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动物园中的中国珍稀哺乳动物
版权信息书名:动物园中的中国珍稀哺乳动物作者:李健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03ISBN:978-7-115-47361-5推荐语说到动物,你首先会想到哪一种?很多中国人的答案会是狮子、河马、长颈鹿,是非洲大草原上奔腾的迁徙动物。然而就在我们身边,隐藏着许多本土动物。它们是在北京郊区山林中穿行的豹猫,是在东北雪原上横行的貂熊,是在四川大山中与熊猫殴斗的黄喉貂,是在珠江口协作捕鱼的江獭……这样的动物,我们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然而,在我们的媒体上,在我们的科普书中,国外的动物出现得远比本土生灵多得多,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尴尬的遗憾。但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本土的动物,它们也理应获得我们更多的关注。想要了解这些与我们为邻的生灵,这本书是个很好的开始。陈旻——@花蚀,果壳网新媒体主编我们总是说这样一句话:中国地大物博。地确实不小,各种动植物种类也确实丰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占愈演愈烈,加之对野生动物的过度利用,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猖獗,本土动物的生存状况越来越值得关注。李健多年来走访了国内多个动物园与保护区,用镜头记录中国本土的野生动物,让公众通过他的作品来认识这些中国本土动物——也许它们的数量还很多,也许这些照片就是我们见到它们的最后一面。对本土动物感兴趣的读者除了关注本书,还可以关注作者的新浪微博“动拍伽利略”。杨毅——知名动物达人,动物饲养员,自然博物指导老师中国地大物博,生活着许多神奇的哺乳动物,或许我们终其一生也无缘在野外看到几种。中国的动物园中曾经展示过大量的本土哺乳动物,但是由于公众对它们缺乏关注,因而动物园将展出的重心慢慢转向国外物种。现在在国内动物园中能够看到的本土哺乳动物已经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在动物园中看到了。李健老师用他的眼睛、他的镜头、他的情感,向读者们展示了这些动物园中日渐稀少,甚至目前已经不复存在的本土哺乳动物,这能让更多的国人了解生活或者曾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野生哺乳动物,非常难得。齐新章——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中国是世界上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除了青藏高原、西南山地和少数几个保护区外,中国的大中型动物在野外都极难遇见,甚至很少出现在国内外的纪录片和书籍中。因此,动物园成了我们唯一可以欣赏这些祖国瑰宝的地方。遗憾的是,本土动物正迅速从国内动物园中消失,尚存的很多个体也默默无闻地蜗居于简陋的笼舍中。为唤起公众对本土动物物种的关注,李健先生用多年的时间自费走访了全国多家动物园,用镜头记录了动物园中不为人知的本土动物。它们中有些和大熊猫一样是中国的特有动物,有些在分类学上独一无二,还有些在国外动物园中从未展出过,是无数外国游客不远万里奔赴中国的原因。也有一些在国内动物园被弃若敝屣,但在欧美动物园却被视若珍宝——它们利用当年从中国引进的个体建立了人工种群,使之保有一脉。所有这些物种,都有着令人窒息的美丽和高贵,倘若得到和外国物种同样的待遇与展区,那它们将会是动物园中最耀眼的风景。本书将带您领略国内动物园中鲜为人知的本土物种之美。希望读完本书后,您下次走进动物园时能注意到不一样的风景,收获不一样的知识。同时不要忘记,您在每一个展区前的每一次驻足,都在向园方传达着这样的信号:我喜欢看这种动物,希望你们能改善它的生存条件。孙戈——野生动物研究人员一提到野生动物,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非洲大草原上的雄狮、大象、猎豹,却很少有人关注本土动物。李健老师的这本书里包含了丰富的优秀动物摄影作品和相关科普文字,让人读来惊觉本土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本书也几乎可以视为目前最完整的中国原生野生哺乳动物的精美影像资料。本书是我在2018年最期待的一本书。刘竞——自然摄影师,商业摄影师,摄影讲师孔子曾经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但古人肯定想不到在21世纪的今天,城市中可供我们观看、辨识的野生兽类已寥寥无几。这是这个时代和这片土地的不幸。