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7T 579-2005 优质原料奶生产技术规程
ICS65.020.30B43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579—2005优质原料奶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StipulationsforHighQualityMilkProduction2006-01-23发布2006-03-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579—2005I前言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办公室、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莱阳农学院、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王中华、罗欣、吴乃科、曲绪先、张思聪、刘晓牧、林雪彦。DB37/T579—20051优质原料奶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生产优质原料乳的环境、饲料、挤奶、原料乳贮藏与运输的基本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养殖小区、集中挤奶的收奶站。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5046-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兽药使用准则NY5047-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48-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5049-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NY5045-2001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NY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3术语和定义3.1优质原料乳:优质原料乳除应达到NY5045-2001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外,乳脂率不低于3.4%,乳蛋白率不低于3.0%,细菌总数不超过50万个/ml,体细胞数不超过40万个/ml,其它理化、卫生指标要求见附录A。3.2NDF:中性洗涤纤维。植物性饲料经中性洗涤剂(3%十二烷基硫酸钠)洗涤之后不溶解的部分,主要是植物饲料的细胞壁部分,包括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和极少量的蛋白质。3.3ADF:酸性洗涤纤维。植物性饲料经中性洗涤后不溶的部分进一步用酸性洗涤剂(2%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1.0mol/L硫酸溶液)洗涤后不溶解的部分,其中含有纤维素、木质素和硅酸盐。3.4过瘤胃蛋白:在瘤胃中没有被微生物分解,进入后段消化道消化的饲料蛋白。3.5保护脂肪:脂肪酸盐,通常为脂肪酸的金属盐(如脂肪酸钙)或氨基酸盐。4要求4.1环境要求4.1.1奶牛场环境应符合NY388-1999的规定。4.1.2奶牛场水源应符合GB5749-1985的规定。4.1.3奶牛场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18596-2001的规定。4.2饲料要求4.2.1饲料使用应符合NY5048-2001的规定。4.2.2日粮组成力求多样化,单一饲料原料的日喂量控制在以下推荐范围内(表1)。DB37/T579—20052表1单一饲料推荐最大日喂量饲料种类最大日喂量(kg)饲料种类最大日喂量(kg)青干草10(不少于3kg)块根块茎及瓜果类10青贮25谷实及饼粕类4青草50(优质幼嫩青草可适当增加)小麦麸3糟渣类10(白酒糟不超过5kg)豆类14.2.3粗饲料喂量和颗粒大小:日粮的ADF水平不低于19~21%,NDF水平不低于26~28%。饲喂奶牛的粗饲料颗粒大小以2~3cm为宜,不应低于1cm。4.2.4蛋白质水平: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应能满足奶牛维持、泌乳和胎儿生长的营养需要,过瘤胃蛋白含量占日粮粗蛋白的30~40%。添加尿素应在产奶4个月以后,添加的比例不超过混合精料的1~2%。4.2.5日粮中添加脂肪:日粮中脂肪添应遵循必要性、合理性、经济性原则。一般仅在产奶量超过7.5吨、用优质粗饲料后精粗比仍然过高的泌乳奶牛日粮中使用。脂肪的总添加量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7~8%,其中保护脂肪不超过日粮干物质的2%。4.3饲养管理4.3.1奶牛的饲养管理应符合NY5049-2001的规定。4.3.2粗饲料宜自由采食,泌乳期干物质采食量不低于体重的3.5%。4.3.3保持牛体卫生,有系统的乳房炎预防措施。4.3.4奶牛防疫应符合NY5047-2001的规定。4.3.5疾病治疗时兽药的使用应符合NY5046-2001的规定。4.3.6挤奶4.3.7采用机械挤奶,挤奶机、管道、贮奶罐有严格的消毒制度。4.3.8挤奶前后均应药浴乳头。4.3.9挤奶前药浴乳头后,每个乳头用一块消毒毛巾或纸巾拭去药液。拭去药液、安装挤奶杯的过程中注意避免对乳头的二次污染。4.3.10挤出的前三把奶用专门的容器收集后废弃。4.3.11原料奶的贮藏运输4.3.12挤出的原料奶应在1小时内冷却至4℃,置于4℃冷罐内贮藏。4.3.13原料奶在牛场冷罐内的贮藏时间不超过24小时。4.3.14运输时间不超过2小时可用保温罐车运输,超过2小时应采用冷罐车运输。4.3.15贮奶罐每次清空后均应按照严格的程序消毒。DB37/T579—20053附录A(规范性附录)优质原料乳理化、卫生指标要求表A.1理化要求项目指标相对密度,di201.028~1.032脂肪,%≥3.4蛋白质,%≥3.0非脂乳固体,%≥8.3酸度,oT≤18杂质度,mg/kg≤4表A.2微生物要求项目指标细菌总数,万个/ml≤50芽孢总数,个/ml≤1000耐热芽孢,个/ml≤100嗜冷菌,个/ml≤100体细胞数,万个/ml≤40
本文标题:DB37T 579-2005 优质原料奶生产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15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