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中等职业学校中医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中等职业学校中医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中医(1013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保健服务机构,培养从事中医、针灸推拿、保健按摩、预防保健、中医养生指导和健康宣传教育等一线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五、职业范围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中医医士中医执业医师(助理)中医骨伤2针灸科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助理)针灸推拿3保健按摩师保健按摩师针灸推拿4保健刮痧师保健刮痧师针灸推拿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个或2个职业资格证书。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2.具有医学伦理观念和医疗安全意识。3.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尊重患者,能够将预防疾病、诊治疾病和促进健康作为职业责任。4.具有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合作意89识与团队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2.具有必要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基本知识。3.具有能运用中医和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治的能力。4.具有运用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进行健康服务的技能。5.具备从事健康服务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的能力。6.具有开展卫生宣教、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工作的能力。7.具有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的指导能力。8.具有农村卫生管理的一般能力。专业(技能)方向——针灸推拿1.具有必要的中医药、针灸、推拿、刮痧等基本理论知识。2.具有运用针灸、推拿、保健按摩、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进行健康服务的技能。3.具有一定的健康产业、产品的管理及营销能力。专业(技能)方向——中医骨伤1.具有必要的中医骨伤科基本理论和知识。2.具有运用中医适宜技术进行骨伤救治的能力。3.具有社区医疗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七、主要接续专业高职: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本科: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90八、课程结构毕业实习综合实训专业针灸推拿方向中医骨伤方向专业选修课︵技推拿手法中医正骨学基础1.病原微生物能刺灸学基础中医筋伤学基础与免疫学基础专︶中医养生康复学基础中医外科学2.病理学基础业方3.药理学基础技向4.妇产科学基能课础课5.外科学基础6.儿科学基础7.中医执业医师(助理)资格考试培训课专解内中中程业剖中中诊中科医医8.中医药文化核生医药断医心理学与学内学妇适基科宜9.人际沟通课学基方基儿基础剂10.应用语文础学础科学础学技术11.其他职职经计公共选修课业业济哲算体公1.心理健康公共生道政学语数英机育基础课涯德治与应与共历规与与人文学语用健艺史2.心理学基础划法社生基康术3.文化与风俗律会础九、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91(一)公共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职业生涯规划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2职业道德与法律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3经济政治与社会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4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25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626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287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288计算机应用基础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089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14410公共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11历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二)专业技能课1.专业核心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了解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掌握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基本功能,以及血液循环、代谢、1解剖生理学基础消化和吸收等的基本知识;学会专业必需的人体结构和90组织学以及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区分正常的器官组织,以及进行基本健康指导的能力92续表 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了解中医学发展基本理论和中医诊断的基本内容;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思维方法以及中医学对人体2中医学基础生理、病理及疾病防治的认识,掌握中医病情的诊察及判断、辨别证候等中医诊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90有运用中医基础知识和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进行辨证分析的能力了解中药及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掌握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3中药与方剂学及某些特殊用法,以及代表方剂组成、用法、主治、72配伍意义以及加减运用等;学会识别常用中药饮片,具有分析运用成方和临床遣药组方的能力了解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掌握常见症状的表现特点、发生机理及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实验室检查、4诊断学基础影像学检查的内容、参考值、临床意义;学会正确采集54病史;具备临床思维能力,能够综合分析主客观资料,并做出初步诊断了解中医内科、中医儿科疾病的分类、特点及诊治5中医内儿科学过程和方法;掌握中医内科、中医儿科常见病的症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及部分疑难病、急危108重症的诊治;具有诊病、辨证及病案书写的基本能力了解内科学的范围、内容、发展和学习方法;掌握内科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内科常见疾6内科学基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预后以及预防72处理;学会初步诊治及处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和学术特点;掌握女性解剖生理、诊治规律、预防保健等知识,以及中医妇科7中医妇科学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辨证论治和72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学会中医妇科临床诊疗与处理技能,具有分析病情并能进行初步诊断的能力了解临床常用中医适宜技术的发展及特点、作用原理和治疗原则;掌握针法、灸法、刮痧、拔罐、敷贴、8中医适宜技术推拿、熏洗、耳诊等各种治疗与保健方法的适应证、72操作规范及手法动作要领;具有运用中医适宜技术进行初步诊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932.专业(技能)方向课(1)针灸推拿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了解推拿手法的临床应用范畴、作用原理;掌握推拿手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推拿手法的基本技术1推拿手法要求和动作要领;掌握成人推拿手法和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方法、动作要领和实际用途;学会各种推拿手法54的操作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手法处理临床各类常见疾病了解刺法、灸法、拔罐法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掌握2刺灸学基础毫针刺法的操作,各种进针和行针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掌握艾灸法、拔罐法的操作运用;学会针刺36的手法及补泻手法,具有处理晕针、滞针、弯针的能力了解中医养生康复的发展简史;掌握中医养生康复基础理论、基本原则;掌握中医传统养生康复技术、功法3中医养生康复学基础及中医特色养生康复技术;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正常54人群进行中医养生指导,对常见疾病人群进行正确的中医特效康复指导(2)中医骨伤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了解中医正骨学的研究范围、发展简史;掌握常见骨折、脱位的病因病机、诊断以及辨证治疗中的手法复位、1中医正骨学基础固定方法、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具有运用常见骨折、54脱位的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术的操作技术对常见骨伤科疾病进行施治的能力了解筋伤学的内容范畴;掌握筋伤学及其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软组织伤病的病因、病机、辨2中医筋伤学基础证分析、检查方法及手段,诊治要点、治疗方法和康复措施等;具有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筋伤常见病36诊治的能力,对筋伤一些疑难病症,危急重症具有初步诊断和急救处理能力了解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外科疾病的范畴;掌3中医外科学握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与辨证治疗等;具有运用中医外科常用诊疗方法,进行常见病54初步诊治的能力943.专业选修课(1)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2)病理学基础。(3)药理学基础。(4)妇产科学基础。(5)外科学基础。(6)儿科学基础。(7)中医执业医师(助理)资格考试培训课程。(8)中医药文化。(9)人际沟通。(10)应用语文。(11)其他。4.综合实训综合实训包括教学见习及综合技能训练。教学见习旨在使学生熟悉医院环境及中医临床工作内容。综合技能训练包括在校内进行的中药综合实训、中医综合实训、西医综合实训、针灸推拿综合实训和中医骨伤综合实训,旨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5.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包括临床实习和毕业实习两种方式,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实习方式。(1)临床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同时,保证实习岗位与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一致,并覆盖职业准入标准的内容。临床实习主要安排在教学医院、中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实习主要在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外科、针灸科、推拿科和理疗科等科室,依照实习大纲完成8个月的临床实习。(2)毕业实习:是在与专业(技能)方向相关的康复保健服务机构进行实习,主要进行中医推拿、保健按摩、保健刮痧等项目的8个月实习。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95与康复保健服务机构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十、教学时间安排(一)基本要求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毕业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学时。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人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学时及主要选修课内容。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医疗卫生机构的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二)教学安排建议学期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123456职业生涯规划232√ 职业道德与法律232 √ 经济政治与社会232 √ 哲学与人生232√公语文9162√√ 共基数学7128√√ 础课英语7128√√ 体育与健康8144√√√√计算机应用基础6108 √ 公共艺术236 √ 历史236 √ 公共基础课小计4987096续表 学期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123456解剖生理学基础590√ 中医学基础590√ 中药与方剂学472 √ 专业诊断学基础354 √ 核心中医内儿科学6108 √ 课程内科学基础472 √中医妇科学472 √中医适宜技术472
本文标题:中等职业学校中医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231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