但在我国的动物园中,除了公众烂熟于心的长颈鹿、斑马等“外来种”,亦饲养、展出了一些或珍稀或神秘的中国本土兽类,它们都是中国本土动物物种宝贵的圈养种群和基因库。作者李健奔走于全国各地,用镜头记录它们的影像,并撰写了此书。它既可作为科普读物,又可作为参观动物园的攻略,实在是一本难得的用心佳作,诚心推荐!梁钊——动物园志愿者,动物爱好者纽约市一共有4家动物园,大小及风格迥异,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纽约皇后动物园(QueensZoo)。该动物园的入口处便开宗明义:“我们只关注本土动物,因为它们生活在我们身边,伴随着我们的历史……”不大的动物园内展出了美洲的各种本土动物物种,用生动的方式诠释着本土之丰饶、壮丽。那么回到我们身边,当国内动物园中充斥着河马、羊驼、斑马、鸵鸟等广为人知的“标配”物种时,那些分布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具有本土魅力的动物物种却悄无声息,生存空间被无限挤压。世界上现存6个亚种的虎,中国就有4种;世界上有8种熊科动物,中国就有4种……我们有的不仅仅是大熊猫,还有云豹、瑶山鳄蜥、赛加羚羊、孔雀雉等你甚至未曾听闻过的本土动物物种。它们伴随着民族出现,伴随着文明进步。而今天,在我们尚未与之谋面时,它们有的已经走向消亡。本土动物物种需要关注,需要认知,需要保护。所有的需要,可以先从翻开这本书开始。卢路——动物骨骼标本师,自然、动物讲师,摄影的疯狂痴迷者这本书是李老师这十几年来的心血之作,它不仅仅是一本动物图书那么简单,希望您不仅把它当作一本动物图书看待,而且能够从中认识和了解野生动物。请与李老师、与我们大家一起保护这些野生动物!李墨谦——青年插画师,山水画家,齐白石第四代再传弟子序1◎蒋志刚为了唤起人们对中国本土动物的关注,让人们了解中国的野生动物,李健先生走访了全国多家动物园,用镜头记录了动物园中的中国珍稀本土动物,整理了丰富的影像资料,写作了这本书。李健先生是一位热心人,为了拍摄这些动物,他不辞辛劳,足迹遍布数十座城市。要拍好野生动物,可不仅仅是端稳相机、对准镜头、按下快门那么简单。在动物园的狭窄环境中,要懂得如何尽量避开围栏、笼舍和饲槽。此外,野生动物不会配合摄影师。为了拍好一个镜头,摄影师需要长时间的蹲守,耐心等待动物出现时的最好的角度、最好的光照。要拍好动物,既需要细心琢磨、耐心等待、精心构图,又要善于与饲养员们沟通。李健先生的确花了很大气力才完成了这部书稿。他请我为他的书作序,我看了样稿的照片与文字后,欣然命笔。现代动物园作为向公众展出动物的固定场所,最早出现在欧洲。1793年,法国巴黎植物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动物园。后来,法国的动物园模式被欧洲其他各国效仿,英国、瑞士、德国先后建立了由动物学会管理的动物园。后来,这些动物园成为现代城市的元素,逐渐从早期上流社会人士的活动场所、画家写生动物和动物学家研究动物的场所转变为大众观赏动物、了解动物的场所。动物园在我国的出现比西方晚了100多年。始建于1906年的北京农事实验场附属万牲园(北京动物园的前身)是中国最早的动物园;1907年,齐齐哈尔龙沙公园动物园和无锡锡金公园开始建设;1928年,南京建立了玄武湖动物园。北京万牲园是我国展出动物最多的动物园。早期的这些动物园都在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中遭到了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动物园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20世纪50年代,先后建立了成都动物园(1953年)、昆明动物园(1953年)、上海动物园(1954年)、重庆动物园(1955年)、长沙动物园(1956年)、兰州动物园(1957年)、广州动物园(1958年)、南昌人民公园动物展区(1959年)等一批国内大中型动物园以及公园动物展区。20世纪70年代,中国新建了南宁动物园(1973年)、天津动物园(1975年)等动物园。在这一时期,北京动物园曾派员前往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采购动物,历时4年,收集到大量的非洲野生动物,补充、完善了中国动物园的非洲动物收藏。改革开放后,中国动物园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93年,我国第一家野生动物园——深圳野生动物园开园。中国动物园开始大批引入大洋洲、美洲的动物,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动物园饲养的动物种类。同时,中国动物园的设计管理开始引入国外的先进理念,中国动物园的发展开始融入世界动物园发展的潮流。北京动物园等大型动物园率先在园内模拟动物的自然生境,实施丰富动物生境计划。