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如何让内部控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内容摘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认识、探讨、研究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将围绕内控的含义、作用、组成部分以及当前国内的内控现状展开探讨,并就以上方面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分析,提出如何完善和发展内部控制的建议,让内部控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指导当前和以后的会计工作,促进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关键词]内部控制完善和发展指导新颁布的《会计法》明确要求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是保证会计有效发挥其应有作用的重要举措,而作为会计监督重要基础的内部控制,特别是与会计监督直接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又是内部控制得以最终实现的重要前提。一、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现代企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如何将企业资产的产权关系理顺,并交代清楚,对于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营效率、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十分重要。迄今为止,能够将企业资产的产权关系交代清楚的就是会计。会计通过明确会计主体、确定会计要素,以会计特有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方法,将企业的产权关系清晰地反映出来。明确会计主体,事实上等于界定了一个企业资产的权益范围。同时通过会计要素的确定,将该企业主体的法人资产和财务收支与该主体的所有者个人的资产和财务收支区分清楚,最后通过会计计量,提供会计报告,准确地反映该企业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的准确数值,因此,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内部控制,以便更好的发挥内控的作用,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二、准确理解内控的含义及目的国际上比较有名的内控模式有英国的CADBURY、美国的COSO和加拿大的COCO。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内控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趋于一致的政策和建议。其中尤以美国的COSO模式从理论到操作方法上阐述了一整套完整的内控框架,该机构提出了内部控制是一个受某单位不同层次的人影响的过程。就国内而言,理论界和实务界围绕内部会计控制的争论颇多,对内部会计控制到底是什么也有种种议论,但内部控制普遍认同的解释为:内控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是企业建立的旨在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保护企业资产安全的措施。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关的控制,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强化会计监督的重要保证;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我们研究内部控制无非是想达到一定的目的,一般说来大致有下列几项:1.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及对其的有效使用。2.保证会计信息及其他各种管理信息的存在、可靠和及时提供。3.保证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方针、制度和措施的贯彻执行。4.尽量压缩、控制成本、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以求企业更大地达到盈利的目标。5.预防和控制且尽早尽快查明各种错误和弊端,以及及时、准确地制定和采取纠正措施。6.保证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有秩序效率地进行。为了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应预先确立衡量实际绩效的标准;正确记录经济业务执行情况,并将工作实绩与标准目标进行比较,借以发现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各种因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针对偏离目标和标准的现象,提出纠正的措施予以补救。还应注意一些特定控制程序的执行,如核对会计记录数字的准确性,保持调节表、日常编报资料、统制帐户和试算表,核准与控制各种凭证,同外部资料比较,将现金、有价证券和记录核对预算与执行结果比较等。三、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一)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反映单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具体包括:管理者思想和经营作风、单位组织结构、管理者的职能和对这些职能的制约、确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管理者的控制和检查工作所采用的控制措施、人事工作方针及其实施、影响本单位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等。另外,控制环境的影响因素还包括经营计划、利润计划、内部审计及责任会计等。控制环境中的要素有价值观、激励与诱导机制、精神指导、员工能力、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人事政策等等。主要的问题是管理层要充分说明内控的完整性;企业要有积极的控制环境,使整个组织中的员工具有控制觉悟和自觉的控制态度,特别是高级管理层要积极地进行控制;员工的能力与其责任要相匹配。(二)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为了合理的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指导员工实施管理指令,管理和化解风险而采取的政策和程序,包括高层检查、直接管理、信息加工、实物控制、确定指标、职责分离等。在控制活动中主要关注控制与风险评估过程的联系、控制活动的适当形式及其实施、对执行政策和管理指令的保证、控制活动的针对性等等。(三)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指管理者所制定的方针和程序,用以保证达到一定的目的。具体包括: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批准权;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有效防止舞弊;凭证和帐单的设置和使用,应保证业务和活动得到正确的记载;财产及其记录的接触使用要有保护措施;对已登记的业务及其计价要进行复核等。(四)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那些妨碍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困难因素的活动,对风险的分析评估是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风险评估中的要素包括对整体目标和业务活动的制定和衔接、对内部和外部风险的识别与分析、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变化的认识和各项政策与工作程序的调整。有关风险识别与评估的原则强调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识别和不断地评估有可能阻碍实现目标的种种物质风险。这种评估应包括企业所面对的全部风险,诸如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需要不时调整内控,以便恰当地处理任何新的或过去不加控制的风险。(五)信息交流。信息交流存在于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中,使员工得以搜集和交换为开展经营、从事管理和进行控制等活动所需要的信息,包括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业绩的经常性评价。在信息方面要注意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在交流方面也要注意内部和外部信息的交流渠道和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注意控制信息系统。