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标准字体格式,最新最全)
医疗器械基础识目录医疗器械概述医疗器械管理医院科室分类一、二、三、一、医疗器械概述(一)医疗器械的概念及特点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00年版)的规定,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1)对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缓解;(2)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补偿;(3)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或支持;(4)妊娠控制。(二)医疗器械的特点现代医疗器械通常都是集电子、机械于一体的非常复杂的装置,是非常精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都很高的自动或半自动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对被测体必须是无害的;2.生物信号弱小;3.能量受限制;4.安全有效。(三)医疗器械的范围1医疗器械(或装备)的范围很广,包括以下方面:1.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各种心脏除颤、起搏、调搏和反搏器,电生理仪器,有创、无创传感器,心电、脑电、肌电和其他生物电诊断仪器,电声诊断、无创监护仪器,呼吸功能及血流、血压测定装置等);3.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人工心肺、血液净化、体液处理设备及器具和装置);3.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植入器材、植入性和接触式人工器官等);4.医用x线设备(治疗、诊断、手术影像和计算机断层摄影设备);5.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6.医用高能射线设备;7.医用核素设备(放射性核素治疗、诊断、标本测定和准直装置等);8.医用激光仪器;9.高频和超声仪器;10.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11.临床检验分析仪器;12.医用冷疗、低温和冷藏设备及器具;13.口腔设备及器具;中医器械;14.诊察器械和各类手术器械(基础、显微、神经外科,眼、2耳鼻喉、口腔科器械,腹部、胸腔及心血管外科,泌尿肛肠、矫形外科及妇科手术器械等);15.医用卫生材料;16.急救设备等。(四)医疗器械的分类医疗器械分类,主要依据医疗器械的定义进行判定,同时也应依据医疗器械的结构特征、医疗器械使用形式和医疗器械使用状况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判定。医疗器械分类的具体判定可以依据《医疗器械分类规则》进行,目前《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以2002版为准。医疗器械分类判定的依据1.医疗器械结构特征医疗器械的结构特征分为:有源医疗器械和无源医疗器械。2.医疗器械使用形式根据不同的预期目的,将医疗器械归入一定的使用形式。其中:(1)无源器械的使用形式有:药液输送保存器械;改变血液、体液器械;医用敷料;外科器械;重复使用外科器械;一次性无菌器械;植入器械;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消毒清洁器械;护理器械、体外诊断试剂、其他无源接触或无源辅助器械等。(2)有源器械的使用形式有:能量治疗器械;诊断监护器械;3输送体液器械;电离辐射器械;实验室仪器设备、医疗消毒设备;其他有源器械或有源辅助设备等。3.医疗器械使用状态根据使用中对人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对医疗效果的影响,医疗器械使用状况可分为接触或进人人体器械和非接触人体器械。4.按使用风险大小分类按使用风险大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控制可以保障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第二类是指,通过特殊控制可以保障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第三类是指,植人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或对人体具有较高的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5.按资产管理的要求分类按资产管理的要求分为:(1)大型仪器:100万元以上的,如CT、磁共振设备。(2)中小型仪器:如心电图机、床边监护仪等。(3)低值产品:包括很多一次性配件、耗材等。6.按使用状态分类按使用状态分为:接触(或进入)人体器械和非接触人体器械。7.按物理原理分类按物理原理分为:医用电子类;医用(机)器械类;医用光学类;医用射线类;医用材料类;医用软件类。现代医疗器械是声、光、电、机械一体的。48.按临床应用分类按临床应用分为:诊断仪器、治疗仪器、辅助仪器。(五)我国医疗器械现状及趋势1、现状(1)产品主要依赖进口(2)进口设备开发利用率低(3)高端市场为国外厂商占据2、发展趋势(1)经济发展加速带动医疗服务需求升级(2)医院信息化趋势引发医疗器械需求增长(3)国家政策变化带来医疗器械的需求增长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一)医疗器械的研发与注册管理1、医疗器械新产品医疗器械新产品,是指国内市场尚未出现过的或者安全性、有效性及产品机理未得到国内认可的全新的品种。国家鼓励研制医疗器械新产品。2、医疗器械产品生产注册制度依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6号),国家对医疗器械施行产品生产注册制度。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5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应当经过临床验证。(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管理1、生产医疗器械的有关要求依据《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2号),生产医疗器械,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行业标准。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符合的条件开办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行的《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办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并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后30日内,填写《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登记表》,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书面告知。(1)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与所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专业能力,并掌握国家有关医疗器械监督管6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相关产品质量、技术的规定。质量负责人不得同时兼任生产负责人。②企业内初级以上职称或者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应当与所生产产品的要求相适应。