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11-16课复习提纲※※※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民国年=公元年-1911【总结】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成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化(礼仪、剪辫子、不缠足等)。失败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二次革命1.背景: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刺杀宋教仁,制造“宋案”。2.经过:1913年,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3.结果: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1913年袁世凯当选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2.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3.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4.1915年5月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换取日本对复辟帝制的支持5.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宣布1916年元旦登基。三、护国战争1、原因: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2、爆发: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3、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袁世凯复辟活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复辟活动不得人心。四、军阀混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等(2)危害: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第12课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2)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3)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4)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5)口号:民主与科学2、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由陈独秀首先提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3.评价: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进步性: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1)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近代化总结】1、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学习西方历史事件领导阶级思想主张性质国第一科学技术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奕䜣、曾国藩、自强求富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近阶段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代第二制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图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化阶段度历民主共和制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程第三段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民主、科学思想解放运动2、中国近代化的特点:由由经济(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3、中国近代化探索启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第13课五四运动1.时间:1919.5.4(五四青年节)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卖国贼等。4.经过:分为前后两期分期5月4日—6月3日6月3日后运动中心北京上海运动主力青年学生工人(无产阶级)斗争形势罢课、游行示威罢课、罢工、罢市5.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①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②拒签“和约”;③释放被捕学生。)6、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力量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7.五四精神:爱国(核心)、民主、科学、进步8.启示:学生应有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②阶级基础:工人(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1921年7月2)地点:诞生地是上海(后来转向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红船精神”)3)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成立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④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3.意义:中共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二、中共二大1.时间:1922年2.内容:提出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3.意义:中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能从国情出发)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1)高潮: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2)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第15课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1.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1)时间:1924年2)地点:广州3)合作形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4)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合作成果:1)建立黄埔军校:①时间:1924年②地点:广州黄埔③军校总理:孙中山④校长:蒋介石⑤政治部主任:周恩来⑥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2)开展北伐战争:①目的: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军队:北伐军(国民革命军)②总司令:蒋介石③主要战场:湖南湖北④重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⑤铁军: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⑥战果:北伐胜利进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从南向北打)3、结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原因: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4、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一、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名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建军节)1927年9月地点南昌湘赣边界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毛泽东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序幕。(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二、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后改编军队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三、工农武装割据1.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2.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会议,即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3.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4.10—1936.10)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经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渡湘江—渡乌江---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4.长征精神: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精神等。遵义会议::①召开: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②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③意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长征精神: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九一八事变1.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2.结果: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东三省沦陷。(日本开始局部侵华战争)3.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①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②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③1936年,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二、一二·九运动1.时间:1935年12月9日2.发动者:北平爱国学生3.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4.意义: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三、西安事变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史称“西安事变”。2.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周恩来)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3.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本文标题: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00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