害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湖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以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受害较重。日本、朝鲜及远东沿海地区也有分布。吉林省大豆产区均有分布。寄主主要为大豆,也取食野生大豆和苦参。危害幼虫蛀入豆荚咬食豆粒。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556—20166BB附录B(资料性附录)大豆食心虫室内饲养方法将田间采集到的大豆食心虫成虫配对后,放入事先接入豆荚的成虫产卵笼中,每个产卵笼放入40对~50对大豆食心虫成虫。每天更换新鲜豆荚供成虫产卵。将带卵的豆荚放入养虫室中恒温保湿培养,待卵孵化。培养条件:养虫室温度24℃~28℃,相对湿度50%~80%,光照周期16L:8D。每天检查卵的发育进度,等到卵粒出现黑头后取出,用于室内抗性鉴定试验。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556—20167CC附录C(规范性附录)大豆食心虫田间抗性调查表表C.1大豆食心虫田间抗性调查表调查人:调查时间:调查地点:总粒数虫食粒数序号材料名称重复1重复2重复3重复1重复2重复3虫食率(%)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556—20168DD附录D(规范性附录)大豆食心虫室内抗性鉴定调查表表D.1大豆食心虫室内抗性鉴定调查表调查人:调查时间:调查地点:总幼虫数死亡幼虫数死亡率(%)序号材料名称重复1重复2重复3重复1重复2重复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
本文标题:DB22T 2556-2016 转抗虫基因大豆对大豆食心虫抗性鉴定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15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