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4T 2550-2015 茯苓种植技术规程
ICS65.020.20B05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550—2015茯苓种植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CultivationofPoriaCocos文稿版次选择2015-12-30发布2016-01-3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2550—2015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丽琍、张雪利、郑辉、席陶然、霍家佳、洪登华、陶学明、林兴虹、张勤才。DB34/T2550—20151茯苓种植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茯苓种植的产地条件、整地、菌种生产、接种、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晾晒等方面的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茯苓人工种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4产地条件4.1环境要求4.1.1选择生态环境无污染区域。4.1.2空气质量符合GB3095的规定。4.1.3灌溉水源符合GB5084的规定。4.1.4土壤符合GB15618的规定。4.2选地要求4.2.1选择海拔200m~1000m、坡度10°~30°的向阳山坡地。4.2.2选择含沙量65%~75%、pH值5.0~6.0的中粒度沙壤地。5整地DB34/T2550—201525.1清除杂草,深翻土地30cm~50cm。5.2顺山做垄挖坑,种植坑长70cm,宽20cm,深度20cm,间距15cm~20cm。5.3种植面四周做好排水沟。6菌种生产6.1品种一般选用菌种W3、5.78等优良品种。6.2菌种管理菌种按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管理。6.2.1培养基配方松木屑50%,辅料45%(麦麸、小麦、破碎玉米、米糠或稻子选其一种),葡萄糖2%,石膏粉2.5%,无机盐0.5%等。6.2.2培养方法培养基配料加水搅拌均匀、灭菌、接种、培养。6.3段木制作6.3.110月份~12月份选择树干直径≥5cm的松树。6.3.2按55cm~65cm截断。段木削皮留筋,直径10cm的段木削皮6处,直径5cm~10cm的段木削皮4处。削皮对削,留皮对留,留皮宽度≥2cm。6.3.3将削皮留筋后的段木堆码在向阳、干燥、通风的地方,用砖头或石头将段木垫高≥30cm,堆成“井”字形,堆高1.5m。料堆顶端用塑料布或编织袋遮盖防雨。一个月要翻堆一次,第二年3月~4月进行栽培使用。7接种7.1接种时间每年4月底种植,选择晴天、土壤干燥条件下接种。7.2接种方法7.2.1取上年带皮小茯苓7个~8个作种苓放在穴中。7.2.2每穴种苓上方密实放置10kg~12.5kg木段。粗木段排下面,细木段排在间隙中压实。木段两端各接1袋菌种,压实。7.2.3接种后及时覆盖沙土,覆土厚度10cm~15cm。7.3补种接种20d内,检查菌丝的生长情况,如果没长菌丝或有霉菌,可将木料清理,再重新接种。8种植管理DB34/T2550—201538.1培土茯苓生长期,随时检查,及时覆土。8.2除草发现杂草,及时除草。8.3保湿干旱时,可早晚喷水保湿。8.4清沟清除垄沟中的杂草、泥沙等,保持排水通畅。9病虫害防治9.1防治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无害化综合治理。9.2病害防治病害主要是木霉、青霉、曲霉等感染,发现时使用生石灰喷撒处理。9.3虫害防治9.3.1防治害虫主要是白蚁。9.3.2接种前防治对有白蚁危害的地区需用杀白蚁药进行土壤消毒。9.3.3接种后防治接种7d~10d后,如果发现白蚁,用杀白蚁药喷洒在白蚁身上或蚁路上,进行防治。9.4农药使用符合GB4285的规定。10采收与晾晒10.1采收时间秋末晴天采收。10.2采收标准10.2.1茯苓采收遵循采大留小原则,采后覆平泥土。10.2.2采挖时,不损伤块根表皮,保留小块根,可第2年繁殖。DB34/T2550—2015410.3晾晒清理洁净,切片晾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34T 2550-2015 茯苓种植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15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