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导学案设计第1课时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导学案设计课题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学生到书店买书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提出小丽和小林在买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主动探讨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更能体会到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2.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要想很好地解决问题,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教学时利用买书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学生根据两名同学买书的情境,先找到其中隐含的数学信息,然后发现并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所以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就更大。3.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探究的精神。第1页/共7页因为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所以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再根据已有经验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究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题卡学生准备:练习题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加减法在笔算时要注意什么。2.课件出示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主题图,并引导学生说一说获取了哪些信息。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4.引出课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用到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第2页/共7页1.回忆并回答问题。2.听老师讲话,观察主题图,并说一说获取的信息。3.观察主题图并提出问题。小丽买了哪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4.明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1.填空。(1)0.8里面有()个0.1;0.025里面有()个0.001。(2)一个数由3个1、2个0.1、7个0.01和5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读作()。(3)在2.649中,6在()位上,表示(()位上,表示()个()。)个();9在二、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15分钟)1.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根据例1(1)中的问题列出算式。(2)组织学生观察算式并讨论:6.45+4.29和以前学习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利用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类推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师生共同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3.出示例1(2)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列式并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4.引导学生尝试总结算法。第3页/共7页1.自主解决问题。(1)列式:6.45+4.29。(2)观察并汇报:我们以前学习的是整数加法,现在这道题是小数加法。(3)独立列竖式计算,然后汇报。生1:6.45+4.29=10.74(元)生2: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相同数位要对齐,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生3: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2.师生共同总结。3.列式计算,并汇报计算方法。生1:6.45-4.29=2.16(元)生2:不够减的时候要向前一位借1当10。生3:小数点对齐了,也就保证了相同数位对齐。4.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2)从低位算起。2.想一想,填一填。(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对齐,再按照()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数点对齐。)要和横线上面的小(2)商品的标价一般用()作单位,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第4页/共7页(),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第二位表示()。3.笔算下面各题。3.25+1.73=18.71+3.14=23.5-2.8=8.65-6.31=13.26+8.46=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15分钟)1.分给各小组写有相同算式的卡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接力比赛。2.出示教材72页“做一做”2题。1.学生跃跃欲试,认真解答,为小组争得荣誉。2.学生独立解答后全班集体交流。4.一本科技书8元3角,比一本故事书便宜8角5分,一本故事书多少钱?(用小数计算)四、课堂总结。(5分钟)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师总结本节课第5页/共7页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批注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第6页/共7页
本文标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导学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32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