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年上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更新题库
2018年上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更新题库一、判断题(要求:只判断正误)1.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答案要点]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2.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答案要点]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3.劳动是财富的惟一源泉。[答案要点]错。因为:首先,劳动的主体和客体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主体来看,劳动离不开人的肉体组织的作用,而人的肉体组织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的客体即劳动对象来看,无论是天然的劳动对象还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都来自自然界,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其次,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离开自然界劳动便无从发生。劳动不能创造物质自然界本身,它只能改变自然物的形态,而且在改变自然物形态的过程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劳动并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自然界的存在是劳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可以说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界是财富之母。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惟一源泉,劳动和自然界加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4.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在内的意识形式,包括劳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是文化的来源,劳动也只是文化的来源之一。5.因为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所以垄断消除了竞争。答:此观点错误。(1分)虽然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1分)因为: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分)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2分)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2分)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2分)二、简答题1.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答: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分)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2分)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2分)2.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了哪些原则?答: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2分)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2分)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2分)3.我们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答: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得界定。(2分)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2分)第三,深化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2分)4.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答: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分)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2分)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2分)5.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答: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分)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2分)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2分)6.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分)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2分)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2分)7.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其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最后,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8.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其自发调节的消极后果有哪些?答:(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1分)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分)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1分)(2)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消极后果:其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1分)其二,导致收入两极分化。(1分)其三,阻碍技术进步。(1分)三、论述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指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何特殊意义?答案要点: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3分)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分)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分)他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3分)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分)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3分)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2分)2.联系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论述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谈谈你对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和新变化的实质的理解。答案要点:答:(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1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发生了变化;(1分)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1分)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发生了变化;(1分)政治制度发生了变化。(1分)(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分)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2分)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2分)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分)(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3分)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3分)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1分)3.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请就你认识和了解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中国的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参考答案:具体到中国,正因为有着改变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现状、赶走帝国主义列强、打倒军阀和反动派并最终实现伟大复兴的强烈历史担当,在看尽了其他仁人志士寻求真理而不得的彷徨迷茫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蒙受苦难的逆境中应运而生。一经选择,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之灵魂,成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成为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一经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便引发了中华民族的深刻变革和中国面貌的深刻变化,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此,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伟大贡献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行的领航灯塔。全党同志更要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有这样的理论自信。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凝心聚魂,就要不断深入学习,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困难。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这是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4.“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大会上是如何用“3个一生”评价马克思的人生历程和“4个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参考答案:“3个一生”评价马克思的人生历程1、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
本文标题:2018年上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更新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27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