③应当具有与所生产产品及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设备,生产、仓储场地和环境。企业生产对环境和设备等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的,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④应当设立质量检验机构,并具备与所生产品种和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质量检验能力。⑤应当保存与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技术标准。(2)开办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除应当符合上述5项条件外,还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内审员不少于2名。②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或者大专以上学历的专职技术人员不少于2名的条件。(3)《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有效期5年,有效期届满应当重新审查发证。(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符合的条件开办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行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要求。7申请《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应具有的条件有:1、具有与其经营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经营场地及环境。2、具有与其经营的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检验人员。3、具有与其经营的医疗器械产品相适应的技术培训、维修等售后服务能力,或者约定由第三方提供技术支持。4、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包括采购、进货验收、仓储保管、出库复核、质量跟踪制度和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等。5、具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储存条件,包括具有符合医疗器械产品特性要求的储存设施、设备。(四)采购、经营和使用医疗器械的要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者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的医疗器械,并严明产品合格证明。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不得经营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淘汰的医疗器械。(五)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的管理依据《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4号),医疗机构应从具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购进无菌器械。8(六)强制性安全认证制度国家对部分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强制性安全认证制度。具体产品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制定。(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依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和再评价,该办法适用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三、医院科室分类门诊部: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针灸推拿科、心理咨询室等。住院部: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泌尿内科、心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小儿科、感染科、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烧伤科、妇科、产科、血透室、重症监护室等。急诊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化验室:生化室、检验室、病理室等。放射科:拍片室、CT室、透视室、磁共振室、ECT室等。B超室:腹部B超室、心脏B超室、阴道B超室等。9(一)制药机械、制药机械、药品检测仪器1.崩解时限测定仪类2.勃氏粘度测试仪3.脆碎度仪系列手术无影灯4.冻力测试仪系列5.检测仪6.酒精检测仪类7.热源测温仪8.融变时限测试仪类9.血糖仪10.药品包装机械11.药品溶出度仪系列12.药物透皮扩散试验仪13.药物稳定性检测仪14.硬度计15.制剂机械16.自动数粒仪(二)院前急救设备、院前急救设备、急救培训1.复苏供氧设备2.固定夹板,急救夹板3.急救包、急救箱、敷料4.急救担架105.急救呼吸机6.颈托,头部固定器7.烧伤急救防护敷料8.心肺复苏机9.自动体外除颤器训练机10.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11.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配件。医用体检1.超声诊断设备2.肺功能测试仪3.妇科体检设备4.负压吸引器具5.拍片机6.人体成分分析仪系列7.视力表灯箱,视力表投影仪8.体温计9.体重身高测量仪10.听力诊断及助听设备11.听诊器12.血糖仪、血糖试纸13.血压计14.血氧测定仪11(三)医用体检、诊断设备15.亚健康诊察设备16.一氧化氮治疗仪器系列17.医用超声仪器系列18.诊断锤类(四)医用耗材,敷料隔离医用耗材敷料,隔离防护敷料隔离防护1.采血、输血及血液净化器材2.穿刺针、活检针3.介入放射造影器械4.留置针5.其他耗材6.其它医用高分子材料7.伤口敷料、护创材料8.手术室防护隔离卫生用品9.一次性医用包10.一次性医用导管11.医用缝合材料及器械12.医用胶带、胶贴13.注射及输液器械14.医用纱布、医用绷带、骨科夹15.医用消毒片、医用海绵医用光学(五)眼科检测仪器121.检耳镜2.检眼镜,检影镜3.麻醉咽喉镜4.配镜设备5.其他眼科设备6.手术放大镜7.数字显微镜8.五官科检查镜9.眼镜清洗工具10.眼科超声设备11.眼压计12.医用灯泡(六)医用电子监护配件、耗材1.成像系统2.除颤起搏配件3.麻醉、气体监护系列配件4.脑电图机配件5.其他监护配件6.胎儿监护配件7.心电监护配件8.心电图机配件9.血压、体温配件1310.血氧饱和度配件11.医学影像耗材12.医用导电膏、耦合剂13.医用电源、电池及充电器14.医用记录纸医学分析、生命科学仪器1.核酸提取仪类2.基因分析仪3.紫外分析仪类4.捣碎机5.心理实验仪器6.生理记录仪器7.生理试验器械8.生物组织烤片机9.涂片机10.污物车11.洗扳机类12.细胞粉碎机13.细胞融合仪14.细菌内毒素测定仪15.血凝仪类16.血球计数板14(七)17.永停滴定仪/移液器18.运动体质检测仪器系列19.组织脱水机系列20.喉镜系列21.基因导入仪22.电击仪23.电泳仪类24.分子杂交仪类25.核酸蛋白检测仪类26.PCR仪类27.包埋机28.层析仪29.传感器30.基因扩增仪31.计数器32.菌落计数器33.酶标仪34.漂烘机35.切片机类36.人体解剖学37.生化分析仪类15(八)医技模拟、
本文标题:医疗器械基础知识(标准字体格式,最新最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67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