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4T 1612-2012 无公害食品 园黄梨生产技术规程
ICS65.020.20B05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612—2012无公害食品圆黄梨生产技术规程Technologicregulationforproductionofwonhwangpearunpollutedproduct文稿版次选择2012-03-14发布2012-04-14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612—2012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砀山县水果协会、砀山县科学技术局、砀山县技术质量监督局。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砀山县道正实业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砀山海升果业有限公司、安徽同泰食品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鹏程、唐占英、叶振风、蒋书良、卞洪蕴、周秀侠、蒋银萍、李建东、黄永丰、陈争峰、刘超纲、杨春亮、杨鹏远。DB34/T1612—20121无公害食品圆黄梨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圆黄梨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和砧木的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圆黄梨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8406.2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GB/T18407.2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NY475梨苗木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102无公害食品梨生产技术规程3园地选择及规划3.1园地选择园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407.2的有关要求,其余按NY/T5102有关规定执行。3.2园地规划按NY/T5102规定执行。4苗木培育4.1砧木品种杜梨。4.2品种接穗从优良圆黄梨母株上选取当年生健壮发育枝作为接穗。4.3苗木质量应符合NY475规定。5栽植DB34/T1612—201225.1栽植时间秋末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5.2栽植密度根据土地条件,株行距3m~4m×5m~6m。5.3授粉品种马蹄黄梨、鸭梨、砀山酥梨、紫酥梨。5.4授粉品种比例配置1~2个授粉品种,比例按10%~20%,在园内均匀分布。5.5栽植方法按NY/T5102的规定执行。6高接换种6.1树形及树体整理大树高接圆黄梨,采用基部多主枝开心形。将中心干锯除,在第一层主枝中,选伸展方向和开张角度合理的3~5个主枝,每个主枝上选2~3个侧枝,主、侧枝截留4/5。在主、侧枝和大型结果枝组上,每隔25cm~30cm留直径0.5cm~1.0cm枝条作基砧,剪留长度5cm~8cm。6.2嫁接时期及方法从树体汁液开始流动到萌芽均可高接。方法采用双芽劈接或腹接,插入接穗后用塑料薄膜将嫁接口裹严并扎紧。6.3嫁接后管理及时抹除砧树上萌芽。嫁接口完全愈合后及时解绑,接穗新梢生长期重点防治梨茎峰、梨瘿蚊、梨褐斑病、炭疽病、梨木虱等病虫害。适时对新梢摘心拉枝,促生分枝,缓势促花。7土肥水管理7.1土壤管理7.1.1深翻改土幼树定植后,从定植穴外缘,每年秋季结合施肥向外扩穴,深、宽均为0.6m~0.8m。土壤回填时,底层加入秸秆、杂草,上层混加优质有机肥,填平后灌水沉实。7.1.2种植绿肥行间种植白三叶草、毛叶苕子、紫花苜蓿等。刈割后覆盖于树盘。7.1.3中耕除草及覆盖DB34/T1612—20123清耕制梨园在杂草丛生时进行中耕,以节约养分、调节土壤温湿度。树盘覆盖秸秆、杂草等,厚度10cm~15cm,上面零星压土,秋施积肥时将其埋入地下,能有效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7.2施肥7.2.1施肥原则按NY/T496的规定执行。7.2.2允许使用的肥料按NY/T5102中的规定执行。7.2.3禁止使用的肥料未经无公害处理的生活垃圾和含有重金属、橡胶和有害物质的肥料;硝态氮肥及未经腐熟的人、畜粪肥;未获准登记的肥料。7.2.4施肥时间和方法7.2.4.1秋施基肥每年10至11月份施入,以优质农家肥为主。施肥量按每生产1.0kg梨施1.0kg~1.5kg优质农家肥计算,每666.7m2施3000kg以上,在有机肥中掺入无机氮、磷和微量元素肥料。施肥结合深翻改土进行,在树冠外围挖条状或放射状沟,宽30cm~40cm,深40cm~50cm,肥料与土壤拌匀,回填土后灌水沉实。7.2.4.2追肥第一次在萌芽前,以氮肥为主;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以磷为主;氮、磷、钾配合;第三次在果实成熟前迅速膨大期,以钾肥为主。施肥量根据树势、生长情况确定,采用沟施或多点穴施肥。7.2.4.3叶面追肥根据树相观察确定叶面追肥时间及次数。一般全年4~5次,前期以氮肥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当缺少某种微量元素时应立即喷施补充。常用肥料为尿素、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类、复合微肥等,喷施浓度0.3%~0.5%,注意避开高温。7.3水分管理7.3.1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T18407.2的有关规定。7.3.2灌水时期、方法及排水按NY/T5102的规定执行。提倡梨园覆盖秸秆保墒,注意采前控水,提高果品质量。