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考研政治徐涛马原选择题必考知识点汇总
考研政治带背选择题知识点汇总考研政治马原选择题知识点汇总徐涛【马原选择】D1马克思主义系列文章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阶级基础:1831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的登上历史的舞台。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2.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特征科学性: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革命性: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实践性:就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品格。发展开放性:发展性即与时俱进,开放性强调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3.马克思主义系列著作(1)马克思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法兰西内战》:科学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资本论》:系统阐述剩余价值学说。《哥达纲领批判》: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2)恩格斯著作《反杜林论》: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之一。第1页考研政治带背选择题知识点汇总(3)列宁著作《国家与革命》:为了恢复和捍卫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正确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年列宁揭示了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本质和特征,同时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给马赫主义反动哲学以毁灭性打击,粉碎了唯心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进攻,深入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捍卫、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D2唯物论考点内容1.哲学基本问题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即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第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笼统直观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第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第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第一,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意识是本我的意识。第二,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意识是独立于“我”的客观精神。第2页考研政治带背选择题知识点汇总2.物质观易混淆知识点(1)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2)物质的状态运动:无条件的、绝对的、普遍状态静止:有条件的、相对的、特殊状态(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4)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空时间:一维性空间:三维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的时空的客观实在是绝对的物质运动的时空的具体特征是相对的3.意识观易混淆知识点(1)意识的本质: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人脑的机能(人与动物的区别)(2)影响意识产生:劳动(实践)是决定因素语言是重要因素,也是意识的物质外壳(3)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第3页考研政治带背选择题知识点汇总4.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1)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三,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政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四,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3辩证法考点内容1.关于“性质”规律: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客观性、普遍性(任何、整个世界)、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条件性(创造条件,利用联系)发展:前进性、曲折性矛盾:同一性(相互联系)、斗争性(相互区别)、普遍性(共性)、特殊性(个性)2.关于“实质”辩证法的实质:矛盾观(对立统一规律)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扬弃第4页考研政治带背选择题知识点汇总3.关于“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法第一大规律,揭露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质量互变规律:辩证法第二大规律,揭露了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第三大规律,揭露了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4.关于“五对范畴”原因与结果:揭示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现象与本质:揭示事物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的关系。内容与形式:揭示事物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偶然性与必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趋势。可能性与现实性:揭示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5.其他重要考点(1)联系“条件性”的含义:第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第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第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一,新事物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第二,新事物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第5页考研政治带背选择题知识点汇总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4)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此消彼长,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5)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辩证关系:区别: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联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D4认识论考点内容1.认识的来源——实践(1)正确的实践观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感性的”指的是实践要受意识的指导,体现着主体的意愿和目的。“对象性”指的是实践绝不是主体自主的行为,它必须有指向的改造对象。“物质活动”指的是实践是具有物质性的客观行为。(2)实践的基本特征第一,直接现实性。第二,自觉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第6页考研政治带背选择题知识点汇总(3)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劳动)社会政治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文化实践(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其中,物质生产实践(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当代实践的新形式是虚拟实践。(4)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2.认识的本质——能动反映论唯心主义在认识论的问题上持有“先验论”的观点,认为认识是先于实践而存在的,是一条“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在认识论的问题上持有“反映论”的观点,认为实践是先于认识而存在的,认识只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是一条“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旧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3.认识的过程——两次飞跃(1)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第7页考研政治带背选择题知识点汇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2)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重要,主要表现: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第二,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4.认识的影响因素——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联想、想象、顿悟、灵感等认识形式也属于非理性因素。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激活作用、驱动作用和控制作用。5.认识的规律——反复性与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过程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6.认识的检验标准——真理(1)真理的概念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第8页考研政治带背选择题知识点汇总(2)真理的特点真理的客观性: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真理的绝对性: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真理的具体性:是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3)价值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价值评价的基本特点:第一,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价值评价的作用: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首先,价值评价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其次,价值评价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最后,价值评价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4)自由与必然错误观点一:夸大自由,否定必然,将导致“唯意志论”。错误观点二:夸大必然,否定自由,将导致“宿命论”。第9页考研政治带背选择题知识点汇总D5历史观考点内容1.关于“概念”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本文标题:考研政治徐涛马原选择题必考知识点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40179 .html