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63T 546.4-2005 青海牦牛选育技术规范
ICS备案号:18168-2006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T546.4—2005青海牦牛选育技术规范StandardofSelectivetechniqueonQinghaiYak2005-09-30发布2005-11-01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DB63DB63DB63DB63DB63/T546.4—2005I目次前言...................................................................................II1范围..................................................................................12选育方案的制定........................................................................13选育基础牛群的条件....................................................................24选育牛群的建立........................................................................25选择技术..............................................................................26选育效果检验..........................................................................27牦牛评级标准..........................................................................2DB63/T546.4—2005II前言为指导和规范在牦牛选育技术中的管理,提高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我们在总结和借鉴国内牦牛选育经验,参阅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特制定了本规范。本规范对选育方案、选育基础牛群、选择技术、选育效果检验和牦牛活体分级作了明确规定。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学文鲍守刚DB63/T546.4—20051青海牦牛选育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对牦牛选育技术的方案、选育基础牛群、牛群的建立、选择技术、选育效果的检验和牦牛评级做了明确规定。本标准适用于牦牛品种(系)的选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B63/277牦牛评级标准3选育方案的制定3.1对地方良种牦牛的选育、类型间的杂交选育、野牦牛引入的改良选育和新品种的选育。在选育前应制定选育方案。3.2制定选育方案应根据国民经济和当地牦牛的特点等确定选育方向及不同阶段的选育指标;确定理想的体型外貌、体尺、活重等及发展数量的规划,制定明确的选育目标。3.3制定选育方案应以现代遗传学和动物育种学等为理论指导,做全面综合分析,从中选出最优化的方案。3.4选育方案中所规定主要经济性状的选育指标应切合实际,选择项目应突出重点。3.4.1繁育性能中应规定受配率、受胎率、繁殖成活率、总增率、犊牛成活率。3.4.2饲料利用效率中应规定每增重1kg体重消耗天然牧草的数量,并注明所需消化能(MJ)和粗蛋白质的数量。3.4.3产肉性能中应测定屠宰时平均背膘厚度、主要肉质指标,屠宰后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肉脂比、眼肌面积,皮下脂肪厚度。并进行牦牛产肉性能遗传力测定。3.4.4体型外貌公牦牛头粗重、颈短宽而深,肌肉着生良好;胸宽深而长;背腰平直、宽而无凹拱;尻部宽,略斜,肌肉丰满;四肢粗壮、结实端正,蹄坚实;睾丸正常、大小一致;全身被毛厚密而长,长毛具光泽,毛黑褐色(白牦牛选育区除外,或允许尾毛为白色)全身结构匀称,体质坚实。母牦牛头轻而狭长,呈楔形;颈较细长,肌肉着生一般;胸宽深而圆,腹大不下垂;鬐甲高、宽、长中等,背腰宽平(青藏高原型、经产牛允许略凹),尻长、宽中等,尻部肌肉着生较好,允许斜尻,四肢结实端正,蹄坚实缝小;乳房较大,乳头长、粗和间距较大而匀称;毛绒好,长毛略有光泽,毛色黑褐。全身生长发育匀称,结实紧凑。3.5建立稳定的选育基地及选育牛群,坚持长期选育。4选育基础牛群的条件4.1选择的基础牛群,应具有明显的品种特征、特性及达到选育目标的遗传基础,选育群必须有各项记载或牛群档案,以便于指导工作,母本选育注重其繁殖性能,父本以生长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为主。4.2选育牛群的个体其主要经济性状的表型值,应超过群体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以上。DB63/T546.4—200524.3选育牛群的个体体质健壮、血缘符合选育方案要求。5选育牛群的建立5.1参加选育牛群的数量应根据选育方案、选择强度和实施条件来确定,选育母牛群一般不少于100头。选育群每个场或村最少应有一群。凡鉴定为特、一级的母牛,按管理定额组成选育群,如特级母牛较多,还应单独组群,叫精选群或核心群,配备特级公牦牛。二级母牛配备特、一级公牛。三级母牛编入更新群,选好淘劣,每年更新,配备一、三级公牛。混合群主要含培育的幼年公牛、役用牛和少量生产用母牛。5.2定期交换种公牛,建立繁育体系为防止牦牛退化、避免近亲繁殖,按牛群周转情况每3-5年交换一次,交换的种公牛必须经过鉴定是特、一级公牛。5.3继代选育群一般由2~3头无血缘关系的公牛和60~80头母牛组成,并进行闭锁繁殖。5.4选育牛群的营养水平与饲养管理条件应相对稳定。6选择技术6.1断奶时选择根据个体生长发育、体型外貌、犊牛的整齐度、有无遗传疾患、亲本育种值等,进行综合评定。6.2六月龄的选择按个体的生长发育、体型外貌、活体膘厚、同胞或半同胞测定结果进行选择,亦可按综合选择指数法选择。6.3初产母牛的选择按个体生长特性、年龄、配种效果、繁殖性能、哺育和犊牛生长发育进行选择。6.4选育牛群的配种繁殖牦牛的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发情配种集中在7、8、9三月。产犊则集中于4、5、6三个月。7选育效果检验7.1检验选育效果应逐代计算遗传改进量,并进行配合力测定。杂交效果不明显时,需改进选育方法。7.2选育的各世代牛均应进行外貌特征主要经济性状的一致性和均匀度的检查,并计算平均亲缘系数和近交系数。8牦牛评级标准牦牛评级按DB63/277中的规定执行。
本文标题:DB63T 546.4-2005 青海牦牛选育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170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