8整形修剪8.1树体结构新建果园多采用基部多主枝两层形,老园改造多采用基部多主枝开心形。DB34/T1612—201248.1.1基部多主枝两层形干高70cm~80cm,树高3.5m,层间距1m左右。一层主枝3~4个,层内距40cm左右,各主枝均匀向四周伸展,开张角60°~70°。每主枝配2~3个侧枝,同序位侧枝在同一方向,侧枝与主枝分生角为45°~50°。第二层主枝2个,分别伸向行间,长度为一层主枝的1/2,开张角60°,每主枝配两个小侧枝。8.1.2基部多主枝开心形干高70cm,树高3m。主枝4个,水平夹角90°,开张角60°~70°,每主枝均配置2~3个侧枝。8.1.3水平棚架形棚架高2.0m,主干高80cm~100cm,2~4个主枝,相距60cm左右,均匀分布向行间伸展,主枝在架面上间隔1.5m~2.0m,主枝上不配备侧枝,两侧配备各类枝组,大枝组间距80cm,中枝组间距30cm~40cm,小枝组间距10cm~20cm,结果枝组均匀布满架面。主枝背上不留大枝组。8.2修剪8.2.1幼树及初果期以培养骨架,合理造型,迅速扩冠为重点。选好骨干枝延长头进行中短截,促发长枝,扩大树冠。合理调整主、侧枝水平角度及开张角度,协调主、侧枝从属关系。对骨干枝以外枝条轻短截,缓势促花,促进结果并培养结果枝组。8.2.2盛果期调节生长与结果的矛盾,通过修剪,稳定健壮树势。疏除徒长枝、直立枝、细弱枝、过密枝,控制外围生长。控制花芽留量,合理负载。疏除外部直立、强旺枝,促进内膛枝条健壮生长,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对枝条选优去劣,去弱留壮,不断更新。9花果管理9.1预防花期冻害9.1.1根据天气预报准备好柴草,当气温下降到零度以下时,每666.7m2布熏烟点6~8个进行烟熏。9.1.2果园灌水可调节花期,避开霜冻。9.1.3花前树体喷洒0.025%~0.05%萘乙酸钾盐溶液,减轻冻害。9.2授粉以人工授粉为主,辅以壁蜂授粉。在授粉树上选大铃铛花制作花粉,花开30%时授粉。受霜冻后,对晚花补充授粉。9.3疏花疏果9.3.1疏花:花前复剪,疏除弱花枝、密花枝、短截过长花枝。花序分离期,疏除病虫花、小花、稠密花、中心花。保留花序数为留果量的2~2.5倍。DB34/T1612—201259.3.2疏果:落花后1至2周疏果,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宿萼果、小果。外围多留,内膛少留;壮树壮枝多留,弱树弱枝少留,每666.7m2留果量8000~9000个。9.4套袋9.4.1套袋前准备选择透气性好,耐雨水淋洗的专用果袋,规格17cm~20cm。套袋前及时喷药预防病虫害,参见附录A。9.4.2套袋方法花后三周开始套袋。前一天将袋口湿润,套袋时将袋体撑开,使袋的底部通气、放水孔张开,将梨果从袋口中间切口处置入袋中,从两侧纵向挤折,把袋口折叠至果柄处,用捆扎丝扎紧袋口。9.4.3套袋后管理套袋后每隔10天左右检查袋内黄粉蚜、康氏粉蚧入袋情况,发现危害及时喷药。10病虫害防治10.1防治原则按NY/T5102的有关规定执行。10.2农药使用按NY/T5102的有关规定执行。10.3主要病虫害10.3.1主要病害:梨轮纹病、梨褐斑病、梨炭疽病、梨腐烂病。10.3.2主要虫害:梨小食心虫、梨木虱、梨瘿蚊、梨黄粉蚜、梨茎峰、螨类、康氏粉蚧。10.4防治措施参见附录A:病虫害防治工作历。11果实采收根据果实成熟度分批采收,轻拿轻放,严防机械伤。采收质量参见附录B的有关要求。DB34/T1612—20126AA附录A(资料性附录)病虫害防治工作历时间物候期防治对象防治措施1~3月上旬休眠期各种越冬病虫1、清除落叶杂草、病虫枝,集中烧毁。2、刮除大树老翘皮,消灭越冬病虫。3、刮除腐烂病、干腐病病斑,涂抹灭腐灵。3月中旬~4月上旬芽萌动至开花前各种越冬病菌;梨小食心虫、梨木虱、梨蚜虫类、梨瘿蚊1、3月中旬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2、花序分离期喷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3、挂粘虫板诱杀梨茎峰、梨瘿蚊成虫。4月中旬~5月上中旬落花后至幼果套袋期褐斑病、轮纹病、炭疽病;梨木虱、梨蚜、梨瘿蚊、梨茎峰1、落花后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2、套袋前,喷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挂频振式杀虫灯。5月下旬~6月上旬幼果膨大期褐斑病、轮纹病、炭疽病、梨木虱、梨瘿蚊、梨黄粉蚜、康氏粉蚧。1、套袋后,喷25%戊唑醇乳油20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挂梨小性诱剂扑杀成虫。6月中下旬花芽分化期褐斑病、炭疽病、轮纹病、梨木虱、梨瘿蚊、梨小食心虫、康氏粉蚧。1、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2500倍液。2、查看套袋果,摘除病虫果。7月上中旬果实膨大期褐斑病、炭疽病、轮纹病;梨小食心虫、梨黄粉蚜。喷12.5%烯唑醇乳油1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8月下旬至9月采收后褐斑病、炭疽病、轮纹病;梨小食心虫、梨黄粉蚜、山楂叶螨,梨木虱等1、采后喷50%咪酰胺锰盐2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半月后喷1:3:260倍波尔多液3、树干绑草把诱集越冬害虫11~12月落叶后越冬病虫害清除园内枯枝,病僵果等。DB34/T1612—20127BB附录B(资料性附录)圆黄梨质量要求项目指标色泽褐色,套袋后浅黄褐色,果面光洁果形果形端正,扁圆形果肉果肉洁白、果心小风味汁丰、味甜、肉脆、有香味。平均单果重,g300~500可溶性固形物,%≥11.0总酸,%0.15~0.35硬度(kgf/c㎡),3.5~4.5(采摘期)安全要求应符合GB18406.2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34T 1612-2012 无公害食品 园黄梨生产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154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