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防护服穿脱(二级防护)考核标准
穿脱防护服技术(二级防护)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人员考核日期:年月日项目仪表操作前准备总分技术操作要求标分评分标准扣分10头发整洁,穿短袖分体服、穿长袖对门分体服、布鞋10头发不合要求扣5分10操作过程穿戴防护用品301.备齐用物,用物放置合理、有序,依次检查所有防护用品2未检查扣2分是否在效期内及有无破损,保证安全有效2.医用防护口罩、乳胶手套(2副)、医用外科口罩、帽子(28物品缺一项扣1分个)、防护服(连体)、防护眼罩或面屏、一次性隔离衣、鞋套清洁区穿戴防护用品:1.洗手2.检查所有防护用品是否在效期内及有无破损3.口述:换布鞋、更衣(换鞋、穿短袖分体服、穿长袖对门分体服、)4.戴医用防护口罩:不符合标准每项扣2分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两手拉着口罩松紧带拉过头顶,先下方颈后,再上方头中部;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双手按压口罩前部,正压密闭性试验,口罩内出现正压表明不漏气,如果漏气调整口罩位置或收紧带子;负压密闭性试验,口罩内出现负压,表明不漏气,如果漏气调整口罩位置或收紧带子;5.戴帽子,头发无外露6.戴第一层乳胶手套7.穿防护服(穿防护服、拉上帽子,最后拉上拉锁。)8.戴第二层帽子9.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双手指尖放于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塑造鼻夹;调整系带松紧度使其贴合面部10.戴防护眼罩或面屏佩戴前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抓住眼罩或面屏的头围戴上,调节舒适度11.戴第二层手套戴好手套将翻边压住袖口12.穿一次性隔离衣口述:加穿一次性隔离衣仅限于用于隔离病房确诊病人或高度疑似病人,留观病人和发热门诊工作人员不用加穿。13.穿鞋套14.口述:核对穿戴流程,对镜检查穿戴是否符合规范,进入污染区第一步: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1.离开污染区前,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与潜在污染区的缓冲区2.脱一次性隔离衣不可触及里面衣物,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手不可触及内面隔离衣3.先摘第一层手套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手不可触及内面手套4.手消毒5.摘防护面屏和护目镜一手固定护目镜边框,一手住头围的末端,不要触摸前面部,避免触及眼睛可重复使用的放入1000mg/L含氯消毒剂容器内集中清洁消毒,不可重复使用的放置到医疗废物袋6.手消毒7.摘一次性外科口罩先松下方袋,再松上方带,手提系带扔进医疗废物桶8.手消毒9.摘第一层帽子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10.手消毒脱11.拉开防护服拉链摘手不接触防护服内侧防12.手消毒护13.向上提拉防护服帽子脱离头部用避免防护服外侧面接触皮肤或内部衣物品14.脱袖子上衣、脱下衣,连同鞋套脱下30污染面向里边脱边卷至小腿,连同鞋套脱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15.手消毒第二步离开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与清洁区的缓冲区16.手消毒17.脱第二层手套不可触及里面衣物或皮肤,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18.手消毒19.脱分体服下衣、上衣先脱下衣,再脱上衣,放至专用容器内集中清洁消毒20.手消毒21.摘第二层帽子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医疗袋22.手消毒23.摘防护口罩不符合标准每项扣2分顺序错误每项扣2分先拉下方松紧带过头部脱下,再拉上方松紧带(或双手同时抓住两根松紧带)提过头部脱下口罩,用手捏住松紧带放入医疗废弃袋口罩和双手避免接触面部24.手消毒25.用棉签沾生理盐水清理鼻腔26.手消毒27.脱工作鞋放至白色桶内28.换拖鞋进入清洁区29.沐浴、清理口腔及耳道、更衣评价提问合计1.操作熟练,动作轻巧。102.脱卸防护用品时,注意双手不接触内部穿着的衣物和皮肤。1.二级防护的适应范围和防护要求?102.三级防护的适应范围?3.个人防护的注意事项?1005操作不熟练扣5分接触一次扣2分5缺1条扣1分理论问答:1.二级防护的适应范围和防护要求?答:适用范围(1)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疑似、确诊病例、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2)病人转运的司机和医务人员。防护要求: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或更高级别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雾型)或防护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必要时增加防水围裙和防水隔离衣等。2.三级防护的适应范围?答:适用范围(1)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确诊病例、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标本采集人员。(2)在生物安全柜内标本处理和检测时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的人员.(3)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观察或确诊病例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近距离治疗操作例如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医务人员。(4)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5)进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进行诊疗、清洁消毒的医务人员;(6)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转运人员。(7)在疫源地内进行终末消毒的人员。3.个人防护的注意事项?答:(1)个人防护用品(尤其是呼吸防控用品)质量对感染防护效果影响较大,应选择符合要求的产品。(2)医用防护口罩每4小时应更换一次,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验人员在给患者采样时一般可选择戴双层手套;消毒人员在进行消毒时应使用橡胶手套,必要时穿长筒胶鞋。戴手套前应检查手套是否有破损。(3)离开隔离区前应对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进行消毒。脱下的防护眼罩、长筒胶鞋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直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其表面湿式擦拭。其余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作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4)接触疑似病例,隔离衣等防护用品应在接触每个病例之间进行更换。(5)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6)在初次选用医用防护口罩或呼吸面具时,进行适合性检验。在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呼吸面具时应进行佩戴气密性自检。(7)脱卸防护用品时,注意双手不接触内部穿着的衣物和皮肤。
本文标题:防护服穿脱(二级防护)考核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61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