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小学语文六年级群文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 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六年级群文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教学案例一、背景分析“读整本的书”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2001年7月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中的表述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整本书阅读能够扩大阅读空间。通过版本指导,序目指导,参考书籍指导,阅读方法指导,讨论交流等方式,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强健精神,提升境界。对整本书阅读效果和阅读过程进行质性评价,保证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进行,为学生开拓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二、案例描述《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课前准备:请同学们梳理小说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题目主要人物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与作者的关系人物的特点和命运(一)回顾故事知作者师:同学们,我们知道,要读懂一本书,就要对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有一定的了解。请结合你的前置学习单,说说你了解的林海音。学生交流、评议和补充,教师相机课件出示作者资料。师:林海音的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其中《城南旧事》最为著名。它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原型和背景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小说有六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五个故事。请结合前置学习单,说说这五个故事的题目、主要人物和人物的命运。学生交流、评议和补充,教师相机课件出示主要人物。师:这些人,这些事串起了英子的童年,讲述了她成长的心路历程。因为长大,所以怀旧;因为颠沛流离,所以怀念童年时母亲温暖的怀抱。英子满脸童真,对美好有着超强的感受力,然而现实却不如人意,伴随她成长的是一连串的离别。(二)回忆片段话离别师:让我们一起随着李叔同的《送别》,回忆书中那一幕幕离别的场景。(课件出示每个离别场景的图片)师:在这些离别的场景里,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表达了怎样的离别情绪呢?生小组交流。抽生交流,师相机出示课件并点评。生1:我印象最深刻的离别场景是请英子与妞儿的离别:“声音越细越小越远了,洋车过去,那一大一小的影儿又蒙在黑夜里。我趴着墙,支持着不让自己倒下去,雨水从人家房檐直落到我头上、脸上、身上,我还哑着嗓子喊:“妞儿!妞儿!”我又冷,又怕,又舍不得,我哭了。……我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我倒下去,倒下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体会到英子与妞儿离别时深深的不舍。这一走就是永别,她的喊声和眼泪让人读起来特别难受。师:多想把他们留住,可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开,这是与朋友的永别,依依不舍之情难以言表。生2: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兰姨娘》中的那一段:她跟爸妈说了多少感谢的话,然后低下头来摸着我的脸说:“英子,好好地念书,可别像上回那么招你妈生气了,上三年级可是大姑娘啦!”我想哭,也想笑,不知什么滋味,看兰姨娘跟德先叔同进了马车,隔着窗子还跟我们招手。那马车越走越远越快了,扬起一阵滚滚灰尘,就什么也看不清了。我读到了英子“想哭,也想笑”的情绪,她对兰姨娘是喜欢的,和喜欢的人分开当然会难过得想哭,但英子很善良,又会为兰姨娘未来的新生活而高兴。师:是啊,生活就是这样,又相遇就有离别,也可能会有重逢的希望。生3:我最想说的片段是《我们看海去》:“一群人过来了,我很害怕,怕看见他,但是到底看见了,他的头低着,眼睛望着地下,手被白绳子捆上了,一个巡警牵着。我的手满是汗。……我慢慢躲进大门里,依在妈妈的身边,很想哭。”我觉得这是英子内心情感最复杂的一次离别,她对曾经的朋友竟然是小偷而感到惊讶,又因为是自己无意中的告发而感到害怕,也为朋友间的分别而感到难过。师:这是多么矛盾纠结的情绪啊!在我们的人生中,有许多像这样的过客,让我们得到一次次的成长。生4:我想谈谈宋妈那一段:黄板儿牙拍了一下驴屁股,小驴儿朝前走,在厚厚的雪地上印下了一个个清楚的蹄印儿。黄板儿牙在后面跟着驴跑,嘴里喊着:“得、得、得、得。”驴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铃铛,在雪后清新的空气里,响得真好听。这一段的离别感觉是整本书中最轻快的离别了。英子本来是不喜欢驴脖子上的铃铛声的,但此刻她却觉得好听,这是英子对宋妈的祝福,体现出了英子的天真可爱。师:离别虽无奈,但也孕育着希望。生5:我印象深刻的是《爸爸的花儿谢了》: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英子的父亲去世了,我感受到她内心巨大的伤痛,有时,没有眼泪的离别才是最痛彻心扉的。师:生死离别,怎能不让人痛彻心扉?(三)情感共鸣书离别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离别是成长的足迹,一次次的离别让我们一次次地成长在你的成长中,也一定有过难忘的离别。请你和同桌说一说,你最难忘的离别。生交流。师: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写道:曾经的离别已经过去,但我们可以用手中的笔让他们永存下来。请孩子们也用你的笔记录下你最难忘的离别吧。生写离别场景,师巡视。生:交流自己的作品。师:适当点评。(四)升华主题悟经典师:所有的遇见与离别都是我们人生宝贵的财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带给我们的感动是那么深刻,它不愧是一部经典。在文的世界中,像这样的经典还有很多很多。(课件出示):“它们拥有温暖而强劲的力量,能够长久不衰地体贴灵魂、拨动心弦,触碰到我们情感深处最柔软最深刻的部位。这种力量,并不会因为时间流逝和年代更迭而减弱。”生齐读。师:愿同学们能走进经典,爱上经典,用经典的力量温润你的生命。三、案例反思整本书阅读教学对于我,是一个新的尝试。一本经典可圈可点、可谈可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怎样在40分钟的课堂上有效地完成阅读呢?几经思考,最后确定了以“主题”为线索展开。《城南旧事》是一本描绘作者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是悲欢离合的生活故事,贯穿全书的主题有两个——成长、离别。这两个主题都是孩子所熟悉的,能够通过阅读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这种共鸣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想,阅读的本质不是为了培养学者,也不是为了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是让所有走进阅读的人有所收获,借助经典的力量成为新我。在两个主题中,我选择了“离别”作为这节课的线索,设计了一个基本的阅读方法:了解作者,理解背景——整体把握,理解内容——细细品读,理解情感——激发情感,书写运用。通过这节课,我认为孩子们在阅读方法,情感体验以及语言运用方面都有不同程度地收获,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1.时间上不够开放。为了完成整个教学流程,学生的群学时间不足,还有很多孩子没有得到发言展示的机会,离别情绪的渲染也就不充分,导致书写片段时有些孩子表述困难。2.第三个环节“情感共鸣书离别”的设计不够开放。学生表达情感的方式应该是多样性的,片段描写应只是其一,还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的个性特别、专长允许他们自主选择表达的方式,如诗歌、绘画、歌词等等。这样,学生应该更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收获。总之,好的阅读指导应该像优秀的作品一样,把所有的“功利性目的”都隐藏在丰富的阅读活动背后。阅读的主人是学生,每次都要让学生畅谈读书感受,让学生提出最想指导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体验,这样的阅读会更动人,更持久。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六年级群文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 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73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