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4T 979-2019 山药栽培技术规程
ICS65.020.20B05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979—2019代替DB34/T979—2009山药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cultivationofChineseYam文稿版次选择2019-12-25发布2020-01-25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4/T979—2019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4/T979—2009《山药栽培技术规程》。与DB34/T979—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整地施基肥”中“剔除石块硬物,破碎硬土块”(见6.3);——增加了“播种方法”中“将山药栽子或山药段子种芽上端朝同一方向”、“拍实”、“山药栽子和山药段子应分开播种”内容(见6.4.3);——增加了“水分管理”中“应保证三沟畅通,多雨季节及时排水。”(见6.5.2);——增加了“追肥”中“7月份”施肥指标(见6.5.3);——增加了“搭架、整枝、除草”中“摘除零余子”内容(见6.5.1.1);——修改了“品种选择及种薯要求”(见6.1);——修改了“种薯处理”(见6.2);——修改了上一版的“附录B”,(见附录A);——删除了“种薯用作繁殖材料的山药块茎”(见上一版的3.4);——删除了“主要病虫害”内容(见上一版的7.1);——删除了上一版的“附录A”。本标准由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萧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淮北市农林科学研究所、萧县新庄镇农技站、萧县农业农村局、萧县王寨镇农技站。本标准起草人:纵瑞敬、王建、王平超、周少群、王海燕、韩峰、董纯洁、陈述、张宗齐、吕新强、郑瑞云、朱桂荣、段慧芹、王晓波、章辉、刘艳春。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4/T979—2009。DB34/T979—20191山药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药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肥料及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栽培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方法和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山药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065山药等级规格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山药栽子Chineseyamplant山药块茎上端具隐芽的一段繁殖材料。3.2山药段子Chineseyamtubersegment山药块茎按8cm~10cm长度分切成段的繁殖材料。3.3零余子Bulbil山药叶腋处形成的可用作繁殖材料的气生块茎。4产地环境4.1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4.2要求地势高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2年~3年未种植过薯蓣科作物,以pH6.0~8.0的沙质壤土较为适宜。DB34/T979—201925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5.1肥料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等按NY/T496的规定执行。5.2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等按GB/T8321的规定执行。6栽培管理措施6.1品种选择及种薯要求6.1.1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抗逆、适应市场和当地气候的品种。6.1.2选择光滑、粗细适中、均匀、无畸形、无病斑、无虫害、无腐烂的薯块作种,山药栽子、山药段子和零余子均可用作种薯。6.1.3山药栽子,要求颈短、粗壮、无分枝,长15cm~20cm;山药段子,要求直径3cm以上,栽培上优先使用山药栽子,山药栽子数量不足时使用山药段子。6.1.4每隔3年~4年使用零余子繁殖更新山药栽子和山药段子。6.1.5零余子应肥大、饱满、形状规则、无损伤、无病虫害,繁殖比例1:6~1:8。6.2种薯处理6.2.1分切播种前1个月,将挑选的种薯分切成山药栽子和山药段子,随即在切口处蘸涂一层草木灰或生石灰粉,山药段子要做好顶端标记,山药栽子和山药段子分别放置。块茎末端不能做繁殖材料。6.2.2晒种将分切好的种薯放置在草毡上晾晒,薯块排成一层,期间要经常翻动,一般晾晒10天~20天,薯块断面出现向内萎缩即可。秋末冬初采收山药时切下贮藏的山药栽子,于播种前阳光晾晒2天~3天即可栽种。6.2.3催芽山药段子晾晒后,置于湿沙中25℃催芽,当芽长1.0cm~2.5cm时,经整理晾晒后即可栽种。6.3整地施基肥冬前深翻土地,按行距100cm、深80cm~100cm、宽30cm挖沟,沟向南北,25cm~30cm的表土应与底土分开堆放。早春土壤解冻后,每667m2施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5000kg、尿素10kg、过磷酸钙30kg、硫酸钾20kg作为基肥。基肥与表土混匀,回填沟土做垄,先填底土,后填表土,剔除石块硬物,破碎硬土块。提倡使用打沟松土机械操作。6.4栽种6.4.1栽种期3月下旬~4月中旬、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6.4.2栽种量每667m2需准备山药栽子、山药段子400㎏~600㎏,或零余子50kg~70kg。DB34/T979—201936.4.3栽种方法在垄上挖深10cm的播种沟,将山药栽子或山药段子种芽上端朝同一方向,按20cm~25cm株距平放沟内,盖土8cm~10cm,拍实,覆盖地膜。山药栽子和山药段子应分开播种,每667m2种植2600株~3300株。6.5田间管理6.5.1破膜放苗出苗时,及时在地膜上用刀片划一小“十字”口,使幼苗露出地膜,并用细土将薄膜口封盖严实。6.5.2水分管理栽种前浇1次透水,出苗后轻灌1次水,以后保持土壤湿润,不旱不灌。立秋后,视天气情况可灌大水1次,但不应积水。应保证三沟畅通,多雨季节及时排水。6.5.3追肥出苗后,每667m2施尿素5kg。发棵期每667m2施尿素15kg。6月份,每667m2施尿素30kg、硫酸钾20kg。7月份,每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5kg。8月份至9月份,叶面喷施0.2%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每10天喷施1次,连续喷3次~4次。6.5.4搭架、整枝、除草出苗后7天~10天,搭篱式或“人”字形架,架高1.5m以上。每株选留1条~2条健壮的茎蔓,及时引蔓上架,摘除基部侧枝,摘除零余子,及时除草。7病虫害防治7.1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运用综合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孽生和有利于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目的。7.2防治方法7.2.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强化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植物抗性;阴雨天注意排涝;及时摘除病残体,清洁田园,集中烧毁或深埋。7.2.2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控制病虫害。7.2.3物理防治播种前科学晒种;田间设置糖醋液、黑光灯或频振灯诱杀地下害虫和鳞翅目害虫。7.2.4化学防治DB34/T979—20194加强病虫害的调查与测报,通过系统调查,确定防治适期,通过普查确定防治对象田。病害一般在发病初期施药,虫害在田间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时施药。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针对炭疽病,选用16%二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133g~167g/667m2,或45%咪酰胺水乳剂3mL~50mL/667m2喷雾防治。——针对蛴螬,选用3%辛硫磷颗粒剂4kg~8kg/667m2于整地施基肥时均匀撒施地表。8采收8.1从垄的一端开始,先挖出60cm见方的土坑,用山药铲沿着山药在地面下10cm处的两边的侧根,把侧根泥土铲出,一手提住山药块茎的上端,一手沿块茎铲断其后的侧根,确保山药块茎完整。8.2产品质量应符合NY/T1065的规定。9生产档案设专人负责记录山药生产栽培技术档案,参见附录A。DB34/T979—20195AA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产技术档案表A.1生产技术档案序号项目内容1产地环境条件2品种3栽培方式4播期5出苗时间6搭架7除草8施肥基肥种类、数量追肥时间、种类、数量9水分管理10病虫害防治病害种类与防治方法虫害种类与防治方法11采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34T 979-2019 山药栽培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15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