一个有效的内控系统需要充分的和全面的内部财务、经营和遵从性方面的数据,以及关于外部市场中与决策相关的事件和条件信息,这些信息应当可靠、及时、可获,并能以前后一致的形式规范地提供服务。有效的内控需要建立可靠的信息系统,涵盖企业的全部重要活动。这些系统,包括那些以某种电子形式存储和使用的数据系统,都必须受到安全保护和独立的监督评审,并通过对突发事件的充分安排加以支持。有效的内控需要有效的交流渠道,确保所有员工充分理解和坚持现行的政策和程序,影响他们的职责,并确保其他的相关信息传达到应被传达到的人员。(六)监督评审。监督评审是经营管理部门对内控的管理监督和内控监察部门对内控的在监督与再评价活动。监督评审可以是持续性的或分别单独的,也可以是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的。主要应关注评审活动的合理性、对内控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等。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起步较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有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很一致的意见。许多学者和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阶段,还有很多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而企业大多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堆堆的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和内部资金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组织虚位。由于过去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经营方式还停留在行政领导的角色上,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经营观念,把企业当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经营个体。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虽然设立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但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经常只有一个虚职,而且缺少必要的长设机构。同时公司也还没有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企业管理者的产生依然具有很强的政府色彩,这样产生的管理者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治理企业,而不是管理企业。大多数管理者还不习惯应用现代管理的控制方法,对下属人员的工作不能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二)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然而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下卖方市场的水平上,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三)信息流通不畅,职责不清,责任不明。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能确保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责。我国的企业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区域:谁都可以管,谁又都可以不管。出了问题以后往往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指责,最终不了了之,无法正确追究责任。(四)内控机制不健全,缺乏活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健全,计划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人去考核,去检查,而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其执行效果便可想而知。无论制度怎样健全,都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五、如何完善和发展企业内部控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理论起源于80年代,但与西方内部控制理论20年来的快速发展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急需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和发展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兴衰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完善和发展内控,并让内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指导当前和今后的实际工作。(一)建立有效的会计系统。会计系统是指企业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企业交易,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记录,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应能做到以下几点:1、确认并记录企业所有真实的交易。2、及时且充分详细地描述交易,以便在会计报表上对交易作适当的分类。3、正确计量交易的价值,以便在会计报表上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4、确定交易发生的期间。5、在会计报表上公允披露交易及相关事项。(二)健全制度建设,规范内控行为。制度是控制的最好手段,也是实施内控的主要切入点。设计内部控制的总体思路是:借鉴内部控制理论,参考内部控制范例,根据内部控制法规,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制定适合企业本身而又符合有关法律的会计制度。武钢集团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投资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00年被确定为中央直管的国有骨干企业,到2003年,武钢的钢铁生产规模已经达到双800万吨,位居全国钢铁企业第三,清产核资后总资产为46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73亿元,实现利润亿元,位居全国钢铁企业第二。武钢集团克服种重重历史和现实包袱,由先前的落伍者最终走向成功,最值得借鉴的经验就是健全内控制度。武钢集团根据国家出台的财务会计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持之以恒系统地建章建制,强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首先是统一会计核算制度,于2000年研究设置了一整套既符合国家财政部会计制度,又能满足集团汇总和合并报表的《武钢会计制度》,包括一整套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和一系列过渡科目、过渡报表等,一册在手,操作自如,为企业提供规范、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提供了基础条件。其次是制定会计操作制度,如《资金结算制度》、《资金支付管理办法》、《存货盘点和资产清查制度》、《内部会计稽查制度》、《武钢会计交接管理办法》等,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要求融入其中,使其明细化、具体化、可操作化,有利于防错查弊、规范管理。三是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如《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预算外费用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对外投资分类管理制度》等,将财务管理融入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发挥管理会计控制的作用。有了健全的制度,内控工作便有了可以依据的法度,使员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避免了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也使企业最终走向成功。由此可见,法是执行的保障,也是各项工作有序
本文标题:企业内部控制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28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