现代动物园有以下3项使命:动物科普宣传、动物科学研究教育以及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现代动物园是人们休闲的场所,每年中国动物园的游人数量可达1亿多人次,居世界各国首位。在游览的同时,人们在动物园中认识了动物,了解了生物多样性,获得了动物学与生态学的知识。于是,动物园成为对公众进行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教育的基地。参观动物园的人群中占很大比例的是学龄前儿童及其父母。对于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来说,除了通过电视、网络、图书、杂志看到野生动物的影像之外,几乎没有接触野生动物的其他途径,而动物园是很多人能亲眼看见野生动物的唯一地方。因此,动物园对于公众的动物科学知识普及作用不言而喻。现代动物园还是开展动物学研究的场所,国内外动物学研究者在动物园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例如北京动物园、成都动物园、上海动物园、苏州动物园、重庆动物园等对大熊猫、金丝猴、金钱豹、华南虎、黑天鹅、扭角羚、朱鹮、丹顶鹤繁殖的研究。中国动物园还开展了关于圈养动物刻板行为的研究,如对生境元素丰富化与大熊猫刻板行为的研究,利用气味丰富笼养环境、减少笼养金钱豹刻板行为的研究,以及金丝猴家族中雌性序位和性关系对维系家族关系作用的研究等。目前,世界上有近3000种鸟兽只有在迁地保护下才能生存。将迁地保护繁育的濒危物种后代放归自然、建立自然种群,是濒危物种迁地保护的目标。一些物种只有同时维持野生种群和人工保护的迁地种群,才能保证不会灭绝。目前中国动物园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半壁江山,保存着许多中国特有动物和外来动物物种的遗传资源,人们在动物园、水族馆开展了濒危动物迁地保护工作。现代动物园在扩大面积、营造生境后,将发展成为野生动物物种保护中心。哺乳动物是地球上适应能力最强的动物类群。从戈壁到深海,从雪山到湿地,到处都有哺乳动物的足迹。中国疆域辽阔,南北跨越近50度纬度,东西跨越60余度经度。中国的地质环境经历了海陆变迁、高原隆升等重大地质事件,境内地貌多样、气候迥异,气温与降水的差异决定了中国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在第三纪新构造运动中,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为哺乳动物创造了新的生态位(编辑注:一个物种所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大规模地质造山运动导致中国哺乳动物区系发生了南北分化,并产生了许多特有种,如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野牦牛、白唇鹿等。全球30种鼠兔中有25种分布在中国,这25种中一半以上为中国特有种。根据李健先生的观察,国内动物园中饲养和展示的中国哺乳动物只有100余种,其中大多数种类的饲养种群即将消失。在这些动物消失之前,用影像记录下它们的身影确有必要,我祝贺李健先生完成了一件大事。在李健先生的新作即将面世之际,我谨向广大读者推荐这一佳作。在这本书中,大家不仅能够看到难得一见的珍稀动物,还可以获得丰富的动物学知识。蒋志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华盛顿公约》(CITES)中国科学机构]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序2行走在动物园之间,也有一个别样的年华◎张劲硕天津博物学爱好者李健兄嘱我为其新书写序,而我一拖再拖,迟迟没有动笔。当我在最后的时间节点前打开他发来的样稿时,我倏地被感动了。翻阅李健兄发给我的文字和图片,有一种强烈的共鸣立即涌上心头。这是一本写动物园动物、拍动物园动物的书。动物园是我儿时最流连忘返的地方,那里也有我最挥之不去的记忆——我相信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都离不开动物园。有时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博物爱好者在一起聊天时,大家的话题会不约而同地与动物园、自然博物馆联系在一起。我们这一代人在儿时见证了中国动物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每个人所在的不同城市的动物园的辉煌时刻。今天回过头来想一想,也许那个时候真的是动物园发展的顶峰——拥有最多的动物种类和最
本文标题:动物园中的中国珍稀哺乳动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21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